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1:
當孩子閱讀故事時,
他的內(nèi)心在發(fā)生著什么
【課程引言】
? ? ? ? 故事對于兒童精神成長的意義,就像母乳對于兒童身體發(fā)育的意義,是全面而深入的。不同的故事,既是同一個大故事,又有各自的特色,處理著兒童不同的問題,以及不同時期的問題。那么,怎樣的故事讓孩子內(nèi)心發(fā)生了變化,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才能指引著孩子幸福地長大?
【內(nèi)容提要】
? ? ? ? 每一個兒童,都是被囚禁的王子或公主。每一位兒童,都需要屬于他的童話。因為在現(xiàn)實世界里,兒童生活的領域過于狹窄,精神世界過于貧瘠。當他們讀故事時,會經(jīng)歷什么呢?他們會在潛意識里“自居”,那個人,正是他自己。故事是一部人類意識進化史的前傳,幫助兒童整理潛意識;故事是一種最好的人格教育方式,以獨特的方式指引兒童從潛意識明白人應該如何生活。
【課堂筆記】
閱讀心理學中的自居作用:讀一個故事時,不知不覺會走進這個故事,潛意識里會認為故事里的那個人正是他自己。(揭示了兒童生活的真相,不僅僅是心理真相,也是生活真相。)
故事,是最好的人格教育,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指引著兒童,讓他們潛意識里明白人應該如何生活。
巫婆是一種心理投射,一種精神實體。他是生氣的母親,暴怒的父親,這是兒童外部感受到的;他是恐懼的自我,虛弱的自我,這是兒童內(nèi)部所隱含的。
故事幫兒童整理這一切,這個過程,就是從潛意識里的自由,走向意識層面的自由的過程。
故事,就是一部人類歷史進化史的前傳。
兒童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又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一致性。兒童又是多樣的,有著不同的風格甚至是問題。
不同的故事,既是同一個大故事,又有各自的特色,處理著兒童不同的問題,以及不同時期的問題。
每一位兒童,都需要許多屬于他的童話。
故事,就是最安全、最節(jié)儉的旅行方式。
兒童需要故事,故事就是贈予兒童最好的禮物。
【挑戰(zhàn)活動】
用一本故事書,梳理兒童的成長。
? ? ? ? ? ? ? ? ? 個人感想
很榮幸能夠參與兒童閱讀指導師初級認證課程的學習,我是012期4班的學員曾靜,一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一名喜歡閱讀、堅持記錄生活的繪本愛好者。
? ? ? ? 在參加本次學習之前,已自行閱讀過魏智淵老師的書籍《兒童讀寫三十講》——初見,便已十分驚艷。原來,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是這樣的;原來,兒童讀寫可以這么做……
? ? ? ? 走進本次課程,邊打開《兒童讀寫三十講》邊觀看老師們的授課視頻,又有了新的收獲——原來,大聲朗讀如此重要,這是自己之前一直忽略的地方;原來,孩子一年要讀1000萬字才算“合格”,那作為師者,豈不是要讀得更多?畢竟,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終極大法就是讓“老師自己愛上閱讀”;然后,還有一點點小慶幸,慶幸自己都有在陸陸續(xù)續(xù)地進行閱讀輸入,同時也在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還慶幸,自己把不少好繪本帶進教室?guī)Ыo孩子們……? ? ? ? 毛姆曾說:書籍,是人類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在好書里,有春花秋月,也有冬蟲夏雪;有柴米油鹽,也有酸甜苦辣——讓我們繼續(xù)學習吧,繼續(xù)走進兒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