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理想主義情結愈重,愈是在同現實的矛與盾中無法自拔。如果硬是要給理想主義者加一個現實的標簽,我想最該是憤青。易弓張噴血的青年,在數年被教中堅信“真、善、美”理應植根于現實的每一寸土壤。若突兀的遇見違背的事實,則不禁發嘆,若有敢為發聲者,則是已超越現代教育的先行者。
曾見雞湯半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著于西藏佛教大師倉央嘉措。僅此一句,便曾激勵我于生活數月之久。后近日,責于生活,不堪于此,再見此句,乃經一師者之慨嘆,嘆加措半生未出世,卻能如此參透世事。佛教之人常閉關修煉,打坐修行。若想參透世事,當是以出世之態思得所知。
我并非一偉大的理想主義的踐行者,若問何以慨嘆,自是所經之事,處處透著與所學之識極為相悖之處。既概為“憤青”,如何能不對得起此詞!
說黑幕,近來覽一小說,作者是我關注已久的一位同齡少年。連載小說,敘文以學院之事。說一剛畢業的女輔導員與知名教授之間發生種種,為上位。從前不知道所謂大學是學生時代與社會的接軌點是何意味,身在這這象牙塔其中,被玩味在黑幕之間,方知何故何如。
我曾問一位甚覺有思有想的老師“若是因為黑幕交易,使你從本來的第一名跌至第二三等,你做何想?又將以和等態度來應對”?答曰:“越是理想主義者,越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霸谧约旱哪芰Ψ秶詢缺M可能的堅持理想,超出能力范圍以外的視而不可多語,在這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然后繼續好好活在這世上”。
于內,我們常常力求一份公平而待。而于外……一例舉,許多受制常責不公待遇的人升為管制者后常常會采以同法去制他人。代代人人皆如此,談何變更?
我涉世尚且未深,猶覺社會雖未達到絕對的公平——由古演今,從絕對的不公平(官襲制)演變到相對公平,真正有真才實學且愿再次出世半分學些簡易之道的士人,有何不可前行愈遠?在反觀瑣事之后面對著諸人的多面性而長嘆人心可畏,實在不必,生活和現實既如此,我們也實宜在諸多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落腳點,以期漫漫人生路,仍有所欣喜,并非茍活。你若曾因黑幕飽受其害,在盡飲一杯喪茶之后一定要站起來!我不滿,所以我奮力反抗!我既流著理想主義者的血,就注定要讓這些狗屁的潛規則為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