分享目錄:
1 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2 愛不是刻意“表現”
3 有話好好說
4 愛笑,會玩
5 教育是師生互相影響
6 家長支持我們的工作嗎
7 畢業季的感動
8 讀書,豐富自己
9 一起寫吧,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 ? ? ? ? ? ? ? 09一起寫吧,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一)
? ? ? ? 2020年12月30日,源創圖書發布了2021年閱讀種子教師招募的報名通知,條件有四條:
1 教育行政工作人員╱教研員╱校長;
2 推動教師閱讀的公益機構;
3 有自媒體的老師,自媒體包括但不限于微? ? ? 信公眾號、頭條號、簡書美篇、博客等;
4 愛閱讀、愛寫作的老師;
? ? ? ? 我一看有兩條符合,毫不猶豫的遞交了申請材料,至于入選不入選那是評委的事;學校工作緊張忙碌,時間在緊張忙碌中渡過,經過12天漫長的等待,1月12日源創圖書公眾號公布了“2021年閱讀種子教師”入選名單,當時咱們學校剛放假,是一個微信上的朋友付江蘭老師發給我的鏈接告訴我的,我趕緊打開看了看,果然有我的名,入選的老師有幾項福利活動,其中第一條就是每個月贈一本書,隨便選,免費贈送和快遞,我第一想法,就是可以免費得到這12本書(當然既然入選了,其他的應盡義務也得克服困難完成,比如每月寫一份書評發給源創等),說實話當時就是奔著這12本書去的,可我仔細一看入選的10個老師,都不簡單,基本上都是名師,只有我最普通,好險、好幸運、僥幸入選后來我想,如果沒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自己沒有堅持閱讀、沒有堅持寫下去,是不可能參加這個活動的,感謝趙校長的帶動和引領。
(二)
? ? ? ? 6月份大夏書系發布了“中國一日?寫作計劃”7月份征集令,看到之后,馬上成功認領了7月21日的寫作日記,本打算提前寫好,反復修改幾遍,16號的時候大夏書系的編輯就催,那兩天正好在煙臺學習,沒有帶著手提電腦,我說返回之后馬上整理,絕對不耽誤22號上午8:00交稿,發給編輯之后,大夏書系的編輯老師還給修改了三處,22日我的日記準時出現在了大夏書系的公眾號上,8月初汲安慶老師對7月份后半個月老師們的日記進行了逐一點評,通過參加大夏書系的這個活動,經過編輯的指導、修改,汲安慶老的點評,既給了我鼓勵,又讓認識到了寫作中的不足,同時大夏推送的每篇日記必看,感覺參加這個“中國一日?寫作”活動的老師們真了不起,寫什么的都有,哪怕是平常日子尋常過,都能寫出“詩的味道”,其實這個活動1月份就知道,想選6月16生日那一天,覺得可能會有“東西”可寫,結果有人認領了,后來一想選21號也不錯,希望有興趣的老師都積極參與這個活動,這個活動是全年的,現在九月份的已經認領完畢。
? ? ? ? ? (三)
? ? ? ? ? 參加“挑戰教育行走300天一起寫吧”,用文字留下歲月痕跡。
? ? ? ? “教育行走一起寫吧”日更挑戰300天活動是“全國教育行走教師公益研修活動”延伸出來的,一個常態化的陪伴、助力教師成長的活動,是由陳秀玉老師發起的,正在影響全國各地很多老師加入寫作的隊伍。
? ? ? 每天泡在飯局里推杯換盞、整天泡在手機里刷視頻、看快手、玩拼多多,收獲了什么呢?徒消磨時間、消耗生命而已,有的人,看完了,一笑拉倒,頂多議論一下而已,時間就這樣慢慢地溜走了,生命就這樣慢慢地從我們自己手中消耗掉了……
? ? ? ? 8月22日上午“第七屆全國教育行走”線上分享嘉賓特級教師張祖慶老師說:寫作就是為生命存檔,寫下即豐盛,以正念點亮自己的心燈。”講的真好!
? ? ? 寫,就是記錄、就是每天拼命的思考身邊的一些問題、認真地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事物,就是反思我們的日常工作,老師們,拿起我們手中的筆,一起寫吧,讓我們也一起為生命存檔。
? ? ? ? ? 建議大家可以下載“簡書”軟件,操作簡單,隨時記錄一些自己當天的所思所作所想,有自動保存功能,并且顯示寫的字數。
? ? ? ? 8月1日跟著陳秀玉老師發起的一起寫吧打卡寫作群,使用“簡書”以來,每天堅持“日更”500字,實在沒有東西可寫,發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感悟;到現在反正堅持了24天,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300天?
