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教育,難點在哪里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條規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此可見,青少年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的起點在家庭。那么,怎樣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呢?今天,我有幸聆聽了一堂家庭教育公開課《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教育》,結合我自身的感悟,現將學習筆記整理如下。
首先,家庭價值觀對人生有奠基意義。何謂家庭教育價值觀呢?我的理解是家庭成員個人的價值觀,與家庭成員之間共同“磨合”后形成的共性價值觀,而這種帶有家庭特質的價值觀念就會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觀。很顯然,決定家庭價值觀的核心人物是家長,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大多不具備自我習得價值觀的能力。所以,家長就應該擔負起家庭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的重任,因為這關系到孩子的未來乃至一生的大事。
其次,家庭價值觀必須健康、正確,且要緊跟時代、回應國家要求。家長給孩子的信仰和志向應與國家民族發展相呼應,這也是唯一正確的途徑。周恩來總理為何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價值觀?是因為他的父母把孩子的價值追求與當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聯系在了一起。今天,我們的家庭價值觀就要與新時代的文明家庭建設結合,并且始終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還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家庭價值觀培育和踐行體系。
今天的家長有一個頭疼的問題,就是互聯網對家庭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我始終認為互聯網是一種信息傳輸的工具。今天,大人離不開互聯網,而回頭要杜絕孩子不要“染指”互聯網,我想這是絕對辦不到的事情。它像一把劍,該怎正確使用,才不傷到自身。我們面對的是這個問題,即怎樣把互聯網的利益最大化,而弊端最小化。我們必須承認,互聯網一直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偉大進步!每個深受互聯網惠顧的人類個體,該怎樣對戰它的“侵害”,才是關鍵之關鍵。今天有太多的人成了互聯網的奴隸,如網游,像一名娼妓俘獲了多少不健康的靈魂。今天的青少年,有多少受到互聯網的迫害,沒有誰能說的清楚。當代的家庭成了與互聯網戰斗的戰場,許多大人依戀手機,是因為手機中有著迷人的娛樂;許多小孩沉溺電子產品,是因為它們為孩子構建了虛擬、美好的世界。
我發表以上觀點,一是想引起家長朋友的注意和思考,二是探討教育的策略,以便挽救、糾正走向網絡黑暗隧道的青少年。陸士楨老師說,家庭教育能很好的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網絡,尤其是家庭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有效的影響到孩子上網行為。假若一個家庭有一套家訓,諸如信仰、奮斗、奉獻等價值觀的話,孩子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打游戲、網聊等無意義上面。
最后,家庭價值觀教育該怎樣實施,才能取得效果?嘉賓老師們討論了教育三個階段,即認知、行為、情感,家長應當依次引導孩子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認知層面上,家長要當好老師,耐心地講解、幫助孩子辨析是非、善惡等;在行為層面上,家長要以自身行為為導向,打好自己的價值底色,為孩子價值觀的形成當好榜樣;在情感層面上,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盡量的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多陪伴孩子作對情感有益的事情。如帶孩子走進養老院、帶孩子撿拾垃圾等,你的行為就是對孩子價值觀的培育和滋養。
總之,家庭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大事,它與國家的“立德樹人”培育目標一致,并且是青少年價值觀養成教育的第一站,我們必須重視起來,也應當把它搞好。當然,家庭價值觀教育是一項艱巨的育人工程,我們的家長必須覺醒,首先要成為教養孩子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