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
八月與臺風
九月,
九月與什么呢?
九月,臺風撤了,天氣轉涼了,該開學了。
最近朋友圈里都是曬開學,曬堵車的。曬開學綜合癥的。
開學日子選的好,周五進行開學教育。周六周日回家緩沖一下,準備迎接下周一正式上課。
你看,仿佛昨天還在跨年呢,轉眼2017年就剩三分之一了。年初立的各種flag還在嗎?打臉嗎?疼嗎?
趙雷說:“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不不不,應該是:相聚總是在九月,分別總是在六月。因為六月的時候朋友圈會被各種“斷舍離”刷屏,而九月已經被開學刷屏。
前不久一篇網文很火,大概是說分手后我們好聚好散吧。這是寫人家小情侶和平分手的狀態,分開后不能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分手后不能做敵人,因為彼此愛過。
還有一篇網文寫的是多年前的朋友漸漸不再聯系了,因為我們生活的交集越來越少,三觀越來越不合。這是寫人家多年的好友默契遠離的狀態。
如果有一種狀態可以描述分別的話,我希望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然而我想寫的,唯有友情。
在我的朋友圈經常活躍的群有“作死群”和“省親群”,兩群交集甚多,共同點也甚多,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我們可以經常見面。
很多人說,畢業酒桌上,盡可能抱一抱每個人吧,因為可能這是最后一面。
但是我卻深深不以為然,我始終覺得,想見面的人,漂洋過海也會來看你,不想見的人,住在隔壁都懶得敲門。
那句老話叫什么來著?
對。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沒有“我們能不能見面?”,只有“我們想不想見面?”想見面的時候不用找太多借口,不用說“我工作,順便來麻煩一下你”。而是“我想去你的城市躲一躲,躲一躲我這慌亂的生活和焦躁的狀態。”和“我想去你生活的城市看一看,看看你過得好不好。”
有一種分別是,雖然我們天各一方,但從未覺得你們離我遠去,并且堅信著我還想見到你們。雖然我們是并行的軌道,各自向著前方延伸,但總有交匯的那天。
愿我們: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熠熠生輝,各自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