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身攻擊,才是一個人最沒有教養的行為。
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罷,人與人之間有問題存在,第一反應不是去侮辱或者毀謗別人,而是要先跟對方交流溝通,這樣子別人也有機會跟你互動,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可是有的人,他幾句話表達下來,就是這么一句“你聽我說就好”。
你問他任何原因,他依然很不耐煩地重復這一句。
佛都幾分泥氣,何況是活生生的人。
是人,都喜歡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兩個人溝通建立在一方站在最高點且不給任何理由就要求對方聽話,那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說句直白一點的,就是很自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對方去配合他。一旦對方不滿,有意見,他就給對方戴上一頂頂“小氣”、“神經病”的帽子。
把對方氣得都不想再多說兩句了。
但這還不是重點的,最讓人揪心的問題是,當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時,他隨即又拋出一個“殺手锏”:你的還是你的,我還是我的,如有欠你的我以后還你,大家就這樣吧。
你們說,碰到這樣的人是不是很讓人失望,尤其這個人還是你很在意的。換了你們是我,又是怎么看待和處理的呢?
2
今早稍微瀏覽了一下朋友圈,在這百般無聊的時候,眼前有一條微信,成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
原文忘記了,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一個人找對了人結婚,就是幸福一輩子;找錯了人結婚,就是無邊無際的痛苦。外加大哭的表情包。
這位發圈人,曾今與我共事過,是我昔日的舊同事。關于她的過去,從過去聽她零零散散的嘴里拼湊出來,還是能還原一下她的生活和工作,可是我不想把她的事寫出來。
畢竟沒有經得別人同意,隨便指名道姓的把人家的情況說給別人欣賞,那是不道德的。
但由此,我總結了一下關于婚姻、家庭、愛情的觀點和想法。
對大多數人來說,每一個愛情最終都要過渡到婚姻家庭中來,而每一個婚姻家庭都是愛情的墳墓。
可是墳墓不是功成身就或者幸福美滿的終結處,而是對于相處之間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最無奈的解釋。
因為人死了,還是要入墳安身立命,這是人活著就逃脫不了的宿命。
所以矛盾和問題發生時,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又逃脫不了,婚姻家庭確實是一個赤裸裸的墳墓,葬送一個人對美好和未來的期待。
3
徐靜蕾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演員和導演。雖然看她演過的戲不多,甚至如今也沒有什么深刻印象了。
但通過社會娛樂采訪以及偶然間看到有關她的報道和文章,我對她依舊喜歡。
尤其是像她42歲還未結婚,還說自己還沒有玩夠的獨立女性,實在是很佩服。
不過,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對婚姻和生小孩的看法:隨時可以結婚,隨時可以生孩子。因為在她還沒有準備好結婚生孩子時,就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還把卵子取出來冷凍。如她所說:我覺得這是全世界唯一的后悔藥——別的任何事情其實你都后悔不了,但這個(冷凍卵子)是提前可以準備好的。
你看看,人家就是這么的自信。結婚,看自己的的意愿,連是否要生小孩也不例外。一個人能活得這么隨心所欲,沒有一定的底氣,那是沒法實現的。
可在我們的生活中,年紀稍微長開點,父母和身邊的人就猛地給你灌輸思想:女人不要輸在婚姻的起跑線上,趕緊趁年輕,挑個好人家嫁了吧。
因此,很多女性除了小時候被灌輸的思想外,到了可以適婚的年紀,就恨不得趕緊把自己嫁了,免得落人之后。而婚姻中不幸,除了男人一半的責任外,女人自己也是有問題的。
假如這路,一開始,你像徐靜蕾一樣去選擇你想要的人生,你可還會匆忙的踏進婚姻的墳墓。當你的選擇都是自己考慮過的結果,你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來哀嘆自己的命運不濟或者抱怨配偶不夠你稱心如意呢。
4
人的一生,看似很長。
當你25歲左右結婚,到了能夠脫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估計你的年紀到了30好幾;當你30好幾時,恰巧又碰到事業不順利,不得不蹉跎10幾20年的光陰;當你終于找準方向,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身邊的人又會勸你:一把年紀的,還跟年輕的爭什么?還不如養下身體,去外面旅游或者逗逗孫子,豈不樂哉?
是的,當你回過神來的時候,其實生命很短,好像什么都來不及了。
但又好像不是,畢竟,如果什么都來不及了,那么我們社會和國家就不可能會發展得這么快。
可有多少人是幸運的呢?
這個真的無從知道。但是假如人的一生,真的就這樣過了,我們既然活得不能夠像徐靜蕾那樣瀟灑,為什么我們不嘗試一下好好交流溝通。
畢竟人生是很難兩全其美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選擇互相交流和彼此共同成長,而不是剛愎自用,讓身邊的人失望和傷心地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