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汪花生解讀
關于作者
伊夫·博薩爾特,瑞士國家學術基金獎得主,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他在瑞士學術基金會開有哲學課,擅長從各種思想實驗出發來教授哲學。
關于本書
本書選取了55個最精妙、最知名的思想實驗,并且通過這些思想實驗,介紹了多位哲學家和多個哲學流派的思想精髓。書的章節之間沒有先后關系,主題涵蓋極廣,包含了幸福、知識、道德、公平、藝術、語言等多個方面的主題。作者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剖析了許多難懂的哲學問題。
核心內容
本書的精髓是,如何從思想實驗的角度來認識哲學。思想實驗的意思是,用想象力去進行的實驗,所做的都是在現實中做不到的實驗。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無知之幕”并不能保證完全的公平
公平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在關于公平的種種設計中,美國哲學家羅爾斯所提出的“無知之幕”,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種設計。但諾齊克提出的“張伯倫論證”的思想實驗卻認為,“無知之幕”并不能保證完全的公平。
1. “無知之幕”思想實驗
如果不讓政策制定者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中處于什么位置、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有什么樣的愛好和背景,他們才會盡力制定出最照顧弱者利益的社會制度,由此就能實現公平。
【案例】
地球上70億人,假設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所有人每天都賺10塊錢,最弱的人也能賺到10塊。第二種情況,最弱的那個人賺9塊錢,其他人每個人都賺100塊錢。按照“無知之幕”的原則,我們應該選擇第一種情況。
2. “張伯倫論證”思想實驗
哲學家諾齊克認為,不應當總想著靠政策制定者去設計出一套公平的制度,而是應該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只要所有的選擇都是自由的,那無論最終出現什么結果,都可以稱之為公平。
【案例】
假如有一支 NBA 球隊,所有球員的收入相同,其他種種條件也都齊全,那這就是一個公平的狀況。在球隊簽約張伯倫這樣的高薪大牌球星后,雖然球隊內收入的分配狀況發生了變化,但由于大家都同意這一決定,因此新的分配狀況同樣是公平的。
二、當代藝術并不是故弄玄虛
如果一件作品能讓我們談論,能激發我們的思考,那它就是一件藝術品。此外,除了內容,精妙的形式也是藝術品必備的元素。審美不是一件毫無門檻的事情,需要有“審美經驗”作為支撐。
1. 許多看似故弄玄虛的當代藝術,其實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
在藝術哲學家丹托看來,藝術的本質就在于,它能夠激發我們的思考,能夠讓我們談論,而其他物品就不具有這一作用。
【案例】
藝術大師杜尚曾將一個男廁所里的小便器放進了展覽館,小便器由此從日常用品變成了藝術品。因為放在展覽館里的小便器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而人們日常見到小便器時卻并不會特別留意。
2. 審美判斷需要“審美經驗”來支撐
審美或許沒有對錯之分,但并不意味著審美是沒有門檻的,也不意味著人人的審美能力都一樣。專業人士經過訓練,見多識廣,具有更多的審美經驗,就能欣賞到更多樣的美。
【案例】
《百年孤獨》《蒙娜麗莎》等作品,是公認的名作和傳世經典。但對于未經訓練的普通人來說,卻看不出其中蘊含的洶涌澎湃的美。
三、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人也未必擁有智能,但智能的確可以存在于人類大腦之外
“圖靈測試”是一種功能主義的思維方式,“中文房間”的思想實驗幾乎推翻了這條測試人工智能的準則。但另一方面,智能也并不是只能存在于人腦中,我們還可以擁有“外部心智”。
1. 通過“圖靈測試”也未必擁有智能
“圖靈測試”提出,如果我們向一臺機器問各種問題,而它給出的回答,讓我們分不清回答者是人還是機器,那就說明這臺機器跟人一樣具有智能。但“中文房間”實驗推翻了這一說法。
【案例】
假設有個老外,被關進了小黑屋里。小黑屋里除了一本英文操作手冊以外,什么都沒有。老外可以根據手冊上的提示做出各種天衣無縫的反應,讓房間外的人以為他懂中文。但實際上,他只是按章辦事,不懂中文。與此相對應的是,一臺機器即使表現得跟人一模一樣,也未必就具有智能。
2. 智能可以存在于大腦之外
人類的智能并不只是存在于大腦里,也可以放在外界環境中。手機、筆記本等,都可以充當我們的“外部心智”。
【案例】
假如把一個手機植入到你的大腦里,光靠大腦就可以調動手機里的所有信息。那手機里的信息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如果現在把這個手機從大腦里拿出來,那手機里的信息仍然算是一種“外部心智”。
金句
1. 不要總想著靠政策制定者安排出一個合理的分配模式來,我們應該把事情交給市場,只要大家自愿,所有的選擇都是自由的,無論最終出現什么結果,都是公平的。
2. 如果把小便器放在藝術館里,你就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作品到底是要表達什么意思?”這個區別,就是藝術品跟日常用品的不同之處。
3. 審美沒有對錯之分,并不是說所有人都跟專業人士一樣,都具有很高的審美能力。專業人士經過訓練,見多識廣,人家審美經驗多,你的審美經驗少,看過的好東西太少了。而沒有審美經驗,就沒有審美判斷。
4. 人類的智能,并不只是存在于大腦里,也可以放在外界環境中。我們要善于利用身邊的各種工具和信息,把它們變成你的“外部心智”。
撰稿:汪花生
腦圖: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