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讓自己更自律
寫作小白也可以成為大咖,只要堅持不懈!最近,寫作已經開始成為擠破腦袋都很難拼湊成1700字的文章。我為什么要求自己每天寫至少1700字呢?因為這個月給自己的要求,是在簡書寫作至少達到7萬字,我的年度大目標是五六十萬字,所以每個月如若不能按期完成目標,年度計劃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我知道強迫自己寫東西,質量肯定不過關,但是一直堅持,總比不寫強吧!不管文章質量是否達到心里的預期,但至少字數上要達標。
我是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忠實粉絲,有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不重要,至少我按自己心意去做了,這于我自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沒東西可寫也是在警示我必須進行大量地閱讀,多閱讀不但有寫文章的材料,還能培養自己的氣質,而樂而不為呢?
因為有要求就會不自覺地多去關注寫作,最受益的是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晨起寫作半小時。作者看《成為作家》這本書學習到不少,早起寫作已經練習3天。我看到這篇就把文章收藏了,也激發了我立馬看這本書的欲望。
為了實施早起計劃,昨晚設置了6點的鬧鐘,鬧鐘準時響起時,眼睛困的在打架,還是拿起手機開寫,即使腦子一片空白,并不知道寫啥?但總要開始。
不要勉強自己,寫作就是一個有靈感才能創作的過程,沒有寫作的欲望時可以不寫。這是很多人對我說過的話,我自己也贊同,但自從受簡友啟發,看了《成為作家》這本書后,我就不想再這樣讓自己輕松下去了,真的沒想太多,就想趁著自己時間完全屬于自己的時候寫一些東西。
我說的方法可能只適用于自己,所以,按自己的心意來走就好。
2、慢慢讓自己接觸不擅長的領域
我現在每天堅持聽半小時的音頻新聞。因羅胖的推薦,我得以知道一個這么好的音頻軟件。因對經濟形勢不了解,總不愿意涉及,但得到給了我一個新的思路。我不會,不懂,不學,但能聽。
每天聽聽,耳朵習慣了,久了就自然而然會了解一些東西。現在每天堅持聽,雖然還是很多聽不懂,但有些知識已經慢慢可以為我所用了。
經濟新聞也可以變成我自己的寫作素材,這在以前,甚至是幾個月前都是我不敢想的。關注新聞,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也能讓自己可以有字可琢,有文可寫。
沃爾瑪,是全球零售領域的老大,連電商大鱷亞馬遜都撼動不了它。但有一家叫阿爾迪的德國超市,不僅把沃爾瑪趕出德國市場,還直接打上門去,在美國開了1300多家店。最近大眾網有篇文章,說了這家超市的秘密,其實就倆字:簡單。
拿商品來說。沃爾瑪有十幾萬種,阿爾迪才700多種。比如番茄醬,沃爾瑪幾十款,阿爾迪就一款,用時髦詞兒來說,人家是單點突破,把每個商品都“賣到爆”。阿爾迪在單一商品上的采購量是沃爾瑪的20倍,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品采購商。量大了,價格肯定便宜。品種一少,倉儲運輸物流什么的都簡單了。顧客也簡單,不用想不用挑,拿了就走。
再比如,阿爾迪的管理也極致簡單。商品整箱放地上,想買直接搬。想退貨?沒問題!哪怕一瓶酒喝了半瓶也給退,為這事糾纏,沒必要。
找零錢影響效率,所以零頭全抹了,價格一律是整數。別人一家超市雇傭四五十人,它只雇四五個人,全是高薪聘請的精英員工,真正一人多崗。另外,阿爾迪不做預算、沒有市場研究部門,老板只看看核心數據,在他看來,少一點就是多一點,多的用處往往不大。
你看,這絕對是簡單到家了。但簡單才是最難的,因為你越簡單,就越要知道什么是重點,所以少才是多,簡單的背后,恰恰是不簡單。
(以上引用資源來源于得到APP音頻,出自:阿爾迪殺入沃爾瑪老巢,為何能開火1300多家店)
所以真正想做一件事,不要太多亂七八糟的理由,不喜歡,不懂,直接去做就好了。我當初聽經濟新聞也完全是一臉懵逼的狀態,聽不下去我就告訴自己,聽了有壞處嗎?沒有就繼續聽,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讓我慢慢養成了早起聽新聞的習慣,雖然到現在我也還沒學到多少。
3、讓自己越來越積極
都說情緒是會持續影響人的狀態的,當你一直沉寂在消極懈怠的情緒時,你的人生真的會朝著越來越不好的方向發展;所以,你有了一絲想逃避的念頭,請記得及時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夠寫出好文章,我一定可以度過慵懶期,用這樣的話語來鼓勵自己,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昂揚向上的姿態,慢慢練就一種即使做錯了,也有底氣說那又怎樣?
相信自己,你才能做到你想做的!即使有些艱難也要明白,這些經歷是每個熱愛寫作者都會有的,如果遇到小瓶頸就退縮,那《史記》、《紅樓夢》就不會有了。
因為對自己寫作有要求,我越來越厚臉皮,越來越能自我調侃。即使狀態很差,也不會讓自己持續低迷,因為知道自己一旦懈怠就會完全松懈下來,雖然那樣會輕松一點,但我不快樂,不充實。一個人最糟糕的狀態一個是傷心絕望,一個是躊躇滿志。
雖然要求自己每天都寫,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慢慢來,所以,我其實對自己還是很好的,沒有太多的壓力,也很喜歡現在充實的自己。
堅持幾天就能收獲自己想要的,那你的成績得有多么普通呀!和其他人比,我沒有任何優勢,唯一可以做到的可能就是堅持。
今天的文章雞湯居多,但實用,我們有時候就是需要雞湯。現在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反感雞湯,是因為它鼓勵了你,卻沒有最終改變你。
仔細想想,同樣的書,為什么有人可以寫出一大本的讀書筆記,而你什么都沒學到;同樣的文章,有人可以大受啟發,為什么你看完就忘了。主要還是人和人的區別,與書本關系其實并不大,我們只是習慣把罪名安在書本上,為自己不行動,不進步找推脫的理由,心安理得地說,這本書沒教我怎么做,我不會解決,作者又沒遇到我的情況。這是你因懶惰經常使用的最蹩腳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