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三站

【原創(chuàng)首發(fā)】

文/蔣雪花

這三條路,我走得很累、很遠、很苦、很痛,也很美。

這三站,每一站都令我留戀,每一站都讓我無限感懷。

一條是青海同仁到江蘇豐縣的路。

一條是江蘇豐縣到湖南洞口的路。

一條是湖南洞口到青海同仁的路。

一站是江蘇豐縣。

一站是湖南洞口。

一站是青海同仁。

以下是2024年春節(jié)前后我所走過的路,停留的站。

? ? ? ? ? ? ? ? ? ? 一

過年,是舉國同慶,闔家團圓的佳節(jié)。

許多人的春節(jié)假期,前前后后,也不過幾天或者十幾天而已。多少中華兒女,為了這幾天他們漂泊了一年,盼望了一年,拼搏了一年。

剛一進入農(nóng)歷的十一月,我就開啟了回家倒計時 ,定于臘月初十返回。每個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心里盤算著還有多少天可以回家。恨不能讓時間飛起來。

腦子里不停地想著回家要帶的東西,這一樣是老家沒有的,帶一點,那一樣,又是老家沒有的,也帶一點。噢,我的朋友喜歡這個,給他多少,想了想,噢,我的那個親戚喜歡那個,也給他帶上些。每每想這些事的時候,心里美滋滋的,干活也更有了勁頭。

一進入十一月,不再大批量進貨,以免到了回家的時候,店里還積壓著很多貨。一是怕竊,二是怕火。人走心不安。

青海的冬天,寒冷無比。風(fēng)有刀工,水有冰術(shù),令人招架不及。又外加一場地震,回家二字越發(fā)震顫心弦。

這一年13個月啊,長了點。要不然快回家了,老公時不時地這樣念叨著。盡管如此,他還是沒有放松手里的生意。越是年底,生意越旺。不抓住機會,就是在放縱人生。

臘月初二時,顧客盈門,初三時,依然如此,臘月初四時,還不錯,稍微弱了一點點。附近店里的老鄉(xiāng)說,你們得晚走幾天,多干幾天,多賺點。我仍然在補貨,進貨。供貨商說,老板呀,這生意如此好,一天頂?shù)緯r好幾天,咋能舍得回?我也在邊賣東西,邊在心里打“嘀咕”。老公也心有不舍的說,要么推遲一個星期。一會兒又說,錢哪能賺得完,該回的時候,還是要回的。

臘月初六時,我娘家的弟弟給我語音,問我們啥時候能回豐縣,(我弟他家剛添一個小寶,需辦酒席慶祝。)最好是酬客時能到家,定在臘月十一晚上。我問他何時辦酒席,弟弟說定在臘月十八。

臘月初九,早晚氣溫很低,白天太陽很大。生意依然熱火,縱有不舍,還是放下。午飯一過,老公帶著幾個工人快馬加鞭地整理倉庫,晚上八點多,我們帶上工人進了火鍋城。一邊用餐,一邊稍作年終總結(jié),歡聚喜散。

回家前的一夜,是喜悅、激動而又緊張的一夜。明明很累,很困,卻難以入睡,就算是睡著了,也是迷迷糊糊的。

一夜醒了三四次,醒來時,先是看看窗戶,再是看看手機。噢,離天亮還早著呢!再接著睡,不一會兒,被路上的一聲鳴笛吵醒,以為天亮了,半睜開眼睛,噢,這還是黑天。早晨六點了,天還是黑的。起,起,反正是睡不著了。老公不緊不慢地說。

匆匆洗漱后,把打好包的行李往車子里搬。生怕落下什么,連檢查了兩三遍。天氣冷得出奇,零下十幾度呢,可不是鬧著玩的。一不小心就會凍成冰棍,但這冷,在這一刻,完全被一顆急切回家的心所融化。

鎖好所有的店門,車子啟動,導(dǎo)航開啟,奔往我的家鄉(xiāng)豐縣。近1700公里,雖是漫漫長路,也不覺遠。軋過雪山,漫過草地,途經(jīng)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經(jīng)歷了突如其來的風(fēng)雪,看見沿途的風(fēng)景由黃漸綠,就這樣離家近了一點,又近了一點。日夜兼程,與數(shù)車同行,精神抖擻,不覺疲累。在第二天下午一點多時,平安到達物產(chǎn)豐富,經(jīng)濟騰飛,熱情好客的大豐縣。

這一程,絕對是風(fēng)雪追趕著走的,車子剛行駛至甘肅時,跟在我后面的家鄉(xiāng)人就給我老公打了電話,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哎呀……你……你們不……不知道,青海下雪了,下……下得很急,你們走在前頭,可走對了……我這該死的懶覺啊,害我……”

我們快到達寶雞時,朋友又在電話里激動而緊張地說,甘肅也開始下雪了,簡直沒法走了。但他仍然緩慢前行著。他說只要能前進一步也好,這回家的心啊!一路上,我們在電話中,不知有過多少次互相問候,互報安好。

腳著地的一刻,心無比安穩(wěn),一股股暖流從腳底板升騰,家人們說這天多冷,趕快烤烤火吧,老父親把早已準(zhǔn)備好的柴火點起,那濃郁的煙味兒,是豐縣大地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盡管有點辣眼,刺鼻,但我不厭。因為自從我離開家鄉(xiāng)后,時常在夢中看見煙氣繚繞中的父母親,正把我的棉褲架在火上烤,然后,幫我快速穿上,渾身熱乎乎的,柴火的煙味兒始終藏在棉絮里,走到哪,跟到哪,幸福極了!

這一回到家,我們有著說不完的話,似洪流涌來,滔滔不絕。最主要的話題還是談?wù)摦?dāng)晚酬客的事,酬客就是把能協(xié)助辦喜事的人請家來,共同商議臘月十八喜事上的事宜。這請客,自然少不了飯餐,以及酒水和香煙。弟弟說他早已準(zhǔn)備妥當(dāng),讓主事人安排就行了。主事人,也是喜事上的大佬知,在村上聲望極高,心如明鏡,他那天的權(quán)利勝過主人,所有幫忙的人都要聽從他的指揮。

半下午時,也就是明事理的一些男人,陸續(xù)到來。不一會兒,就聚集了一群人,都是本村爺們。他們毫無拘束地,侃東道西,笑聲不斷,這熱鬧場面,又一次驅(qū)散了這冬日的寒氣兒。

桌子擺上,香煙遞上,酒水倒上,飯菜端上。堂屋一桌,南屋一桌,嘈雜聲,嬉笑聲,氤氳的酒香,飄香的飯菜,這一切混在一起,感覺春花兒開了,麥苗兒拔節(jié)了,春水兒流開了,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向我跑來了。

大伙兒吃完飯,喜事上的事宜也商量好了,散場前,大佬知在院子里喊話:臘月十八那天,都早早的來,各按分工做事,盡心盡力,把這個喜事辦圓滿……

這一刻的我,很受感動!

