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感知:
經驗、環境、目標影響我們的感知
格式塔原理:
接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封閉性
對稱性、主體與背景、共同命運(一起運動的物體)
視覺結構:
無意識地閱讀是輕松快速的
色覺有限:
1、視覺識別通過邊緣反差,而不是絕對亮度
2、色彩受呈現方式影響(色彩的深淺的,色塊的大小,相隔的距離)
3、色盲(人的識別能力)
4、顯示設備影響,識別環境影響
邊界視覺:
邊界視覺模糊、低像素、移動覺察
彈出式對話框與用戶厭煩指數(彈出式是一種打斷)
注意力有限,記憶力也不完美:
怎樣設計互動系統支持和增強人類的記憶?
長期記憶,神經元生長、固化、變化、激活。分布式儲存,易出錯、情緒影響、追憶可變
短期記憶是感覺和注意現象的組合,注意焦點容量小、不穩定。
一致性減輕記憶負擔;
專注目標忽視使用工具;
外部幫助我們記錄(書簽,計算器,文件夾分類等);
跟隨“氣味”靠近目標(注意與目標匹配的信息);
偏好熟悉路徑;
思考周期:目標、執行、評估;
被遺忘的收尾工作;
識別容易——觸發—神經模式激活
回憶很難——希臘軌跡法(廣場-點)
看到選擇比回憶輸入容易
舊腦:脊髓到大腦底部(消化、呼吸、反射)(吃、危險、性感)
中腦:情緒(愉悅、難過、害怕、競爭)
新腦:大腦皮層(目的、有意識、制作計劃)
從上到下:快——慢(熱——冷)
從經驗中學習通常最容易
無意識操作傾向
過度復雜源于不同又太相似的概念(分不清、易混淆)
短暫事件 聽覺比視覺更敏感
高度響應對交互很重要
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