? ? ? ? ? 8月1日——8月24日每天的題目如下:閱讀·思考(一)、第一天打卡“插曲”多多、觀看電影《任長霞》隨想、感恩遇見,學生畢業后來看過你嗎、有話好好說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到市場買早點隨想、被雨水淹死的蔬菜、閱讀·摘抄·反思、你的暴戾之氣從何而來,相當網紅?找錯地方了、閱讀·思考、問題也是學習契機、對話·思考、“上夠了”的背后、你的言行即你的修養、今天是我的“第四代座駕”雪佛蘭三歲生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吾輩自強、教師招聘的一點思考、從1到777—奧運隨想、閱讀·摘抄·思考、學生喜歡我嗎、“最佳老師”、這兩天干了點啥、美佳,總計25000多字。
(四)
? ? ? ? 學生興高采烈地、滿懷希望的進入校園,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作為教師,我們能給學生提供什么、幫助什么、指引什么?學生又能收獲什么?收獲成績?收獲習慣?收獲做人?哪些才是教育的重點呢?我覺得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 ? ? ? 云南昆明丑小鴨學校校長詹大年前一階段發了一篇文,題目是“當年老師教的“重點”,后來跟我基本沒關系”。文中提到:“至今,我都記得中學老師說過的重點——數學老師說:勾股定理是重點。地理老師說:“五海三洲”是重點。歷史老師說:五四運動是重點。我還記得,語文老師說過:“《岳陽樓記》是重點,一定要背下來……至今,我沒有用過勾股定理,也沒有去過“五海三洲”,五四運動也從離我60年到離我100年……當年老師說過的那些重點,似乎跟我沒有任何關系?!?/p>
? ? ? ? ? 同樣,詹大年校長這段話值得我們反思。什么是重點?學生來到學校不僅是考個好分數、將來考個好學校這么簡單!——做人才是重點,教給學生學會做一個完整的人、有修養的人、品質優良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會擔當、有責任、懂感恩、會做事的人才是重點,所以我們不光要把眼睛瞪圓了盯在學生的分數上,要引導學生做怎樣的人、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是我們的學校老師們的工作重中之重,作為教師,我們責任重大。
? ? ? ? 什么是教師呢?“教師”這個詞源于拉丁語,其本意是“引導”或者“鼓勵”,今年暑假7月12到18日的煙臺學習之旅,山東臨沂的徐立軍老師的分享讓我知道了只要“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安徽阜陽張琪老師關于引領學生及家長閱讀的分享,讓我更加堅定了閱讀的決心,他們給我的震撼特別大,讓我體會到了堅持的力量。美國著名教育家馬文·科林斯說:“我是一名老師,老師就是引導別人的人。這其中沒有任何魔力??铝炙古坎皇瞧孥E的創造者。我不能在水面上行走,也不能讓海分開。我只不過比許多人更愛孩子,更加努力工作,你們也將會這樣?!?/p>
? ? ? ? 說得真好!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沒有“三頭六臂”、但我們有的就是激情和對學生的熱愛,我們的親和力、我們的平易近人、我們的同理心、我們能和學生做到相看兩不厭、我們能和學生“同頻”、我們能夠耐下性子來傾聽學生的“煩惱和訴求”、和學生多聊天、我們能走進學生的內心、給學生真正的愛、也許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正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對學生最好的影響,最好的榜樣就是示范和引領。
? ? ? ?
? ? ? ? 新的學期,我愿每同每一個老師一起用自己對教育的熱情、對孩子的熱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永保教育激情、不忘教育初心和夢想、腳下有路、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努力去做學生成長路上的一盞盞燈、一束束光,像郭宇迪的家長說的一樣,去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燈塔,指引、照亮每一個學生前行的路!我們的教育會更加美好。
? ? ? ? ? ? ? 最后感謝大家的聆聽!
? ? ? ? ? ? ? ? ? ? ? ? ? 2021年8月25日
? ? ? ? ? ? ? ? ? ? ? ? ? ? ? 完
本學期推薦閱讀:
帕爾默的《教學用氣》
馬文·柯林斯《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斯特·蒂文特《零距離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桃夭《種下一間教室》
張貴勇的《學生眼中的好教育》
葉欣散文集《成長是痛的》
李鎮西《愛心與教育》
華應龍的《教育要給學生留下什么》
冷玉斌《教書這么好的事》
王曉春的《跳出教育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