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譯自?The Worst Volume Control UI in the World?,包含大量動圖,如果你珍惜流量可以收藏一下。其中會有我的評論以(Z Yuhan:……)的形式出現。
——
背景是這樣的,有一幫閑的蛋疼的程序員和設計師在 Reddit 上蓋了一個樓,試圖比賽看誰能夠創造出世界上最槽糕的音量控制器。
沒錯~ 就是那個我們每天都要用那么幾次的、特別簡單的音量控制組件,能糟糕的到什么地步?
想要、能夠、需要和應該
原始的 Reddit 樓現在已有上百個糟糕音量控件的案例了,并且還在增長(原文發表于2017年6月15日)——這就是一個能夠用來鍛煉一下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有趣的練習/玩笑。參與的人只是為了從荒誕詭異的交互和界面設計中找點樂子。
但是這件事也還是從一定角度上反映了我們行業的現狀。
我相信很多讀到這里的人,無論身處于事業中的哪個階段,都感到了創新的緊迫感,一種想要重新設計一個哪怕是不久前已經被重新設計過的東西的渴望,不再創造就不行,不創新就活不下去的感覺,對吧?
我這里想分享一個關于想要、能夠、需要和應該的故事:
每個人都想要創新。設計產品不斷地敲打著我們要有創造力,要設計從未有過的解決方案。壓力在這里,信息不斷轟炸而來,要我們成為牛B的設計師,就要不計代價地創新。
很多人都能夠創新。我也絕對可以重新設計音量控制器,需要的不過是一點點創造力和中等程度的設計技能。原型工具變得越來越好用,很多技術的發展都讓我們可以講頭腦中的想法付諸實踐。只要幾個小時, Principle 或 Frammer 就能夠幫你做出構想中的交互原型。你也可以創造 App/網站/聊天機器人來解決同樣的問題,都是可能的。
沒人需要這么做。坦白來說,音量控制器的形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大部分用戶都用得很好,很多人都很熟練了,根本沒有重造的必要。
最后一點:我應該重新設計音量控制器嗎?
應該這個詞有趣在它的主觀性,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要主語/第一人稱才有意義。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只有設計相關的知識是不夠的——你還應該了解商業、技術、文化和人。只有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思考,才能具備回答這個問題的能力。
我們可以努力去衡量應不應該,可能確實有幫助,但很多情況下還是依賴直覺。你認為呢?
——
Z Yuhan:
作者最后突然嚴肅起來,還留下一個大坑……
應不應該永遠都是無解的問題,我覺得倒是腦殘設計大賽這個活動挺有意思的。雖然大部分的作品都沒有用處,但是其中的某一些還是有一定啟發借鑒價值。我覺得做設計就要不怕出錯,敢于嘗試才能創造奇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