待親人們散去后,我拖著一身的疲憊鉆進了被窩,明明很累很累,卻怎么也睡不著。這晚的月亮特別亮,如水銀穿過窗戶,瀉滿小屋。想起我小時候,也是在這樣的夜晚,穿著爛襖頭,破棉褲,和一群伙伴們,瘋跑著,叫嚷著,穿梭在各家各戶大門口的柴火垛旁,或者小樹林里,一會兒聚集在一起數(shù)星星,一會兒聚集在一起讓鄰家的老爺爺給講故事,有趣極了。仿佛我那位小伙伴吸溜鼻涕的聲音還在耳邊呲呲,哎呦,這是多么遙遠的事兒了!如今的我們,都奔赴在天南海北尋求生活,有的人已做了婆婆,有的人已當(dāng)了爺爺。不知不覺間,淚濕了我眼眶……

之后的幾天,我和老公帶著父母和妹妹一同趕了幾次王溝集,買了許多吃的,穿的,還有用的,恨不能把整個集上的東西都背回家。買東西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喜悅的,也是悵然的。因為過不了多久,我是要回湖南過年的。走在擁擠,喧鬧的集市上,似乎再也找不回以前趕集時的那種快樂。心底仿若有一條小河,瞬間就結(jié)了冰,很冷很冷。如果不遠嫁,該多好……如果有來生,我愿做一棵樹,一棵把根扎入豐縣大地很深很深的樹,生在這里,死在這里,化成灰燼還在這里……

每天半下午時,老父親就著急忙慌地往南屋里抱柴火,火點著了,濃煙散去了,父親趕緊叫我們過去烤火。我們圍成一圈,邊烤火邊拉呱,說說過去,話話現(xiàn)在,沒有多大的話題,全是一些家常里短。柴米油鹽、雞狗豬兔、棒子小麥、槐樹楊樹、西溝河堤,東家的嬸子、西家的大爺,都被陸續(xù)拉出來在舌尖“曬太陽”。

盡管最近幾年,老父親的聽力下降了很多,但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熱衷于講這些農(nóng)家之事。他熱愛這片土地,他熱愛講一些與這片土地有關(guān)的事兒。講吧,只要您樂意講,我們就樂意聽。無形之中,這也是我們對父親的一種孝心。

通常我們在一起說到很晚很晚,榆錢樹上的雞叫了一遍,又叫了一遍。困得不行了,老父親說,都去睡吧,咱明天再接著烤火。柴火多得很,聽說你們要回來,我早就開始準(zhǔn)備了。是的,老父親騎上他的電三輪車,頂著風(fēng)雪到南地里,把那幾棵枯楊樹都砍了回來,必要時,還要拉上他親自打造的架子車,吃力地,滿身是汗地把枯樹拉回家。用手鋸鋸成斷,碼放在屋檐下和大門兩旁。

我家離河不遠,也就一百多米的距離,那是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不管天有多冷,每一天都要到河邊上走一走。覺得在河邊上能找回我丟失的童年記憶,覺得我的青春不曾逝去,覺得我還是那一位不知天高地厚,喜歡瘋跑在河邊的孩子。

老橋是上一年春天,在蔣河大隊干部的帶領(lǐng)下,發(fā)動全村老少爺們齊心協(xié)力整修的。分布在天南海北的游子,不管走的有多遠,依然心系家鄉(xiāng),甘愿出一份力,發(fā)一份熱。在此,雪花向每一位建橋人致敬!向每一位捐款親人致敬!向蔣河大隊干部致敬!向蔣河所有親人致敬!

時至暮冬,河里的水結(jié)冰了,不厚,薄薄的一層。微風(fēng)一吹,河邊黃枯的蘆葦,就沙沙作響。體態(tài)微小的小鳥兒,死死抓住蘆葦桿兒,在上面得蹦兒,小頭兒左扭扭,右轉(zhuǎn)轉(zhuǎn),一會兒撲扇撲扇翅膀,一會兒用嘴巴梳理一下身上的羽毛,嗨呀,老恣意了。

看著河堤上的干土堆,我用雙手捧起了一捧土,放在鼻孔處,嗅吸著,還是兒時的那個味兒,淡淡的,甜甜的。顆粒兒,細膩,勻稱,里面夾雜著的銀色土粒兒,像小星星,像小鏡子,閃閃發(fā)著微弱的光。我小時候,就是用這河堤上的沙土當(dāng)做“尿不濕”的,嘿嘿,嘻嘻。不由得又想到,當(dāng)家里五六歲的孩子問起大人,這妹妹是從哪兒來的,這弟弟又是從哪兒來的時,家里的老人總會神秘地,不打草稿似的告訴孩子,從河堤子上的沙土里跑出來的。那時的我們,都充滿迷惑地相信了。嘿嘿,多有意思。童年時的河堤有神功呢!

時光的車輪,一轉(zhuǎn)動就到了臘月十七。第二天就是辦喜事的日子,心里有點小激動。

半下午時,母親指派著我們說:“煮雞蛋吧,用大鍋煮……”妹妹往大鍋里添了半鍋清水,母親往大鍋里放雞蛋,我抱來了幾大抱干棒。母親說:“這得有220個雞蛋呢,喜事上用,應(yīng)該夠了……”下一步,開始燒火,煮雞蛋。燒火的活兒,就交給了我老公。這喜慶勁兒,一下子就上來了。

大約倆小時后,雞蛋熟透了,再下一步,給雞蛋上色。這活兒,母親很得心應(yīng)手。把白潤潤,圓溜溜的雞蛋,放在笊籬上,沒入調(diào)好色的紅水中,撈上來時,就是通體紅潤的紅雞蛋。小孩兒最喜這玩意兒,吃不吃是一回事,它喜慶,可以增加美好的氛圍感。看在眼里,攥在手里,那心情是倍兒爽。

我是家中的老大,老大就應(yīng)該為家人分擔(dān)一定的活兒,操著一些心兒。天黑時,再次確定喜事上用的東西是否操辦齊全,一些事兒是否安排妥當(dāng)。直到很晚才滿載疲憊地去休息。

