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了兩周的龜速閱讀,總算是結(jié)束了老舍先生的這一部百萬字大作《四世同堂》。現(xiàn)在反想起來那一百萬字是那么地洋洋灑灑,一氣呵成,令人讀來很是暢快!在之前讀過《駱駝祥子》之后,再來品味這個作品,他筆下的北平是更加的活靈活現(xiàn)了。
? ? ? ?這部書所描繪的是日軍侵華的八年間北平、北平人所發(fā)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北平人是那么的熱愛和平卻又十分的軟弱,有著一種得過且過,安于現(xiàn)狀的價值觀。自從日軍進城后頒布一項又一項不平等的規(guī)定,一步步、一點點的囚禁北平人的思想??墒侨藗円驗楹ε乱馃矶x擇了服從,甚至出現(xiàn)了一大批妄圖趁著亂世升官發(fā)財?shù)膭堇∪恕6珪闹魅斯浩钊鹦龅奈⒉蛔愕赖姆纯剐耘e動和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所引發(fā)的一場場悲劇推動著故事的發(fā)展。一個小小的胡同反射出了整個北平,與此同時,整個北平似乎也反射出了整個中國部分國人的麻木。
? ? ? ?書中的人物眾多、任務(wù)關(guān)系和對日態(tài)度紛繁復(fù)雜,不過差不離可以分為三類:投降派,反抗派和舉棋不定派。
? ? ? ? 冠家,小羊圈3號這樣一個家庭似乎完美的詮釋了一句俗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大量筆墨的描寫之下,那里似乎成為了全北平漢奸、叛國者的聚集地,以大赤包、冠曉荷為首的漢奸在鄰居們都已經(jīng)生活出現(xiàn)困難甚至無法開灶的情況下仍是每天過著紅酒咖啡的“神仙日子”,討論著怎樣去得到更高的官職與利益。在平日里,他們并沒有多大的能力甚至是沒有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資本。日本人來了之后,果斷地拋棄了自己的靈魂甘心做一個只會點頭哈腰的走狗。得到一官半職之后更是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冠曉荷與藍東陽整日里談?wù)撝麄兯^的“為官、處事”之道,似乎自己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世界命運都在他們的言談之中了。這樣的“發(fā)家”來得快去的也快,似乎就是在一瞬之間,隨著大赤包的被捕,冠家在一瞬間樹倒猢猻散,冠曉荷自己也被日軍的巡邏人員消毒了。藍東陽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后也是失去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將他們的結(jié)局與輝煌時期的所作所為稍作比較之后不禁覺得是那樣的可笑和愚蠢。
? ? ? ?錢老人,全書中英雄一般的存在,本是一個不問世事的隱世詩人。因為長子襲擊日軍而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了折磨。九死一生的回到了家中,可以這樣說:出獄后的錢老人迎來了重生。復(fù)仇與反抗的情緒完全占領(lǐng)了他的大腦,不顧生死地去宣傳自己的反抗思想,很大程度上激勵和鼓舞了人民反抗的情緒。更是在祁瑞宣的意志面臨奔潰的時候給予了支持,成為了他精神上的支柱。他叫日本人明白:就算曾是一支溫順的綿羊,真正開始反抗的時候所釋放出了力量毫不遜色于一匹風(fēng)中的野狼。也是教他們明白:北平不會被征服、中華民族不會被征服。
? ? ? ? 由祁老人所支撐起來的四世同堂的祁家復(fù)雜的像一個小世界,它孕育出了祁瑞全、祁瑞宣這樣的反抗者,正是有了他們的抗爭北平的思想才不至于跟著土地一起被占領(lǐng)。它孕育出了類似于韻梅、天佑太太這樣的中國式家庭主婦,他們憑借著生活的智慧支撐起了一個又一個瀕臨倒塌的家庭,女性的力量在書中顯得尤為重要。再看看祁瑞豐夫婦,整日只會湊湊熱鬧,過著糜爛的生活,尤其是祁瑞豐當了科長之后更是不知收斂。胖菊子每日和大赤包喝著咖啡“享受”生活,瑞豐加入了冠曉荷關(guān)于為人處世的討論,整日忙的不亦樂乎。如果說,冠家一行人是可恨的漢奸,那么祁瑞豐夫婦則是可笑、可憐的行尸走肉、不會思考的皮囊。
? ? ? ? 而對于胡同里其他的鄰居,和祁家一樣痛恨著日本人,骨子里都有著反抗的念頭??墒潜逼饺藗鹘y(tǒng)的道德觀念和處事方法將他們的一腔熱血束縛得死死的,再加上錢老人在獄中所受到的毒刑更是將他們奮起反抗的念頭壓在了心底。每一個人都守著絕不叛國底線但同時也要想方設(shè)法保證生存,由此一來就只能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亡國奴了。
? ? ? ? 在小說的描寫過程中,作者對于日本侵略者的憤恨、對于叛國者的唾罵、對于麻木者的無奈絲毫的不亞于每一個讀者?;艘欢斡忠欢未笃拿鑼懯惆l(fā)了自己心中難以抑制的和錢老人、祁瑞全所相同的反抗的情緒。他無時無刻不在呼吁著人們:起來反抗吧!不然早晚有一天都會大禍臨頭的,這一場劫難不是靠逃避就能解決問題的。他呼吁著人們?yōu)榱俗约红`魂的純潔,請試著放下手中的面包吧。
? ? ? ? 全面來看:每一個人所做的抉擇都不外乎是在“面包”和“靈魂”之間。有的人,為了自己賴以生存的面包或是想要得到更好的面包而舍棄了自己的靈魂。有的人,為了靈魂的純潔,為了思想的自由有放棄面包的膽量。也有人,既不愿靈魂受到污染也沒有放棄面包的勇氣,他們隨著大流得過且過,遵從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麻木的活著。卻不曾想,他們的麻木卻是給了勢利小人以可乘之機,更加大膽的肆意妄為。這樣的一些行為會讓規(guī)定和道德準則一點點的被侵蝕,最終所毀滅的正是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所敗壞的正是一個社會的風(fēng)氣。
? ? ? ?小說所描繪的戰(zhàn)爭時期,將人性中的丑惡、軟弱或是勇氣與信念都進行了放大。讓人不禁對只追求面包的行尸走肉深惡痛絕;對奮起反抗的崇高的靈魂表示深切的敬意。不過,小說終歸是小說,藝術(shù)加工與夸大是無法避免的。然而在現(xiàn)在的社會,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關(guān)于“面包”與“靈魂”的選擇無處不在。怎樣去做出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關(guān)于這個問題,不止一次的與友人進行過討論,也了解到了很多的回答。對于每一種觀念,無法做出對與錯的判斷。也興許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像這樣的問題似乎永遠得不到完美的解答,這也許正是像《四世同堂》這一類型的創(chuàng)造得以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