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大概是人類長久熱衷不衰的話題。從《傲慢與偏見》里“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的著名打趣,到你家的三姑六婆過年飯桌必聊節目“誰家姑娘找了個條件多么好的對象”,還有老媽總恨鐵不成鋼地說你:成天就知道學習,沒有對象有什么用。再到閨蜜們互相抱怨,“好男人真是比恐龍還稀有”。人類社會從封建包辦時代發展到今天,找個好對象仍然是我們的最大訴求之一。
媽媽們都希望女兒嫁個“有錢單身漢”,女孩們都幻想自己的另一半是翩翩的白馬王子。但是,在現實中,有錢單身漢的另一半往往是白富美,白馬王子身邊走的也常常是“陶敏敏”。(《我的少女時代》中的校花。)想要更加優質的伴侶,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等價交換的商業社會,如果你自身不足夠出色,這種可能性比你買彩票中大獎的幾率還小。
然而,即使現在,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在許多適齡女孩的父母心中,女孩靠嫁人改變命運還是一個公認的真理。甚至很多女孩自己也覺得女生一定要高嫁才對得起自己。
親戚家的表姐,普通二本畢業,家境不好,工作也一般。年前表姐找了一個男朋友,男友其貌不揚,年紀輕輕已經有地中海趨勢。兩人很快到了談婚論嫁見父母的階段,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男方父親竟然給男方介紹另外的相親對象,認為表姐配不上他家。事實上,男方的條件也不算特別優越,工作、談吐處事都不算出色,只不過家境比起表姐能接觸到的人而言稍殷實些而已。
看到嗎,一個看來雞肋的結婚對象,卻仍然能用這種不尊重的態度來對待表姐。而最可悲的,是眾人一致都認為,對已到適婚年齡、條件一般的表姐,現在的未婚夫確實是她能找到的最好的選擇。如果表姐自身出色,有待遇豐厚或前景光明的工作,想必不會如此委屈自己,自身條件的薄弱大大降低了她在婚戀市場的議價能力。
早幾年的韓劇偶像劇特別愛演這樣的橋段,女主角家境貧寒,表現平平,或許生活中還充滿了一大堆糟心事比如總拖后腿的父母,壓榨下屬的可惡上司等等,總之女主角要越慘普通才好,然后就會有一個渾身閃著光的高富帥/霸道總裁降臨到她的生活中,對她一往情深,拯救她于水火。
現實卻是,不同圈子的人可能并沒有機會遇見,更別提相處、相愛了。
作家六六在微博說過這樣一件事,朋友家有兩個兒子,一個考進了耶魯,一個去了哈佛,她原本想為其他朋友家的女兒撮合,結果發現兩個男生都找了同班同學。雖然六六這條微博的解讀不一,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圈子里的,這個圈子可能是親友、同學、同事,我們與圈子里的人相處時間最多,也最有可能從這個圈子里選擇伴侶。你想要理想的,優秀的伴侶,首先你要在這個圈子才能更有把握。
事實上這幾年的韓劇偶像劇也早已改換了舊的套路。從迷霧里氣場凌厲的高慧蘭歐尼,到翻譯官里奮力追求理想的喬菲,女主們似乎越來越擁有女性力,不再是一味等著男主拯救的豌豆公主。
這與近年來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上升,女性的自主意識不斷覺醒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們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不管愛情還是婚姻,其實都是一件資源等價互換的事,你足夠理想后,你的另一半才能更大概率符合理想。無論男女都是這樣。
當你抱怨現在的女生越來越拜金時,有沒有想過你是女生的話是否愿意選擇一個存款可憐卻只喜歡宅在家里打游戲沒有上進心沒有人生規劃各方面都平庸的伴侶呢?更別提這個伴侶還駝肩縮背,連個健美的身體都沒有。如果你吐槽男生都膚淺只愛美女,喜歡某個英俊的男神卻不敢表白,有沒有想過你是否有為了好身材去健身,學習適合自己的妝容服飾,努力打造自己呢?如果你只是宅在家里吃著零食看著韓劇,男神是不可能跑到你面前來的。
毛姆說,“我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 我們想要的理想伴侶往往具備我們缺乏的部分,是我們的認知中想成為的那個最好樣子,所以你想要什么樣的理想伴侶,首先問問你是否有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去成為你理想的那個樣子,當你盛開時,蝴蝶自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