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個公司的同事,她相貌姣好,性格開朗,笑起來很有魅力,在一次談論擇偶對象的時候說道,我要找一個有內涵的男人。之前風靡一時的電視劇《歡樂頌》里面的趙醫生便是,只是他有點花心。
內涵,是什么?丟進某個搜索引擎一看,內涵是一種抽象的但絕對存在的感覺,是某個人對一個人或某件事的一種認知感覺。
啊,原來是一種感覺,有人覺得看很多書,就是有內涵,有人覺得學歷高的人就是有內涵,有人覺得經歷豐富的人是有內涵的。
我索性就直說了句,想找什么樣的人,自己先得是什么樣。她笑了笑說,嘿嘿,理想中嘛,人總要有理想的,不是嗎。
暫不說自己是不是個有內涵的人,在你的眼里什么才算是個有內涵的人呢?如果一個人看了很多書,走了很多路,唱的還是一首普通的歌,那么我不覺得他有內涵,內涵,顧名思義,內在的涵養,如果你讀了很多書,你的內在卻還是貧瘠不堪,談論某個熱點的時候還是跟大眾一般喜歡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觀點,那么,這并不是我認為的有內涵。
02
我們的國家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開始越來越忙,忙到我們每天沒有空抽出時間看書,靜下來感受書給我帶來的精神力量,我們選擇看微信的公眾號,往往是噱頭的標題下,速食的文章。當你再看下一個公眾號的時候,標題類似,內容一樣......What ? 你不禁想問問,這個時代怎么了,文章都是變換不同的標題在各個公眾號刊出。認真細想,提倡的雞湯不過是換一種表達,表達的正能量始終是離不開,女孩要自強,要多看書,要去旅游,要去看不同的世界。這個時代是需要正能量的,正能量更需要傳遞,而不是重復,換湯不換藥,換了場景,換了故事,換了主人公,僅此而已。
一篇文章,應該有自己的靈魂所在,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內涵所在,不是嗎
03
筆者地處南方,南方的婚嫁習俗是,越早結婚越好。早年就輟學出社會的人,很早就有了家庭,像筆者一樣上了大學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畢業后都要面臨的事情是,相親。實際上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結婚。父母希望你越早結婚越好,鄰居那誰都當爺爺奶奶了。一開始都是被逼著去相親的,你就看看唄,不喜歡就不要唄。于是只要一有空就會被排滿了相親對象。一開始你真的只是抱著看看的態度,一眼不合就秒拒。后來有一天你看上了,對方也看上你了,你們開始聊天,約會,打電話,交往。下個月挑個好日子,訂婚吧,父母這么說. 談攏的閃婚了,談不攏的就此別過,帶著遺憾離開。
我稱這種為速食愛情,速食婚姻。
婚姻是一種信仰,是神圣的,愛情為基礎而締造的婚姻,速食時代下的我們,連要好好談一場戀愛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也許你會說,你就不會,是的,我這是講個例,但是在我們這里,非常普遍,試問有誰能像林心如一樣堅持到愛情的來臨呢?
速食年代,你有內涵嗎?
原創文章,僅表達觀點,不同意者也無需與我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