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讀《精要主義》,一直在思考如何精簡自己的生活。我是個容易抓錯主次順序的人,很多時候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發現,手太小,抓不住。因此造成很多本不該有的失誤。
“我們不是要找過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尋找個人貢獻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恰當的方式,合適的時間。”
一個人的能量有限,他可以掃射也可以聚光發射,遠程各有不同。當他像一個發光體一樣四處發射的時候,旁觀者只覺得他很漂亮很美,但離的遠了,也就看不到了。當一個人匯聚一點發射的時候,旁人沿著光束走很遠很遠,但也可能換個方向就不見了。
各有優缺點,其實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如何選擇。
更多人選擇精要是因為找到了方向和目標,這些人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的能量可以傳播到很遠,縱貫人生的一個階段。
而讓自己看起來忙碌的人,像是陀螺一樣不停轉,變相的滿足自己的假大空欲望,看起來像是四面開花的全面型人才。這在迷茫期未嘗不可。
然而,精要主義對于那些目標明確的人才有用,一切的起點在于,了解自己。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不知道哪些是不重要的,才會忙亂。
忙亂的人要找方向,有方向的人更要精要。這才是我們在精要之前做好的準備。
精要主義閱讀尚淺,以觀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