第二天,天還未亮,一家人都匆匆起了床。人逢喜事精神爽!無一人不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里。

大約中午九點多時,院里院外熱鬧非凡,幫忙的親人,在大佬知的安排下各司其職。掃地的,擺桌子的,拿板凳的,擦桌子的,打水的,看似忙亂,而井然有序。紅燈籠,紅拱門,格外耀眼。大門西旁的方桶煙花,磨盤炮仗。擺出一幅時刻待命的樣兒。

多年不見的親人們陸續(xù)到來,也只有在這樣的喜事上,才得以團聚。這一刻,不知該說些什么,似乎萬千的話題擺在那兒,不知先說什么好。這時,大佬知吩咐著兩個小伙子到大門口去點炮。仿佛只用了一秒的時間,煙花沖過樹梢,在高空中如大傘一樣地炸開,鞭炮聲如大鍋中滾開的水,咕咕嚕嚕,噼噼啪啪。

天空蔚藍,陽光很暖,沒風(fēng)沒火。在農(nóng)村里辦喜事,就需要這樣的好天氣。也是命好的象征。

大門口的楊樹林里停滿了汽車和三輪車,原本不認識的孩子們,一兩分鐘就熟了,玩瘋了,鉆了人空兒,鉆車空兒,再鉆樹空兒。院子里的廚師們在滿頭大汗地舞勺顛鍋,鼓風(fēng)機哞哞地叫著,親人們盡情地說笑著。最亮眼的一瞥,當(dāng)屬上禮單的那一處。三位學(xué)問人,分別坐在桌子的一邊,西邊的一位學(xué)問人從客人手里接過錢,數(shù)了數(shù),問清姓名,莊名,告訴中間的學(xué)問人,中間的學(xué)問人認認真真地寫上姓名,莊名與錢數(shù),這時西邊的學(xué)問人意會地把錢交給他對面的學(xué)問人清點,清點后,把錢順手裝進大紅布包里。再回上一盒禮品,一盒煙。

中午12點一刻時,大佬知扯著嗓子在院子中央喊話:哎,遠來的各位客們,村上的老少爺們們,開始坐席了,開始坐席了……恐怕漏掉一些人。這樣的話,他不厭其煩地重復(fù)了一遍又一遍。這敬業(yè)精神讓人敬佩,這善良之心,值得歌頌。他不圖主家給予多大的報酬,只是吃主家?guī)最D飯,吸幾根煙。而這年月誰也不缺吃喝,為啥還要全心全意的付出?一家有事,百家?guī)汀_@是村莊之人團結(jié)互助的傳承,這是鄰里之間友誼的共存。

十幾桌旁,都擠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拇笕撕秃⒆印6吮P子端碗的大哥,發(fā)饃,發(fā)紅雞蛋的小伙子,推杯換盞的叔伯們,搶撕燒雞的大娘大嬸,湯勺碰撞碗盆的脆響,我同桌奶奶的咀嚼聲,混在一起,熱鬧非凡!這樣的情景,持續(xù)了1小時多。這段時間過后,本村親人魚貫而出,親戚們也與我們一一告別。僅僅半個小時后,院子里安靜了許多,只剩下幾位近門,他們做最后的收場工作。又半小時后,院子里徹底地安靜了下來。只剩下我們一家人了,我站在大門口,看著斜躺在楊樹林里的煙花筒子,惆悵不已。因為老公說,參加完喜事,立馬回湖南。

我愣是拖了兩天,又陪家人烤了兩天火。

臘月二十的晚上,老公急切地說:“明天得走,大雪就要來了,不能拖了,真不能拖了……”我的目光落在窗戶上,心不在焉地,慢悠悠地說:“那就明天走吧!”

第二天早晨,天還是黑的,我們就急速起了床。父母親早已在廚房里忙活,我們匆忙喝了幾口粥。就開始裝行李,然后就是和父母告別,和家鄉(xiāng)告別。

母親站在大門口的老榆樹下,送我們,盯著車門子,欲語淚先流。老父親站在一旁只顧著吸香煙。車子啟動,緩慢前行。我在后視鏡里看見了老父親,他也在跟車緩慢前行。拐過一個彎,留在后視鏡里的是干枯的老槐樹和幾座廢棄的老土屋,再就是鄉(xiāng)親們墻頭上的那幾個被風(fēng)雪摧殘過的干癟的枯黃的老絲瓜……

時間還早,村莊內(nèi)的小路上,幾乎沒有行人。剛出莊子時,我看見了一只雪白的小羊羔,孤獨地站在河邊上的枯黃草地里,耷拉著頭,半瞇著眼睛,渾身凍的瑟瑟發(fā)抖,我想,它怎么了,是病了嗎?還是凍的?還是找不到母親了?我陷入了沉重的思緒里……

車子的速度快了,我們已過南橋,然后向著離豐縣蔣河村大約有1300公里的西南方向遠行。親人們再見了!蔣河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再見了!生我養(yǎng)我的熱土,再見了,再見……

我木然地望著車窗外漫無邊際的青青的麥田,抑制住淚水,因為我怕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記不住回家的路!

? ? ? ? ? ? ? ? ? ? 二

天愈發(fā)的昏沉,暗淡,且無風(fēng)。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這是雪來的前奏。與其說,我們在走,不如說成是“逃”。

長途跋涉,安全第一,謹慎駕駛。導(dǎo)航儀是車子的眼睛,四個輪子是我們馳騁的腳,奔跑吧!

從江蘇豐縣出發(fā),一路途經(jīng)安徽、河南、湖北,最后到達湖南洞口縣,天呢?我明明只有螞蚱蹦噠的本領(lǐng),卻愣是強求有大鵬展翅,翔龍飛天的神技。所以說,這條遠嫁的路途,我走得好累好累。

安徽碭山,盛產(chǎn)酥梨,有中國梨都之鄉(xiāng)的美譽。河南,稱作中原,是中國的糧倉。湖北,群山莽莽,霧氣騰騰,名勝古跡不計其數(shù)。經(jīng)過這些地方時,我的心是震顫的,思想是飛躍的。真想去把這些地方的風(fēng)景都看遍,把這些地方的人文歷史都了解個遍。尋著歷史之人踏過的足跡,我在尋找著自己回家的路。

這條路我們已經(jīng)走過三五次了,今生不知還能走多少次。我小時候,奶奶給我說過,女人啊,剛死的時候,靈魂很新鮮,閻王想快點收回去,快點收個美工。但閻王他也很憐憫女人,先讓靈魂回一趟娘家,解解思念之苦。我離娘家?guī)浊Ю锫纺兀綍r候我的靈魂是不是飛得很累?

