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民無信不立”。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資料2、7中的曾子、劉洪安以及免監考的學生,都用實際行動闡述了他們對誠信的理解,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曾子殺豬,不因孩子而戲言,言出必踐,讓孩子對誠信有了最直接的感知并成長為誠信的人,“殺豬教子”因此成為千古佳話;劉洪安用誠信制作“良心油條”,贏得社會尊重;而會計學院的考生,用免監考、“一人作弊全體作廢”的規定嚴格要求自己,踐行誠信義務,上了一堂絕好的職業道德課。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自覺自律,以身作則”。這正是當前社會誠信建設所迫切需要和熱切期盼的。
誠信屬于道德的范疇,而道德最大的特點是自覺性,與法律不同,道德不具有強制約束力,完全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實現,是否誠信,天知地知,唯有心中自知;是否做到誠信,也唯有自覺自律。
誠信建設又特別需要帶頭示范。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人影響人,自古以來德育啟蒙都是從傳統故事、名人佳話開始,模范人物的作用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身作則講誠信,帶動他人,眾人格榮火焰高,誠信的火種就會不斷傳播人人講該信就會成為現實。
讀了這三則故事,我深刻認識到,“自覺自律,以身作則”也是每個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的光榮職責與使命。基層公務員自覺自律踐行誠信,是為民負責正確行政的職責所在?;鶎庸珓諉T是政府具體工作的執行者,與群眾接觸最多,自覺自律講誠信是作風要求,強調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反對假大空,嚴格依法行政,秉公辦事,做到有“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監督有與沒有一個樣”,這樣才能保障國家政令有效執行。
如果不自覺自律講誠信,那就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弄虛作假、欺下瞞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不正之風就會盛行,損害干群關系,損害群眾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事就會不斷發生,會導致行政失效乃至失敗。不講誠信,還會導致私欲膨脹,腐敗發生,直接影響到政府公信力,甚至會危及黨的執政基礎。
基層公務員以身作則踐行誠信,是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使命。公務員誠信是社會誠信的風向標,“官風正則民風正,官風不正則民風不正?!碑斍鞍萁鹬髁x、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不斷滋生與蔓延,不少人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盛行,出現了全社會的“誠信危機”,管子曾經說過“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誠信建設迫在眉睫。
誠信建設要靠法治,更要靠德育。當前,政府正在全社會大力推進“誠實守信”道德教育,基層公務員責無旁貸,必須肩負起這個重大使命,以身作則踐行誠信,率先垂范,為民表率,以官風促民風,全面破除誠信危機。
子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曾子、劉洪安們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每個基層公務員都要以自覺自律、以身作則講誠信為已任,這也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心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