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之前,有小伙伴在群里發了六神的照片,是在一場線下活動中正在做分享,看著那個閃閃發光的人生標桿,他就是卓越行動力的代表,自律,上進,優秀,好像再多的形容詞都無法描繪一路開掛的他。
人生標桿的作用在于當你懈怠時,看著那個優秀的人依然那么努力,你也會不忍怠慢,想要離他近一點。
今天要分享的是《卓越行動力》這本書,在分享內容之前,先放幾段讓我讀后醍醐灌頂的話。
你永遠可以做些什么,即便你一無所有,你仍然可以選擇如何應對一個糟糕的局面。
當你有這樣的信念,比如,“我不是一個自信的人” “我很害羞”,它們自然會成為你的攔路石。如果你總說自己“不自信” “害羞”,你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呢?你就會建立一個“不自信” “害羞”的信念系統,并找到證據支持你的不自信,最終你就會真表現得不那么自信了。
你身邊肯定總有一些人喜歡把他們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擔憂圈上。實際上,他們覺得在擔憂圈上花費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對他們來說那是好地方。為什么?因為那里舒服,當你處于擔憂圈的時候,人們或許會同情你,關心你---尤其是當你講了很多擔憂的問題時,他們會為此感到抱歉。
這幾段話真是讓我啪啪打臉,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這段話的代言人,知道了道理,就去改變,去行動。
這本書的核心是行動,少想一點,行動就對了。
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向我們闡述了如何改變自己,一個完整的,高效的,卓越的行動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畫出愿景板。你想要什么,你未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在什么地方,把你想到的未來畫出來,可以是貼紙,也可以是自己畫,讓它清晰地呈現出現,貼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
2.畫出你的生命之輪。在人生的八個維度上(健康,個人發展,事業,前景,家庭關系,金錢,人際關系,貢獻),你是否做到了平衡,哪個維度得分高,哪個維度得分低,你是否需要考慮在得分低的維度上多投入些時間和精力?每個月畫一次打一次分,然后為之做些什么。
3.設立你的行動目標。當你確定了你要在哪個維度上多投入時(一次最多確定一個到三個維度),你就找到了行動的方向,接下來,就是為這個方向制定一個目標,你要達到什么程度,作者建議的期限是90天,用90天來完成一個預期可達到的目標,再到一年的目標,五年的目標,人生的目標。你設定的目標要符合3個原則,也就是作者所說的3P目標設置法:(個人的,積極的,當下的)另外,在設定目標時,你要時刻想著你的價值觀,也就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什么,聚焦在對你最重要的領域上。
-
行動前。目標設定好之后,就是你的行動了。在行動之前,你要先做兩件事,首先就是分解你的目標,讓它立馬可實施,具體有幾個步驟:
在接下來的90天,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使我離目標更近一步?
為實現目標,我需要做哪些準備?
我必須為自己做些什么?
我需要周圍有哪些可利用的資源?
分解完目標之后,你要找出那些阻礙你的事情,找出你想變得卓越的領域,把那些阻礙你的東西都寫下來,然后先從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
- 行動中你可能會遇到挫折。
你的信心。你可能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比如,時間不夠,沒有足夠多的錢,這時候你要改變自己的語言,告訴自己,我有時間,我可以想到辦法。
多余的擔憂。作者提到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里面講到的“”擔憂圈”和“”影響圈”,我們要努力把關注點放在影響圈而不是擔憂圈,把你的行動都填到影響圈里去,要明確,具體,積極。然后,去做。
拖沓---關鍵不在于知道,而在于去做。
他人的影響。有些人會給你正確的指導,有些人卻甚至會阻礙你的進步。作者的建議是:要么成為小群體的領導者,要么就離開小群體。
有限的精力。低能量是阻礙人們變得卓越的關鍵因素之一。作者給出了幾個建議:
資源的匱乏。對很多人來說,缺少的不是資源,而是發現資源的智慧,如果你真的需要某些資源,那么你一定能找到它。
當你需要時主動尋求幫助。承認你一個人無法完成,然后做好準備,問對人,同時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慷慨給予幫助。
另外,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杰出人物的5大品質:
- 采取積極的行為。不要告訴他人你累了,而是告訴別人你精力充沛。
- 勇于走出舒適區。我們都知道,在舒適區雖然舒服,但是永遠不會進步,只有跳出舒適區,去到學習區,我們才有可能進步。每一次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時,都要真實地將經歷記錄下來,寫成日記,你就會知道什么時候打破了哪些限制你的信念。
- 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解決不了問題,而是我們把自己固定在一個思維模式里,嘗試遇到問題時,想想這件事還能怎么考慮?還有另外的辦法嗎?然后試著去尋找答案。
- 高效地處理壓力。聽音樂,冥想,瑜伽,散步(要保證自己心無雜念)
- 采取大量的行動。杰出人物有一個公式:大量的行動=豐厚的回報,我們也知道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杰出人物之所以成為杰出人物,就是他們努力去行動,不斷行動,并且現在就做,絕不拖延。
《從行動開始》這本書的作者也一直在強調行動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想太多,如果只是空想,不去做,成就是永遠不會敲門而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做,現在開始,去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