哦,十二點多了,車子正行駛在河南省的平原上,老公說,快到駐馬店了。我漫不經(jīng)心地瀏覽著手機上的信息,噢,豐縣老家果然下雪了,下得急緊,地上,房屋上已存了很厚很厚的積雪。老公得意地說:“原來你還不信我的話,看看,這雪來了吧,再拖再停,那就回不了湖南了……呵呵……”

在這時,手機響了,是妹妹打來的。她用很擔(dān)心的語氣問我們,到哪了,路上沒下雪吧?家里已經(jīng)下了,你們可要小心點……

我們在家人的祝福與擔(dān)心中前進,路旁的平原不見了,平原里的墓碑也不見了,全是高低不同,形狀大小不同的青山。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到服務(wù)區(qū)里歇歇,吃點飯,喝點水,給車加加油,再繼續(xù)前行。

越往前行,路的坡兒越多,彎兒越多,路兒一會寬一會窄,兩旁的山也長高了不少,矮墩墩山不見了,山的外衣也越發(fā)蔥郁了。

人在路上走,如在江湖游。一不小心就會觸礁、撞船玩翻天。突如其來的事件也許就發(fā)生在下一秒,老公開車是謹慎的,但也不排除會有分心走神的時候,我坐在一旁一直在給他提神。盡管這樣,他的車速還是快的發(fā)麻,一路上難免會有幾個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時刻。有幾次顯然就要追尾,有幾次顯然就要刮擦左右兩邊的小汽車。還好,全部都是有驚無險。所以,上路開車需要幾分勇氣與膽量。特別是在這樣千里之途的遠行路上。

邊走邊目睹到有的車子半途生病而拋錨,像一頭戰(zhàn)敗的老公牛趴在公路上奄奄一息。有的車子剎不住腿,嘴叉子一下子啃住了前車的香屁股。導(dǎo)致的后車弄了一嘴泥,斷了牙齒,疼得瑟瑟發(fā)抖,前車屁股大開花,零部件裸露。只得借助交警和修車隊過來療傷。盡管車里的人沒受傷,但神經(jīng)如皮條一樣抻拉到了極限。心臟如皮球一樣彈跳到了屋脊那么高。

看到如此情景,我們的車速放慢了很多,我在心里為這些路人默默祈禱平安。與之而來的是我莫大的心傷,再次給這條遠嫁之路蒙上了許多灰色的粉塵。

天即將擦黑時,天空飄起零星的小雨點,雨刮器呲呲地,有節(jié)奏地,不緊不慢地刮著前窗玻璃。我們的車速又放慢了一點。路上的車子似乎增多了不少,像流水一樣往前淌著。路那側(cè)車子的燈光忽明忽暗,一會兒強烈的令人睜不開眼,使人生厭,一會兒又綿柔的養(yǎng)人眼目,讓人心生歡喜。

八點半多一點時,妹妹又打來了電話,問到哪了,開車可不要急,該休息時得休息,咱老家的雪還在下,得下了一鐵锨厚了。我回答,我們一路安好,路上沒有下雪,只有幾滴零星的小雨點。

車子行駛至岳陽時,雨力加大,雨刮器拼命地劃水,還是看不清前進的路線,還好,我們隱約看見路邊的牌子上寫著前方不遠處就是服務(wù)區(qū)。

車子安全地停進了服務(wù)區(qū),可以說是擠進來的。溫度很低,下了車,冷雨點兒夾雜著冷風(fēng)兒,不講情面地往臉上打,往脖頸里鉆。服務(wù)區(qū)里人滿為患,個個拖拉著一雙水潤潤的鞋子,頂著一頭濕漉漉的頭發(fā)。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甜美的笑容,因為這是回家過年啊,歸家的心咋能不美?唯有我的心,不亮也不暗,不冷也不暖。裹在人群中的我,似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也感覺不到饑餓與寒冷,只覺疲累與心碎。

40分鐘過后,雨還在下著,原來的霸氣勁兒收斂了一些,我們坐回了車子里。小瞌睡了倆小時。倆小時后,雨點兒稀疏了,服務(wù)區(qū)里的車子也稀疏了,我們的精神也足了。走,接著前行。

說來也快,夜半后的兩點鐘,我們的車子行駛至婁底了,雨綿綿下個不停,困勁慢慢地上來了。我們進入婁底服務(wù)區(qū)休息,心情愉悅起來。心想著,快見到我家倆孩子了,想起了女兒頭幾天時,讓我們一到家就去學(xué)校里看她,又想起兒子的學(xué)習(xí)進步了許多,老師剛在班群里表揚了他。許多的疲倦與不安隨之煙消云散。

老公確實累了,一停下車子他就靠著座椅呼呼大睡。直至天亮,他才醒來。急心不急路,慢慢地走唄,反正離家不太遠了。

車子即將啟動時,家里的公公打來了電話。他喜樂樂地問我們到哪兒了,老公聲如洪鐘地說:“到婁底了,中午就到家了,炒好血粑等著我們……”

這會兒路上的車子是一輛挨一輛,都在往前擠。隆回路段,每年都堵車,今年也是如此。車子像蝸牛一樣,緩慢往前蠕動著。應(yīng)急車道上也是車隊,路有多寬,車子就排多寬。老公說:“堵吧,反正是到家門口了……”他長吁一口氣,似乎在說,沒被大雪堵路就好!

中午11:25,高速出口處的洞口二字映入眼簾,漫漫征途,戰(zhàn)功赫赫之感,盈滿全身。關(guān)掉導(dǎo)航語音,心地開出萬朵紅花。眼中景,耳邊風(fēng),都是老相識。歡迎回家?guī)讉€字涌入心懷。

走在洞口通往南沖村的鄉(xiāng)村道路上,心無比的安穩(wěn)與暢快。時光仿佛不曾走遠,我嫁入這里20年了,路還是那幾道彎,山還是那幾座山。時光在掠奪摧毀著一切,也在塑造建立著一切。以往粗糲的路面變得油頭光面,路兩旁粗壯的大楊樹被新安家的小樹苗擠走,路兩旁的矮瓦房被闊派的高樓替換。許多年以前,我哪曾想會踏往這條路。

哦,南沖村近在眼前了,它始終以最美的姿態(tài)迎接我。無論我容顏怎變,無論我混得咋樣。

哦,枯黃的禾茬正在清水中泡澡,新落地的洋房正在孤芳自賞,舊瓦房正在細數(shù)流年過往。啊,真快!到南沖了!

