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向來能帶給我們很多驚喜。
《黑鏡》、《是!大臣》、《唐頓莊園》……
但若問起大家最喜歡的一部。
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神探夏洛克》。
去年的第四季把之前留的坑都填好了,該死的也都死透了。
沒有再埋坑、留梗,夏洛克和華生安靜地在生活在貝克街。
雖然對這個大團圓結尾已經沒有什么遺憾。
但肯定還是有很多觀眾,想裝瞎地再問一句:
《神探夏洛克》第五季還會不會有,什么時候有?
目前還沒有什么明確的消息,大概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好在,催更期間,我們等來了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的新劇——
梅爾羅斯
Patrick Melrose
這是?Showtime?新出的一部迷你英劇。
一共五集,每集60分鐘。
提起英美劇,大家第一反應要么是黃暴臺HBO,要么是網飛爸爸。
而作為與HBO分庭抗禮的付費頻道,Showtime選擇了非常前衛、另類的風格。
比如《嗜血法醫》、《性愛大師》這種真·黃暴劇;《同志亦凡人》、《拉字至上》這種同性題材神劇;《無恥之徒》這種宇宙第一流氓劇。
并且,這些劇也都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很多都9分往上。
showtime新推出的這部《梅爾羅斯》,目前評價依舊很好。
豆瓣9.1分。
在國外的爛番茄上,該劇的新鮮度高達92%。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帕特里克·梅爾羅斯從小遭受家人虐待,長大開始吸毒,最終克服困境,恢復到健康人生的故事。
卷福除了作為該劇的主角梅爾羅斯的飾演者之外,他還親自擔任了該劇的出品人,可見對于該劇品質的重視。
除了卷福,劇中飾演梅爾羅斯父母的扮演者也是響當當的大咖。
老戲骨雨果·維文(《美國隊長》)以及詹妮弗·杰森·李(《八惡人》),分別飾演主人公梅爾羅斯的父母。
無論從劇集內容、主創陣容,都暴露出這部劇想沖擊艾美獎的決心。
和以往飾演的高智商天才不同,卷福這一次顛覆性出演了一位精神分裂的“癮君子”。
22歲的英國青年梅爾羅斯,出生于英國上層階級家庭,是一個家境優渥的花花公子。
可衣食無憂的他,私生活卻是一團糟。
這個角色的第一次出場就很喪——
腳步虛浮地他踉蹌著起身去接電話。
電話是一通訃告,來自他父親的朋友,對方在電話里通知說:
非常不幸,您的父親在紐約去世。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一般人在接到如此悲傷的消息之時,肯定會情緒失控痛苦失身。
可梅爾羅斯卻沒有。
他隨意地接聽著電話,不時應上一兩句,似乎心不在焉,甚至是精神恍惚。
對方以為他沒聽到,又反復確認了幾遍。
可梅爾羅斯卻一邊敷衍著,一邊從地板上撿起注射器,放在桌上。
衣服袖子上洇出的血跡,顯示了他剛剛在自己的胳膊上注射過藥物,顯然藥勁還沒過。
此時的梅爾羅斯,吸毒成癮,生活不能自理。
短短5分鐘的開場戲份,卷福就用教科書式的演技,將一個癲狂不羈荒淫無度的廢柴貴公子形象,演得入木三分。
第一集的故事開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倫敦。
梅爾羅斯是一個頹廢的花花公子,日常就是吸毒嗑藥花天酒地。
他似乎對生活充滿了絕望,以至于聽到父親的死訊時,都用嘲諷戲謔的態度來掩飾內心的悲傷。
在他口中,父親的去世被形容為:
老混蛋剛剛死了!
梅爾羅斯不像是一個正常人,沒有人知道他跟父親之間的關系,為什么如此惡劣。
他還有一個女朋友黛比,安慰男友的方式是一句:
聽說悲傷也是一種春藥。
然后就一下子把他拽到了床上,可鏡頭一轉,梅爾羅斯又躺在了另外一位女人的床上。
在外人面前,他是個徹頭徹尾的花花公子,以為放浪不羈的他過得開心。
但實際上——
他的精神已經接近崩潰。
一次次地吸毒、戒毒,然后又一次次地失敗復吸,如此周而復始。
看似健康又高大的身體,但褪脫下衣服之后,瘦骨嶙峋,而且身上針孔滿布。
得知父親死訊的那一刻,梅爾羅斯永久擺脫了他的父親,他以為終于可以展開自己的新生。
他信心滿滿地扔掉了家里所有的海洛因和注射器,完完全全一副要從頭開始的樣子。
可不堪入目的童年往事,一次次浮入腦海。
有人說,人一輩子也走不出自己的童年。
對于梅爾羅斯而言,父親本應是最愛他的人,童年本應是最幸福的時光。
但現實卻是——
他的童年長期被父親恐嚇、虐待甚至是性侵,而更離譜的是,他的母親居然對此不聞不問。
童年成為了梅爾羅斯最不想回憶起的黑暗時光。
隨著故事的發展,他的坎坷一生也穿起了當代英國上流社會的世故人情。
他坐飛機從英國飛到美國,去紐約領取父親的骨灰。
還沒等入住酒店,他的毒癮就再次發作,放大了幾倍的焦慮與不安侵蝕了他的全身。
當毒癮發作的時候,他腦海中不時會冒出另外一個聲音,指示他該做這個不該做那個。
梅爾羅斯每天都在面臨著這種人格分裂——
仿佛腦海有著另外一個看不見的人,總是自言自語。
偶爾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發出怪異的尖叫。
總會產生自殺的沖動……
還沒堅持走到殯儀館,他就又一次忍不住地去買了毒品。
拿到藥丸,他不顧提醒直接咽了下去,然后前往停放父親遺體的殯儀館。
親屬們都知道梅爾斯的父親生前是怎樣的做派,可卻沒有人說破。
在葬禮上大家一團和氣得稱贊著梅爾斯父親的人品,上流社會的偽善可見一斑!
