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這句劇中鄉下兔子姑娘Judy的人生信條來自于1933年3月4日羅斯??偨y的就職演說。那時的美國正處在經濟大蕭條中,社會上充斥著痛苦、恐懼、絕望的情緒,而總統的決心和樂觀給全國人民打了一劑強心針,終于帶領美國慢慢走出了那個灰暗的年代。迪士尼選擇在種族關系、難民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推出這部影片,其背后的深意絕不僅僅是打造一個合家歡劇場。
片中,Judy從小就期待做一個警察,即使在這個瘋狂的的動物世界中之前從來沒有過兔子做警察的先例,但她一直相信動物城對外宣傳的口號“Anyone can be anything.”終于,她以第一的成績畢業,獅子市長親自給她授予畢業證書。鎂光燈下,她以為理想之路正在腳下鋪開。但豐滿的想象和骨感的現實是普通人面對的永恒落差。即使是在懷揣夢想、初來乍到的小鎮青年Judy眼中,讓她喊出“I love it!”的新鮮都市生活也不過是逼仄簡陋的房間和吵鬧喧嘩的鄰居的現實模樣。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Judy第一天上班時被分配去開交通罰單時,當她自信滿滿地提醒蠻牛局長不要忘了她在學校曾是第一名的時候,局長回復她的那句“Didn’t forget. Just don’t care.”。那么輕描淡寫,那么真實刺痛。大多數走進社會的新鮮人都聽到類似的話語吧。通過一句臺詞,迪士尼世界舉重若輕的告訴我們,即使是童話世界中,你的努力也難以超越你的出身,你的進步乃至進化因為階層限制常常會被刻意忽略。兔子這種小型動物和水牛這種中型動物之間自身的能量級差距從出生就確定了它們屬于不同族群或者階層。當然,女一號Judy在夢想剛開始的時候,即使遇上了不公平依然能干勁十足地在中午12點前貼完200張罰單,超額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然而,后來,再后來……其實所有的人都一樣,最消耗你的生命力的,就是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華麗夢想和卑微現實的巨大差距,讓幾乎每一個掙扎著生存的青年忍不住問自己:“我的努力是不是毫無意義?我的人生是否無法突破?”是的,兔子再努力也不可能變成獅子。而更讓當事人難過的是她一心想建設的城市中充滿了謊言,你親眼看到的事實并不定是真實,你的善良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愚蠢,你真心相信和幫助的人可能只是在利用你、欺騙你,廣告上的手臂粗的誘人胡蘿卜到現實的盒子里只是個小手指大小的干癟蘿卜丁。所有的細節,都在傳遞著迪士尼的用心良苦,他們就這樣把這一個不完美得近似殘酷的世界展現在所有的孩子和家長的面前,用不真實的童話告訴他們什么是真實。對比之下,我們的下一代看的主流動畫是“喜羊羊和灰太狼”(此處省略一萬字)……
當然,具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美國故事后半段一定出現大反轉。劇中的Judy縱使是一只兔子,縱使犯過錯誤,但她依然靠著她的信念、本領和她的狐貍朋友Nick的幫助,成功把動物城從綿羊副市長的巨大陰謀中解救出來,終于在這個瘋狂的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童話畢竟是童話,真實之余要給孩子一點對于未來的美好向往。正如Judy警官片末的一段獨白“Real life is messy. We all have limitations. We all
make mistakes.”,但是只要從你的內心開始,從每一個社會成員開始,努力總會更好,方寸間的進步也是進步。一如既往,迪士尼的出品總會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美好結局。兔子通過努力變成了明星警員,狐貍完成了兒時夢想,成為了警局的新生力量,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和諧美好的生活在歡樂的動物城中,獅子和綿羊一起瘋狂嘉年華般的跟著志羚姐姐共同熱舞歌唱。
整個故事中,現實和超現實交錯著。現實中,蠻牛局長無法信任小小的兔子能像其它的大型動物那樣勝任警察的職責,獅子市長只是為了選票才任用綿羊做副市長,樹懶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低得讓人怒不可遏卻也怒不敢言……而腦洞打開的超現實也十分有趣,Mr.Big是一只比老鼠還小的嚙齒動物,威猛的北極熊不過是聽話的小馬仔,警局前臺接待的金錢豹性格溫和、超級貪吃、毫無攻擊性,唯唯諾諾、摸起來軟綿綿如云朵的羊副市長其實是腹黑大反派,工作效率慢到離譜的樹懶閃電下班后就是風一般的賽車手……迪士尼用它不設限的想象力一次次打破我們的固有思維,讓我們笑中帶淚的思索片中種種的寓意。縱使有眾多社會限制,但我們依然能通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似乎在某種程度上,“Anyone can be anything.”
但是,看客別忘了,這個故事的設定是在“ZOOTOPIA”。現實中,沒有派系的蠻牛也許根本就做不到警察局長(然后童話結局也就完全逆轉了),更別說所有的動物都能超越DNA的限制,進入遠離野蠻化的高度文明的狀態(人類這種高級動物尚未做到)。ZOOTOPIA的直譯不是瘋狂動物城,而是動物烏托邦。迪士尼世界選擇這個故事標題的時候就已經將這個消息傳遞給所有人:嘿,醒醒,我們的逆襲童話故事只是發生在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