車子進家門了,公婆迎了過來,我那孩兒呢?沒見他,呵呵,他肯定又與我們生分了!

滿院煙氣繚繞,滿屋熏肉飄香。久別家鄉(xiāng)的游子,順著這煙火氣終于尋到了日思夜想的故鄉(xiāng),終于撲入了家的懷抱 ,還有什么疲憊不能卸下,還有什么苦痛不能排解。

我們每年都是如此的歸來,一年又一年,守護村莊,看護孩子,奔波于田間地頭的父母,一年又一年的變老了,而孩子一天又一天的長大了。我們肩頭的擔(dān)子越發(fā)的沉重了。任務(wù)艱巨,責(zé)任重大,唯有努力還是努力!

欣喜勁兒,催促著我跑向這間屋里看看,又跑到那間屋里看看,再到屋后的菜園里看看,有著幾分陌生,更有著幾分親切。看到墻面上女兒的周歲照片時,我回想著女兒她一歲又一歲變化著的模樣……去學(xué)校,噢,女兒不是說讓我們一回來,就去學(xué)校看她嗎?

去學(xué)校時,我們給許久未見的正在上高三的女兒,買了很多很多她愛吃的零食。我知道,物質(zhì)的滿足,永遠抵擋不了精神上的豐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這世上的事哪有那么多兩全,哪能事事都遂人愿。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勢必在失去著一些什么。還好,你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中,健康成長,聽話懂事,學(xué)習(xí)認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之處,你是我的驕傲,我的小棉襖。

今天已是臘月二十二了,離過年近在咫尺。我問婆婆年貨備的咋樣了,她說:“臘肉早都熏好了,米酒也釀好了,甜酒也做好了……”我問她,還打糍粑嗎?她說,打啥,沒人吃,又累人。不打糍粑,就沒有了那種轟轟烈烈,喜氣洋洋的場面,也就烘托不出以往過年的那種氣氛。

在今天這樣物質(zhì)豐富的年代,年味越發(fā)比以往淡了許多。我覺得現(xiàn)在的過年就是回家來和親人朋友見見面,說說話,讓緊張了一年的身心松弛下來,重走在老路上時,捕捉一連串或濃或淡的回憶。

湖南的冬天格外的潮濕寒冷,我時不時地鉆進火箱里烤火,看書,看手機,這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難得的休閑時光。

一手機在手,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回到家的第二天,許多地方都下了罕見的大雪,太多太多的人被大雪困在了路上。天寒地凍,沒吃沒喝,都遭老罪了。靠近高速路的有大愛之心的人,頂風(fēng)冒雪給雪路上的人遞送開水和食物,盡管這樣,還是無比熬煎。漫天的風(fēng)雪,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歸家之路變成了“刑罰”之路。我和老公又一次慶幸躲過了大雪之虐。同時,我們也在為大雪之路上的親人默默祝福著,早點平安到家!

吃過早飯后,我總喜歡到附近的鄰居家轉(zhuǎn)轉(zhuǎn),玩玩,拉拉家常。當(dāng)年的四十多歲的嬸子和大娘,又經(jīng)過二十年的歲月洗滌,青絲間落了些許“白雪”,塵世滄桑的臉上交叉著深深淺淺的溝溝,她們已不再年輕,而我也在走向漸漸老去的路上。

許多次,我站在大門口的胡同里,往東望望,再往西瞧瞧。這是一條住著幾十戶人家的胡同,有黃紅的磚房,有灰色的水泥屋墻,有土坯的低矮房,有鏤空式的鐵門,有紅色厚實的大木門,有柵欄式的簡易木門。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心田上,飄起了雪。心與這個冬天一樣的寒冷,哪曾想,我的身后就是我的家。可,無論怎樣,這不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土!

臘月二十六,我去參加了縣作協(xié)舉辦的“2024年洞口作協(xié)迎春座談會”。萬分感謝縣作協(xié)給我這次參會的機會,讓我又一次融入了洞口文學(xué)的家園,從各位老師那里學(xué)習(xí)到了許多寫作的方法,以及一些以前從未涉獵到的知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在督促自己盡力去學(xué)習(xí),去探討,去書寫。也深深地祝愿洞口文學(xué)的發(fā)展更上一層樓!

喜歡獨自散步的我,村西的地頭,村西的小河旁,似乎每一日都留下了我踏過的足跡。潺潺的流水聲、鴨子的呱呱聲、小鳥的唧唧聲、汽車軋馬路的沙沙聲,剛發(fā)芽的小草兒、微雨飄灑的天空、村中的吆喝聲,無一不生機勃勃,無一不訴說著村莊的故事。

村西的南北小河邊,枯黃的草層中夾雜著些許綠草,人走在上面很舒適,如同踩在了地毯上,海綿上。小河里的水不多,但很清,淙淙地流著,一會兒穿過雜草層,一會兒繞過石頭堆,一會兒濺起幾個白色的水花花,一會兒鼓起幾個小水晶球式樣兒的水泡泡,頭也不回地歡快地往前跑著,跳著……我一會兒放慢腳步,一會兒快走幾步,多希望這流水等等我,多想跟著你們一起去流浪……

河?xùn)|沿,還是泥土路,距離我第一次到此來的時間,已有20年了。路面上的小石子如夜空中散布著的星星,這里一顆,那里一顆。路兩旁,殞命于上一年冬天的枯草兒,有的像槍一樣挺拔著軀干,有的像尖針一樣刺向天空,有的像挨訓(xùn)的孩子一樣,耷拉著頭。它們究竟受到了老天多少無情的摧殘,才如此消沉,孤冷地死去?

不知用了多長時間,那根老電線桿進入了我的視線,那棵老楊樹呢?原來這里還有一棵老楊樹的。我在極力地尋找著,好像丟失了魂兒似的,心里失落落的。忽然,在我的眼波里出現(xiàn)了幾棵小小楊樹苗。我走前幾步,看見了被干枯草覆蓋著的老樹疙瘩。心沉沉,意朦朦。二十年風(fēng)云變幻,世事滄桑,又有誰是一成不變?