恨不得當天就飛回去的梅爾羅斯,更是催促著殯儀館加急火化父親的遺體。
但他其實也在對所有人偽裝著自己的內心:
我父親去世,我沒什么感覺,我還想喝酒慶祝。
可當真的見到了父親的那張血色盡失的臉,一瞬間他的情緒開始決堤。
這個無恥又混賬的男人的臉上,臉上的表情很復雜——
說不出是痛苦、絕望,亦或是憤恨、悲傷……
領了父親的骨灰后,他給朋友打了個電話。
剛開始講電話的時候嬉皮笑臉的,可是說著說著,他突然間眼眶就紅了,多年的痛苦與委屈又在此刻涌上他的心頭。
絕望的他又開始了忘乎所以的放縱,吸毒,暴食,進行著又一場自我狂歡。
他以為自己可以用放縱和墮落去對抗童年的黑暗歷史,他曾經以為,自己恨了一輩子的父親死了他就能解脫了。
但現實是——
他依然無助,依然崩潰,依然被困在童年陰影里。一次次掙扎,又一次次徒勞無功。
很顯然,梅爾羅斯是個身體和精神都不夠健康的人——
很墮落,也很可憐。
他目前的整個人生,就像是一場悲劇。
由于本劇目前只播出了第一集,但在后續的劇情中,將揭開有關梅爾羅斯童年創傷的記憶。
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吸毒墮落,社會家庭的因素肯定會在后面慢慢展開。
最終他逐漸從墮落的生活狀態恢復,成立自己的家庭,開始自己撫養孩子,品嘗為人父的滋味,也翻開了新篇章。
所以吸毒并不是本劇要探討的重點,它只是主人公糟糕生活的一個表現,重點還是追尋過去,展開主人公與父親種種的刺穿歷史的恩怨。
整部劇最亮眼的地方無疑是卷福一個人的獨角戲,而且時間跨度相當大。
在劇中,他用教科書式的演技,將一個沉浸在陰影中無法自拔的精神分裂癮君子的自毀自棄,詮釋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在毒癮發作時的狂躁和自言自語,實在太過出彩。
當然,不僅演員出色,導演愛德華·貝爾格雖然作品不多,但功力卻很深厚。
整體濃郁高艷的色調與強迫癥式的平衡構圖,都深得韋斯·安德森真傳。
梅爾獨處時,淺藍色調看起來冷冷清清。
毒癮發作的梅爾與周遭色彩融為一體,散發著絕望的氣息。
而當梅爾出門和其他人在一塊時,不在孤獨的他會稍顯的正常、有些生命力。
這時,畫面是暖黃色調,看上去有了點溫情。
同時,這部劇不僅有出色的演員、精致的構圖與色調。
當梅爾在自己房間里毒癮發作時,影片還有著凌厲的剪輯,高速切換的換面,以及神乎其技的蒙太奇。
中間穿插著各種迷幻的場景,整個片段都如同磕了藥般。
這把梅爾在那種在沉淪時的掙扎與癲狂,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這點則明顯有著另一部毒品題材電影《夢之安魂曲》的影子。
同樣凌厲的剪輯,高速切換的畫面,以及同樣在毒癮面前的無力掙扎。
同時,《梅爾羅斯》與《夢之安魂曲》兩者壓抑到窒息的氣質也遙相呼應。
人物生命力慢慢凋零枯萎,在深深的絕望中,進而選擇自毀。
不過,相比《夢之安魂曲》完全如同噩夢般地絕望。
梅爾依舊還有希望,還有重新掌握人生的機會。
在被父親去世重新被喚起的童年夢魘前,他雖然狼狽不堪。
但原本渾噩、墮落、空虛的生活也無可留念。
無論如何,他終究要面對那些真實的傷痛,面對這些傷痛中真實的自己。
經歷坎坷的羅曼.波蘭斯基說:也許我喜歡電影中的陰影,但生命中的陰影則不然。
影視劇里的黑暗陰影因真實而誘人,而這些真實能讓我們在畫面外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人人都有在欲望的幻夢中迷失的時刻,所不同的只是執念程度。
終究,我們也都需要審視自己的來路與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