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國向有重信守諾的優良傳統,古語有云:“民無信不立。”誠信是人在社會上立身之本,是社會的行為準則,也是現代社會契約關系的基礎。誠信也是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誠信友愛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六大要求之一。然而當今社會,卻是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嚴重,社會風氣不良。一些人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昧著良心做事,社會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工程造假、商務詐騙、學術造假、政績造假等失信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已經嚴重破壞了社會道德體系,敗壞了民風官風,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加強誠信建設,扭轉不良風氣已迫在眉睫。“官風正則民風正,官風不正則民風不正。”加強誠信建設,政府責無旁貸。作為基層公務員,更要爭當誠信建設急先鋒。
基層公務員來自人民群眾,也是人民群眾中的一員,爭當誠信先鋒,是“民無信不立”的要求,是公務員作為普通群眾中的一員的基本要求。同時,基層公務員是政府行政的直接執行者,與社會接觸最深,對社會風氣影響最大,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基層公務員爭當誠信先鋒,是打造誠信政府,樹立政府公信力,以官員誠信帶動社會誠信、以政府公信影響社會誠信的重要方式。在國家大力推進道德建設的今天,基層公務員爭當急先鋒,也是貫徹中央精神,體現黨員干部先進性的工作要求。
當好誠信建設急先鋒,必須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牢記公務員的宗旨觀,誠信做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打鐵還須自身硬。”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公務員以身作則,重信守諾,言出必踐,方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
當好誠信建設急先鋒,必須依法行政,秉公辦事,廉潔自律。嚴格依法行政是最好的誠信表現,也是基層公務員最直接的誠信作為,每個公務員都要按章辦事,取信于民,以官風帶民風,引導社會風氣好轉。
當好誠信建設急先鋒,必須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辦成事。把工作落到實處,造福一方群眾,讓群眾滿意,這是政府的目標,也是每個基層公務員的努力方向。
當好誠信建設急先鋒,必須堅決抵制不誠信的做法,敢于和不誠信行為作斗爭。各級政府在誠信建設.上都負有一定的職責,有關部門直接參與誠信建設,每個基層公務員都是失信行為的監督者和糾正者,我們要積極參與誠信治理,在職責范圍內的,大膽開展工作,堅決糾正錯誤做法,維護社會正義和社會秩序,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誠信建設,人人有責;誠信建設,從我做起。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基層公務員,都是誠信的踐行者和傳播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必將掀起誠信建設的新高潮,社會將更加美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