當(dāng)年的我,大約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冬季,也就是在這條路上的這個地方。我扶著老楊樹高大粗壯的樹干,望著南沖村里大大小小的房子,望著向南沖村緩緩而行的農(nóng)民,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我輕輕地問自己,難道我將要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一輩子?時隔多年,我還是與這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路走著走著就近了,日子過著過著就快了,嗨,過年了,過年了,呵呵,嘻嘻!鞭炮兒吼地,煙花兒飛天,一朵一朵又一朵,五彩斑斕,絢麗奪目,凡你聽到的,看到的,管他誰家放的,都是屬于你的。這轉(zhuǎn)瞬即逝的美麗,唯有年夜獨享。砧板肉,甜米酒,清蒸魚,金腿雞,大肉丸,各就各位,盡管大口吃,大口喝。祝福語,吉祥話,一堆堆,一串串,保您來年平安健康又發(fā)財!花紙?zhí)牵笸氩瑁鸾圩樱t蘋果,米花燙皮,花生瓜子,都悉數(shù)拿出,一起共享。

新年第一天,穿新衣,喜顏開,心氣順,精力足,昂首挺胸,闊步走在新年伊始的金光大道上。出門拜年嘍!

大道小巷里,歡聲笑語一片,人頭攢動,即使是不認識的人,迎頭碰面,也要問聲過年好!

我家里的拜年對象,每年都好像是在設(shè)定好的框框架架,條條道道里。也許因我是外地媳婦的緣故吧!也許不是!先給本村的親人拜年,一家家的走到,然后,就是去舅舅家拜年,再然后,似乎沒有然后了,呵呵!

二十年了,幾乎每年的大年初一 ,我老公都帶著我去山里的幾個舅舅家拜年,離南沖村50多里路。交通工具由原來的騎摩托車,發(fā)展為開汽車。山路由窄變寬,由坑洼不平,變平坦無阻。

第一次去山里拜年時,也是我平生第一次進入大山深處,那時的路是石子路,有點窄,剛能錯開兩輛摩托車,疙疙瘩瘩,坑坑洼洼,彎彎曲曲。山里的天地,一會兒干燥,明快,一會兒陰暗,潮濕。一會兒是齜牙咧嘴的石頭山,一會兒是濕粘粘的黃泥山。唯一能慰藉我心的是郁郁蔥蔥的,段段分明的竹子樹,還有山腳下石溝里潺潺的流水聲。禁不住,停下來,跑到溝里喝幾口沁涼甘甜的山泉水。各種鳥兒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場大型的音樂交流會。一車二人入山林,如同鉆進綠帳尋親人,山外家人知我去向,山內(nèi)親人不知我況。那時候山里的舅舅家還沒有電話,我覺得他們與世隔絕,如同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好寂寞,太寂寞!在一個山窩窩里,有我三個舅舅的木房子,二舅舅的房子在其中兩個舅舅的上面。我在當(dāng)天回去的路上,給老公說,住在這里面,不得被憋死,也得被弄成瘋子,傻子。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我從未生活在這樣閉塞,寂靜,而又人煙稀少的大山中。

20年后的今天,隨著鄉(xiāng)村振興的腳步聲越踏越響,山里山外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加寬了許多,錯開兩輛汽車,還綽綽有余。以前需走上兩個多小時的路,今天四十分鐘就可走完。以前我對大山里的那種“偏見”,逐漸的減退,感覺在大山深處,在那僻靜通幽的小路旁,能有幾間自己的小木屋,避開城市的喧囂,撇開世事的紛雜,過上一段神仙般的清凈日子,那倒是甚好,求之不得呀!

今年立春早,剛一過完年,村西的油菜花就爭相開放了,黃綠相間,如油畫,如織錦。西溝沿,水渠邊的柳條兒,吐出了嫩綠的毛芽兒,微風(fēng)一吹,輕輕擺動。春它按耐不住一顆躁動的心,溜出來一圈,就給大地換了新裝。在地頭漫步,稍走幾步就是一身大汗。脫衣扛襖,走在水渠邊,看著緩緩流動,清澈見底的水兒,禁不住撩起來洗了幾把臉。

天就這樣轉(zhuǎn)暖了,水就這樣流開了,四野田間就這樣綠意盎然了,年就這樣過完了。我們的腳步又要走遠了。

正月十一早晨,灰蒙蒙的天空中飄灑著零星的小雨點,微風(fēng)的腦袋輕微地晃悠著,氣溫下降了許多。匆匆吃過早飯,我和老公帶著女兒去縣城的學(xué)校里報到,一路上我在不停地囑咐女兒,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在學(xué)校里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壓力,盡管去努力學(xué)習(xí),做到問心無愧,不要荒度最美的青春時光……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體……注意安全……”無數(shù)的不放心盈滿心頭,萬千的話語堵在嘴邊,不知先說哪一句,太多的不舍都化為苦澀而滾燙的熱淚,看著女兒背著書包,拉著密碼箱走向了宿舍樓,我站在車子旁,傻愣著,呆立著,時間仿若凝固了一樣,大腦里空空的,心里冷冰冰的……

老公說:“咱得快點走,聽說甘肅和青海最近兩天有雪……”回南沖的路上,我又在想著我那上初一的兒子,感覺他想要的那個東西還沒給他買,他那一單元的單詞還有兩個不會默寫,噢,他那件衣服上的口袋爛了,昨晚也給他縫好了,還有啥需要我去辦呢?

大約45分鐘過后,車子又一次開回家門,公婆趕緊把打好包的臘肉和煮好的雞蛋往車子里裝。兒子沒有送我們,他像往常一樣呆在屋里玩他的。車子啟動了,公婆嘴里念叨著,這天可別下雪噢,讓俺崽到了再下吧……

此時,陰沉沉的天空中飄蕩著零星的小雪花,哨子聲一樣的風(fēng)兒斜斜地吹在臉上,如冰塊粘在臉頰上一樣。老公說,走吧!路途遙遠,早點出發(fā)。我一手與公婆揮手,一手拉開了車門,緩慢地坐進了車里,輕輕地關(guān)上車門。

我們要去的方向是西方,但車子要往東繞一圈路,才能開向村西頭的水泥路上。當(dāng)我們走到村西的路口時,公公他已氣喘吁吁地站在西路口,此時的他,花白的頭發(fā)打成綹,粘在額頭上,鞋上粘滿了黃泥……他又一次趴在車門上,慢聲慢語地給我們說:“路上慢點,開車累了,就進服務(wù)區(qū)休息……”公公在無盡的擔(dān)心與不舍中看著我們的車子走遠。我忽然發(fā)現(xiàn)公公老了許多,背彎的重了,又掉了兩顆牙齒,皺紋添加了一道又一道,他們多不愿意兒子遠走他鄉(xiāng),哪怕能多陪伴一天也好!

