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79歲的瓊瑤突然發(fā)文,公開了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交代了身后事。她叮嚀兒子無論發(fā)生什么重病,都不動大手術不要搶救,只要沒有痛苦的離開就好。
除了佩服她能夠笑看死亡,坦然面對的淡然生死觀,另一點引起了我的感嘆,曾經影響一代人的瓊瑤已經79歲了,從阿姨級別升級到奶奶行列。時間的腳步果然走的太快了。
讓人肅然起敬的是,瓊瑤奶奶交代完后事,還公布了她的人生計劃,就是安心寫下一部小說,還打算和孫女的插圖合作,共同出一本關于“喵星人”的書。
將近八十歲的高齡,毫無懈怠之意,更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坐享榮耀。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另一位老人,第一期《朗讀者》請來的許淵沖老先生。
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徐老先生已經96歲高齡,思維敏捷,見識獨到。當談到喜愛的翻譯事業(yè)時,他侃侃而談,那種傾注于事業(yè)的熱情溢于言表。說到林徽因紀念徐志摩時,更是感極而泣。
從他身上,我們沒有看到老態(tài)龍鐘,更沒有暮氣沉沉,他渾身散發(fā)的是蓬勃向上的激情,豐富充盈的赤子情懷。
他說到自己100歲時,還要把莎士比亞的作品翻譯完,主持人董卿驚嘆,提醒他:“還有三十本呢!”老先生篤定的回答:“不到三十本吧,能翻一本是一本,多活一天是一天。”
老先生說要偷一些時光,向白天偷幾個鐘頭,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看著健談的老先生,我感動得淚流滿面。“老牛自知黃昏晚,不用揚鞭自奮蹄”,有多少像瓊瑤,許淵沖這樣的老人,任時光染白了頭發(fā),他們選擇與時間賽跑,按著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不疾不徐悠然迎接無常的到來。
老人尚且如此,處于青壯年的我們有何臉面去言老,去懈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