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水果
2019-05-30 17:40
我家水果不當飯的,主要是水果貴——均價。既然不當作飯,那就有選擇,一般說來偏向于水分足的——當然,人家送的水分不足的水果,我也是吃的——還有就是吃起來清口些的。這樣西瓜,桃子,吃得比較多,還荔枝,楊梅啥的。都是一些傳統的本地水果,至于外來品種,很少吃,或者很少買。主要還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吧,也限制了口味的多元化。
很喜歡吃西瓜,有時連籽都沒吐幾個,瓜就下肚了,不是我不吐,急吼,實在因為沒覺得有籽。西瓜新鮮,起沙,甜度適中,水分豐沛,瓜皮極薄,門一碰,瓜就會裂的那種,應該是瓜中的精品或者極品了,不過這種瓜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了。王春風喜歡吃開封瓜,張秋風喜歡吃平湖瓜,老實說,這些瓜我基本不買不吃,用本地話來說就是根本不能搭脈的,特別是那種厚皮瓜,大是大得來腰細,就是甜也甜的小氣八啦的。
我挑瓜,一般說來偏生,不會偏熟,不過太生的瓜也沒啥吃頭,所以我很少趕時髦,至今已經五月底了,也就買了一次西瓜。哦喲,一個瓜竟要半百元,也真辣手。很顯然,這是時髦的代價。
話雖這樣說,但西瓜的量也逐年減少,我家吃的。主要還是年齡大了,不敢隨心,多少得有控制,每天吃得撐畢竟是年輕人的本事,老年得有老年的心態,別啥都年輕。嘗下味道就應該可以了,對吧。
荔枝確實好吃,不過在買荔枝時,你必須得買價錢最貴的。雖然說無奸不成商,不過一份價錢一分貨,奸商也是這樣的。有時為了每斤省三元五元錢,結果失去了最好的味道和享受,綜合下來,還是自己不劃算。撿漏不是每個人都能會的。
吃著荔枝,總會感到那位楊小姐真是吃客,完全能理解她要特快專遞運送的心情。實際上,到她那個身價,弄些特快專遞的荔枝仿佛也不是啥原則上的事,老公的工資應該承受得起,誰水不想吃新鮮的呢,問題是你沒條件也,別因此嫉妒別人,或者厭富。
印象中最好吃的是一種新疆產的小白杏,我不喜歡杏子,但對于這小白杏卻是贊口不絕,它絕對符合我對水果的要求。遺憾的是這水果很少,也很難保存。記得當年新疆的朋友給我鐵路運輸帶了一箱來,結果爛了一半還多。現在淘寶有賣,四斤一百二十八,包郵。但我沒買,誰知真假呢,我又不是水果鑒定專家。
春天講究的景,講究的是花,夏天講究的也許就是吃了。小時候弄堂門口西瓜攤早已經沒了,同時沒有的還有乘風涼時開西瓜的場景。西瓜也已經從解放瓜到南匯8424了,8424的諧音是啥呢,那就隨你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