? ? ? ? ? ? ? ? ? ? 三?

湖南洞口到青海同仁,全程高速,共1825公里。途經(jīng)貴州、重慶、四川、甘肅,越過一座山再一座山,跨過一座橋再一座橋、漫過一道彎再一道彎、通過一條隧道再一條隧道,既然選擇了遠方,上了路,就風(fēng)雨兼程,克難攻堅。

故鄉(xiāng)容不下肉身,他鄉(xiāng)容不下靈魂。世事難兩全。

2018年正月二十二早晨8點多,我和老公二人第一次踏著這條路往西走,一切都充滿著未知與迷茫。只顧走呀走。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困難總能解決,老天總會給我們一方地兒,讓我們“安身”。

2016年夏,我們結(jié)束了無錫的生意,過了兩年,我們決定再次“出山”,選擇了一個有親人在的地方——青海。

囤里僅有的那些“老余糧”,眼看就要見了底。不能坐吃山空,趕快去尋食吧!經(jīng)歷過人生的磨難,歲月摧殘之后的我,更是堅定了我前行的路。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干下去。

此時,高速上的車子,就稀稀拉拉的幾輛。天空陰沉,沒雨也無雪,前方霧蒙蒙的,大山的模樣影影綽綽的,若隱若現(xiàn)。路兩旁的青山,在往后推移,前面的大山離我們近了,清晰了,又遠了……

我小時看到的那些山靜止在書本里,今天看到的山移動在視線里。生在平原上的我,小時候總想看看山,直到二十幾歲時,才第一次看到山。之后,我的家在山里,我討生活的地方也在山里。小時候眼里的大山有多么夢幻,長大后走過的大山就有多艱辛!

此時,是中午的十一點鐘,我們離家已經(jīng)幾百里路了,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綠山如海如湖,我們的車子就是游行在這綠水里的船,而我就是坐船的人。

貴州,簡稱“黔”,是中國西南的旅游勝地,尤其是黃果樹瀑布聞名于天下,它的壯觀,它的神奇,吸引著國內(nèi)外眾多的游客前來觀賞。重慶,有山城之稱,令人嘆為觀止,一座座金碧輝煌,造型迥異的房屋,遠遠望去猶如鑲嵌在翠玉之中的寶貝。近看,那房屋好像是掛上去的,或貼上去的,有種搖搖欲墜之感。從山腳到山頂,都是房子。你會疑惑,他們是怎么建成的,人是怎么上去的,這屋子里有人住嗎?有著呢,汽車可以開到家門口,聽說,這山上還有超市和集市呢!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沒有你做不到的。四川,簡稱“川”或“蜀”,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四川境內(nèi)的廣元,這座美麗富饒的小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年去青海時,就選擇在廣元住下,雖是夜間,但它的嫵媚動人,燈火輝煌,撲面而來的春花的馨香,帶有濃重鄉(xiāng)音而又熱情高漲的人民,都讓我對這座城充滿了留戀之情。甘肅,簡稱“甘”或“隴”,它是中國西北部有著悠久歷史的省份,敦煌莫高窟,舉世矚目,它是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璀璨的寶庫。甘肅的山,尤其是冬天的山,黃黃的,光禿禿的,千姿百態(tài),遠看猶如剛整理好的麥秸垛,如剛出籠的玉米面饅頭,如傘,如蘑菇,有的像駝峰,有的像人的肩膀,有的像夾心餅干……數(shù)年以前,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從地里鉆出這么多龐然大物?中國的疆土極其遼闊,而我又何其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天涯海角任我行,在哪都可謀求生活。

前幾年,疫毒肆虐的時候,甘肅的高速路封鎖,那是一個有著寒冬氣溫的春夜,我們不得不擇小路而走,到處都是黑咕隆咚的,山山峁峁,溝溝坎坎,彎彎道道,全都走遍。

今天的路,全程多處有限速60,限速80的路標(biāo),我們遵循道路“法則”,絕不超速行駛。這樣也好,速度慢下來的時候,緩緩神,多看看窗外的青山綠水,多感悟一下咱們中國的天高地闊。

哎呦,到哪了?

不思緒翩躚的時候,我就一個勁兒地看導(dǎo)航器,看看走了多遠了,還有多少路沒有走。夜間下一點時,我看到了一位豐縣朋友發(fā)的朋友圈,他也在去青海的路上,視頻很模糊,但聲音很刺耳,他說:“人從高速上掉下去了,人從高速上掉下去了……”然后,就是凄厲的哭聲……哎呦,出事了。因為他們所走的路線,一直在下雪。這時,我沒有把此消息告訴正在開車的老公,一直保持鎮(zhèn)靜。此時,按照人正常的生物鐘,該是最疲憊,想睡覺的時候。我向老公提出要求,咱必須停車休息。此時,我們還在四川境內(nèi)。

天亮?xí)r又踏路前行,我們給剛到青海的朋友打電話,問他路況如何。他很擔(dān)心地告訴我們,一路上都還好,就是甘肅積石山路段有冰,一定要小心。他慎重地說,總覺得沒事,車子開得有點快,在冰路上轉(zhuǎn)了幾個圈,并且是在高架橋上。還好,沒出事,嚇得心撲騰撲騰的。呵呵……

生命高于一切,只有活著,才有一切!

夜影開始從天穹漫下來的時候,我們的車子正緩慢行駛在冰天雪地里的積石山高速公路上,到處是迷蒙蒙,白茫茫的,能見度低,只能看清前方大約二十米處的鐵青色路面,此時路上只有我們一輛車踽踽獨行,異常寂靜。此時,我們離開湖南老家已經(jīng)30多個小時了。路上的冰似渾濁灰色的鏡子,似鐵青色的溜冰場。可我們的車子不具備滑冰的技能啊!就連隧道里都是厚實的冰塊。此時的車速是20多碼,每一步都走得相當(dāng)仔細。這樣的路段大約有28公里,夜色在逐漸拉深,行走難度也在加大。有時候,走著,走著,仿佛車子不動了 。慢慢地,前路清晰了,路上的冰薄了,不大一會兒,能看清路上的白線了。嗨呀,終于“渡劫”成功。看見青海的路標(biāo)了。心情大好,氣喘的也順溜了。

