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放學后在辦公室備課,任老師悄悄告訴我,前幾天尹旺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多動癥”。
我一愣,因為尹旺和我想象中的“多動癥”相距甚遠。
相反,他一點也不多動。只是走神得厲害,一節課大約有2/3時間在神游,但是他一點都不鬧騰。在男孩子里算是十分安靜的。
這一年算起來,我們班已經檢查出兩個“多動癥”,一個“抽動癥”。
于浩武是上課小動作不斷。摳書包、摳墻縫、掰尺子、吃橡皮、刮桌子。陳志新是眼皮和手莫名抽動。
還有兩個疑似“多動癥”。
其他班也差不多,每個班都有,感統失調也不少。還有更嚴重的——多動癥加上輕度自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我依稀記得十幾年前我剛工作的時候,“多動癥”還算個稀有名詞,如今已快成常態了。
我們曾在辦公室探討過這個問題。
為什么多動癥孩子越來越多?
一方面,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一旦發現問題,大多會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所以檢出率越來越高。
第二方面,“多動癥”全稱是“注意力缺乏型多動癥”,是一種神經發育缺陷。現在環境越來越差,是否跟這個也有關聯?
第三,我們傾向于認為這也與孩子從小過于嚴格的撫養環境,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也有相關。
心理學者伍罡說:每一個多動癥孩子背后,至少有一個或極其嚴格或專制或僵化的家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一個“多動癥”孩子,在學校的日子真得不太好過。
任老師說在知道于浩武是“多動癥”之前,上課看到他在自己眼皮底下動來動去。就如百爪撓心,那叫一個難受啊!
受批評,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你說孩子心里能好受嗎?
還有尹旺,一節課2/3時間在神游。 學不會?實在是太正常了!
我還曾見識過他“書空”——筆在動,但是懸在本子上方,本子上空無一字。
這種情形一次,兩次,哭笑不得。三次,四次……做老師的能不管嗎?提醒一次、兩次……三次、四次還能給好臉色嗎?老師也是凡人啊。
關鍵是“多動癥”的孩子,這種日子一定會變成常態。天長日久,這孩子還喜歡上學嗎?他不厭學就不錯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多動癥”,告訴老師永遠利大于弊。
首先,老師不會到處亂說,這是基本的職業操守。第二,老師不會為難孩子,反而會給予更多的關注。
同樣的,如果老師一再向家長反應孩子有問題。家長在心理上雖然難以接受,但對孩子來說,若是檢查沒有問題當然好,若有,早發現早治療豈不更對孩子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我和任老師,我挺慶幸他們幾個只是自己動動,沒有影響到別人。任老師也說,幸好幸好。
因為同年級有個班,有兩個娃不僅多動,還輕度自閉。極易暴怒,已經嚴重影響到教學。
上課喜歡撩人,撩同桌,撩前后桌,沒來由地“嚎”上兩嗓子,和老師唱反調。
老師問:“懂了嗎?”他一定答:“不懂!”
老師問:“會了嗎?”他拖著長音說:“不會~”
下課鈴響了,老師沒下課會質問你:“憑什么占用我下課的時間?”
上課趁老師不備,伸腳絆老師。還不能被批評。你批評他,輕則翻你個白眼,重則撞墻。
你讓老師怎么管?
老師一不能打,二不能罵,兇上天了,也不能把孩子怎么樣。
請家長,送校長室,嚇唬嚇唬讓退學就已經頂天了。哪個老師不清楚,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到后來這課就沒法上了。
老師一手在講臺上聲嘶力竭地講課,一手拉著搗蛋的娃。家長們也憤怒了,在班級群直接找搗蛋鬼家長:“你家孩子不教育好,就不要送到學校來上學。”然后鬧到校長那里。
其實鬧到校長那里又能怎樣——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校長一邊給“搗蛋鬼”家長施壓(其實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樣),一邊給老師施壓——你是怎么帶班的?作為班主任,你要安撫好其他家長啊!
最后,所有的壓力都在孩子身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每當有檢查出“多動癥”的孩子父母問我:“老師,我們可不可以不給孩子吃藥?”我真的無言以對,因為吃藥這件事,不是老師說了算,那是醫生的事。
老師站在什么立場說“吃與不吃”呢?我和任老師班上的那幾個“多動癥”,其實“吃與不吃”對我和任老師來說,影響微乎其微。
尤其是那個“抽動癥”孩子,雖然眼睛與手經常無故抽動,但醫生說可以不吃,長大自然會好。
那我們更沒有理由讓孩子吃藥。
即便是嚴重影響到教學的,老師也沒有立場說要吃,因為老師不是孩子的監護人。
只是有時候我很想問問那些孩子已經很嚴重的家長,這種狀態基本是愈演愈烈,不是孩子自己不愿好,是他真的控制不了自己。
這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不像那些外顯的生理疾病危及健康。可難道僅僅因為他身體還是健康的,你就打算視而不見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對于一個多動的孩子,學校缺乏支持系統。
學校反而是一個有太多規矩的地方——上課要抱臂坐正40分鐘才休息十分鐘。下課不能追打哄鬧,因為安全問題大過天。
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時期就要背著手老老實實坐在小板凳上聽老師講課。
而我一個在美國讀了一年級回來上二年級的學生說,他們上課是在地上鋪個墊子,愛怎么坐就怎么坐。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尤其是男孩兒。學校的規矩就是抑制它,狠狠地抑制它。
從某一層面來說,我覺得學校也是制造多動孩子的推手。
那些被壓制太狠的孩子,反倒從肢體上表現了出來。
所以我所見到的“多動癥”,大多是男孩。
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智商都挺高。由于智商高,他們對于小學起始階段的教學都缺乏興趣和熱情。因為太簡單的內容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老師不太可能提供這樣個性化的教學。
但很遺憾,學習——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習,不是一件只需要高智商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好習慣”“專注力”。一個資質平平的孩子只要擁有這兩樣都會很出色。
這些年來,我只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個高智商的“多動癥”男孩在父母的早期干預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中學,大學上的順風順水。
如果你有一個“多動癥”,甚至比這更甚的孩子。
我的建議是:
一、告知老師。至少在學校,他的處境會寬容得多。
二、認真聽取醫生的建議,不諱疾忌醫。尤其是自閉癥早期干預與不干預的孩子,真的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三、有些孩子的多動是心理問題的表現,需要去看心理醫生。最好做家庭治療,因為孩子的問題多是家庭問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