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摔了一跤,摔得還挺慘,碗都摔裂了兩三塊。
那時我抱著一筐瓷碗向前臺走去,走的也不慌忙,就四平八穩(wěn)地向前邁。走到一段路時,突然感覺不對勁,路太滑了,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右腳一溜就朝右側倒下去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段記憶好像成了一段空白。我忘記了是否有呼出聲,也忘記了是否有做出什么保護自己的動作,只記得眼前一陣浮光掠影,然后就是右大腿和右肘一陣悶痛。
唯一記得的是我有意識的看了下懷里的筐,也不知道有沒碗飛出去,但筐里只有3個孤零零的碎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突然之間,所以我抓住了這個我僅能抓住的東西,可它并沒有保護我,反倒是我保護了它。
說多了,我不是來哭慘的。我想探討下,我為什么會摔倒。
這個問題問得倒真奇怪,我自己都說是地滑了,還要研究個什么東西?
其實稍深想點,我可以說是PA大姐的問題,因為是她拖的地,在摔后剛起來,我心里也有因此而遷怒與她。可隨后我想,這是她的工作職責,似乎怪不得她。可再想,她還是有問題的,她可以先做別的地方的衛(wèi)生,在忙的時候把地弄得這么滑,就算我不摔遲早還是有人會摔。
指出外部影響,再說我的內(nèi)心因素,我是懷疑我做了違背我的“良知”的事,所以我‘心不在焉’,雖說我自認工作仍有盡所力,有足夠的專注,但總是在清明中差了一絲,就是這一絲之差,很多東西就不同了。
我可能在感受滑的一瞬間站穩(wěn),也可能在走到那里前就觀察到地面剛拖過是滑的,甚至可能在滑倒的一瞬間做出非人的動作恢復平衡。
只是說再多也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了……
我就說說我可能違背的“良知”是什么吧,我后來冥思苦想,懷疑我可能上班忘記打卡了。嗯,這就是違背我“良知”的事。
在我的心中肯定是有這件事的,但是我忘記了,這說明‘打卡’這件在我的心中地位很低,低到我經(jīng)常想不起來,所以這違背了我的“良知”,因為這件事是我要做的,可我卻沒放在心上,所以——
心有戚戚,不復長明。
對了,我已經(jīng)報了冥想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