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算太厚,但用零零碎碎的時間看完后,發現情節串聯不起來,所以花了一上午又重新讀了一遍,做了筆記,才一陣輕松感。
一 ?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從旁觀者的視角出發,描寫蓋茨比,黛西,湯姆等人物活動的小說,讓人身林其中卻不陷于其中,翻開書我沖著蓋茨比而去,但一半的篇幅都是主人公卡羅威尼克對湯姆和黛西的描述,但多處暗藏矛盾沖突點,如尼克與喬丹貝克的談話中隨口提到了蓋茨比,黛西激動的問:"哪個蓋茨比?",這說明黛西從未忘記過蓋茨比,尤其是在后來去參觀其古城堡似的家時,大片搭理的井井有條的草坪,舉止有禮的管家傭人,近乎通宵的喧鬧豪華的晚會,黛西表面矜持,但內心對名流,財富的渴望,尤其還有對她念念不忘的癡情漢蓋茨比,在后來表現得愈加明顯。
第二處矛盾點,開頭尼克去看望表妹黛西,晚餐時,黛西的丈夫湯姆接到情人的電話,黛西知道,盡管兩人經常因這發生激烈爭吵,但黛西無可奈何,在當初匆匆嫁給湯姆時,就是因為其是黛西眾多追求者中最富有的一位,黛西牢牢地抓住湯姆,甚至撒謊說自己信奉天主教不能離婚,但她的內心世界卻空虛,厭惡。湯姆的情人,以及對黛西學識的嘲笑(黛西總覺得他在看一些深奧的書表明自己有修養)都在一點一點加劇二者之間的矛盾,加大隔閡。
第三處矛盾點,發生在威爾遜夫婦的修車間,威爾遜夫人就是湯姆的情人,開始威爾遜并未察覺到,對湯姆也是畏畏縮縮,塑造的形象也是怯懦,呆愣。湯姆本身也是對底層人有種蔑視,在威爾遜夫人想要買狗時,毫不猶豫的掏錢付賬并且不要零錢,但遇到蓋茨比后總覺得自己被瞧不起,處處不自在,其實是他自己的心理因素,階層與階層之間的沖突也有體現。
二
將所有點連成線后,湯姆,蓋茨比,尼克,黛西一同人進城,期間湯姆與蓋茨比換了車,蓋茨比的身份地位,與黛西之間的互動,他的財富,都讓湯姆嫉妒又憤恨,湯姆沖動的讓黛西與蓋茨比同乘一輛他的黃色小卡車,但期間卻一直監察他們,尼克作為促成這一場三角戀的"幫兇",看到黛西的真面目后,想要將蓋茨比拉出來。
但最后由于黛西的失誤釀成的一場車禍,結束了這糾葛的一切,威爾遜得知妻子的出軌的崩潰,與妻子爭吵促使其奔向馬路造成車禍的愧疚刺激,精神已經不正常,他認識那輛小黃車,他拿著槍去找湯姆報仇,身材魁梧的大個子被他嚇得一陣驚慌,遂將矛頭指向蓋茨比,最后以蓋茨比的悲劇收場,寥寥無幾的人來參加葬禮,曾經絡繹不絕奔來的人這一刻仿佛都不認識了蓋茨比,黛西與其丈夫逃去了歐洲再無音信,主人尼克看透了世人的虛偽,紙醉金迷,最后遠離大都市的喧囂繁華,回歸鄉下。
三 經典語句
1.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2."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3.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才會變得才華橫溢,當我的生活步入正軌時,我開始跟你一樣,像你忘記我那樣忘記你,然后忘掉那些痛苦,開始變得平庸可恥。我不愿這樣,也不愿意這樣,我無法觸及你,你就像蓋茨比的夢,璀璨無比,卻又觸不可及。前方的路上誘惑太多,我沒有蓋茨比那么了不起,我可能走上其他的路,無法一直追逐你的腳步。
4.人們的品行有的好像建筑在堅硬的巖石上,有的好像建筑在泥沼里,不過超過一定的限度,我就不在乎它建在什么之上了。
5.世間蕓蕓眾生,要么被人追求,要么追求別人,要么忙忙碌碌,要么勞累不堪。
四 菲茨杰拉德的獨白
他在1931年回顧這一時代(爵士時代)時寫道:“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嘲諷的時代,一個放縱的時代?!?/p>
去圖書館還這本書時,老師問道"這本書怎么樣,我看可多人借這本書"
我回答"不好看,但值得一看。"奢華虛偽的場面不好看,撕破后的場景不好看,對于蓋茨比的結局很惋惜,但置于故事之外,卻也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PS:喜歡文章的就贊一個吧,太喜歡就關注一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