其實這段冰雪險途,比起我們第一年來青海時走的那段甘肅雪路要安全的多。那是2018年的正月二十三的夜幕降臨時分,車子在懸崖邊上的積雪路上開著,剛能走開一輛車,每走前一步,都提心吊膽,不敢往下看,下面是幾十米,幾百米深的深淵。只管往前看,屏住呼吸,輕踩油門,且有一定的坡度。那一刻,我在心里哭爹喊娘 ,求神求天。還好,20公里過后,路在逐漸變寬,積雪不見了……

此時,我的思緒被一溜蓮花樣兒的路燈翻篇,噢,到同仁了,我的根據(jù)地啊,呵呵!到了,到了,我們平安到達了!路邊上的白塔和經(jīng)幡,就著黃色的燈光溫柔地進入了我的視線。

車子開進“永順裝飾材料店”,再開進倉庫,在里面轉(zhuǎn)了一圈,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樣子。天冷得出奇,不一會兒就凍的渾身發(fā)抖。同仁,也稱熱貢,是一個有著極大信仰而又極其寒冷的高原地區(qū)。常年有雪飄落,有雪域佛國之稱。在這片神圣而具有古老文化氣息的土地上,我如一只候鳥,來此地打食,創(chuàng)業(yè)。

第二天一早,就開始了一年的奮斗之路,打掃衛(wèi)生,理貨,備貨。周而復(fù)始的活兒,時時干,天天干。簡單的事情重復(fù)做,重復(fù)的事情認真做。不愧對家人,不愧對人生。

夜里下了很大很大的雪,樹上,山上,房屋上,路上,鋪天蓋地的全是皚皚白雪。這壯美的雪景,不禁讓人一陣陣贊嘆它的綺麗,它的霸氣。同時,我也在悲天憫人,希望風(fēng)雪之路上的行人,不被雪困,不遭雪險。平安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回想起2018年,我們剛踏入這片土地,剛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剛踏入一條新的生意之路,缺錢,缺經(jīng)驗,可謂是舉步維艱。好在我有親人引路與助力。我的心底,始終暖藏著這樣的一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成功不忘引路人。帶著感恩的心去創(chuàng)業(yè),去面對顧客。老天必定會庇佑你,眷顧你。

第一年到青海時,我們進第一車貨的時候,是我娘家的哥哥帶我們?nèi)サ奈鲗幣l(fā)市場,他說,剛起步,玩小點,以后再與廠家合作。那是2018年農(nóng)歷的二月初,天氣還很冷,風(fēng)也很大。半下午時,我們在西寧建材市場,裝了一半掛車裝修材料。叉車的隆隆聲,裝車人鏗鏘的喊叫聲,還有風(fēng)吹的呼呼聲。我站在風(fēng)口處望著滿大車的板子,脖子里的圍巾隨風(fēng)飄搖著,那一刻,我眼角濕潤。我告訴自己,我又創(chuàng)業(yè)了,好好干!

那天,車子到店里時,已經(jīng)是晚上的十點多了。我們找了幾個搬運工,我和老公與他們一起搬貨。搬完貨,東方的天空已發(fā)白,天亮了。我累癱了,胳膊上、手上、脖子里,全是勒痕與血道子,手套已被磨穿,雙鞋上全是厚厚的灰塵, 老公的睫毛上和頭發(fā)上,如同涂了厚厚的白面粉。我靠在板子上,睡著了,睡得很香很香,很沉很沉……

第二天,我就馬不停蹄地學(xué)著認識貨物,記貨品的名字,記貨品的價格,記住它們的用途。那本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兒的筆記本,吃飯時,它就在我的碗邊,睡覺時,它就在我的枕頭邊。日復(fù)一日,我也成為了行業(yè)內(nèi)人,呵呵!

青海同仁,海拔2000多米,氣候干燥。剛一開始時的兩個月,我?guī)缀跆焯於Q,嘴唇干裂。老公呢,他時不時地流鼻血,每天還要面對諸多的瑣事,搬很多很多的貨物。

咬牙熬吧,熬熬就好了。

這里大多是藏族人,他們有他們的信仰,他們有他們的語言與文字。不過,大部分人都會講普通話。為了盡快地發(fā)展自己的生意,老公他在向我們的顧客學(xué)習(xí)藏語。盡管發(fā)音不準(zhǔn)確,但也能像蹦料豆子一樣的蹦噠幾個藏字兒。后來,我們店里招了兩位藏族工人,體力勞動減少了許多,學(xué)習(xí)藏語的機會也多了。慢慢地覺得壓力小了一點。選定的事,絕不淺嘗輒止。隔行如隔山,門外漢只要下定決心走進來,你也會走出一條大路來。不會的就學(xué),不懂的就問。裝修材料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原地不動,就是被動,被動就是落后,絕不做時代的拋棄者。好的合作商,好的顧客,好的經(jīng)營模式,都會促使一個生意人走向成功。

在此之前,老公從沒開過叉車,考慮著全部用人力搬、扛、抬,也不是長久之計,人累趴下了,錢沒賺到多少。老公他立馬買了叉車。白天沒時間練車,他就半夜里在倉庫里練習(xí)用叉車叉貨,天不明時,又起來練習(xí)。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過后,他能用叉車叉貨了。盡管開得不是那么好,但在走向成熟的路上。

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

生意之路上的事兒,一件又一件,數(shù)不勝數(shù)。相信吃過的苦,受過的傷,都是明日成功的鋪墊!加油!

龍年的正月十八,店門前的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開工的號角已吹響,沖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86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5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97評論 0 379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9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22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7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01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33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16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46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30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6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這三條路,我走得很累、很遠、很苦、很痛,也很美。 這三站,每一站都令我留戀,每一站都讓我無限感懷。 一條是青海同仁...
    豐縣的雪閱讀 89評論 0 1
  • 昨天去了牧場,被草原深深吸引了。喜歡它的安靜,寬廣。如果生活給予我們挫折,那么我們應(yīng)該去看海,把眼淚留在海里;如果...
    靜謐的夜有星空為伴閱讀 665評論 14 24
  • 經(jīng)過爸媽幾年的奮斗,新房子終于蓋起來了!剛搬進去的時候,院子還什么都沒弄完,只是正房弄好了,可以先搬過來住下。我記...
    王躍瑯閱讀 689評論 0 9
  • (一) 富士山·溫湯 ? 富士山 提到日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富士山了。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眾多影視作品還有紀念...
    螢火雄心閱讀 738評論 0 0
  • 從西寧往甘肅,我們乘坐了最便捷舒適的動車,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甘肅的張掖。 七彩丹霞 張掖是公元前111年建立的,地...
    桃之夭灼111閱讀 369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