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站在鏡子前,看著歷經歲月打磨的臉,總能瞧見一顆小米大的疤痕,光榮地印在天庭飽滿的正中央,不偏不倚。
記得大概在我11歲左右,便開始懂事了,懂得尊老愛幼,懂得分享快樂與表現自己,特別懂得愛美,想穿漂亮的衣服,戴閃亮的耳環,做時尚的發型,從小我就有這種愛美的追求。那時,迫于家庭經濟條件所限。每年只能收到爸媽為自己買上一兩件新衣,沒讓我穿補丁破衣已經很不錯了,哪還有錢給你買裝扮品。
盡管受條件所限,但并沒能阻擋愛美的節奏,我想盡所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記得12歲那年,當時流行<卷發流海>時,我琢磨如何不花錢實現劉海夢,經過冥思苦想,選在一個周末的下午,趁爸媽外出工作的時間,弄來一根細短的鐵棍,放在碳火上燒燙,左手拎著頭發,右手拿著尚未冷卻的鐵棍往一把流海上卷燒,只聽到"吱吱吱"聲作響,手一慌,鐵棍直接燙傷額頭,前端的流海已經焦成一團漿糊。傷口很痛,迅速從地上抓起一把泥灰對著鏡子往疼處抹,皮裂了,肉開了,發型也糟蹋了,后面如何收場已經記不得了,額上的疤就這樣留了下來,最終被媽媽狠狠地數落了一番。
除此之外,在那個物質匱乏年歲里,我還干了兩件愛美的事,一、請院里大嬸用針硬扎四個耳洞,盡管鮮血直流,忍受著皮疼也在所不惜。買不起耳環,用曖色料絲線替代也是美美的。二、記得院里有位大姐姐結婚當天,將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濃眉大眼,紅潤的嘴唇,白皙的臉龐,簡直就像仙女。我急忙回到家中,東盯西瞧,找來擦球鞋的白粉往臉上抹,用一支鋼筆畫眼線,雖然酷像小熊貓,但那種成就感很是興奮。那次在完成妝容前,不斷被媽媽發現逮個正著,又是一頓破口大罵,盡管有點受傷,但愛美之心沒有因此而悔改,反倒越戰越勇,這或許就是愛美的力量吧!
雖然小時為追求美而付出辛苦和小小代價,但是我至今沒有為額頭上的疤而后悔,因為我認為從小懂得外表的裝飾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個人的自信和處事方式,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