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成為這樣的自己
所有關于人的社會和人的心靈的文述,都顯得那么的奧妙和引人。我以前都是憑借自身經歷而提煉自己對于人與生的理解,那時已覺得自己快要吃透整個世界了,至少可以有自己的三觀,自我地活下去。
直到遇見更多的人,發生更多的事,思想觀念不斷受到沖擊,曾有一度我覺得活著是失去了意義的。我也不明白這樣的和那樣的活著有什么不同,而生與死的狀態對于獨個的人而言,又有什么好依戀與享受的呢。
大概在二十一歲那年,開始接觸心理學的書,開始讀武志紅。他的心理學觀點,一度讓我受益匪淺,幫我理解了那個時期的我所遇到的人和事。然后在二十四歲那年,我終于開始大量看書。因為我對活著的理解始終有限,我需要指引,不然我就要潰散了。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我今年讀的讓我最喜歡的書,它幾乎要把我有生以來所經歷的社會現象都梳理了一遍,并揭露了其內在的文化原因。使我對這些年來所聽所見的一系列輿論和現象都有了認識。
《沉重的肉身》則看得我腦子在飛快的轉,它不僅是在討論關于倫理的問題,更是上升到了一個個體該如何活著的高度。它更像是在鞭撻和勉勵我,讓我知道怎么去整理自己與人與世界的關系。
看這些書,其實起初都是蹲循武志紅老師的書單,這些書也確實給我打開了思考大門,真的是很大的收獲!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很好地梳理自己的見解并現外界輸出自己的行思。但它們為我提供的,關于活著更深層次的問題,確實吸引著我,讓我不至于在迷失里,又或者在茍延殘喘的謀生里,生來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