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吃過早飯,回來聊到她要收拾東西,我才真切的感覺到,今天,我又變回一個人了。
聊賴的翻著手機,看到了那張照片(下圖左一)。雖然昨晚做過咨詢,但我一向不喜歡跟團而且有疑慮,也就沒有決定。
8:50 撥通電話(剛好還有一個位置,9:00在附近發車),決定去參加、收拾東西、等電梯、和M同學告別、下樓、退房、預約換房、寄存行李、出門、撞到了云龍,找車、確認,給錢、上車。
10分鐘,整個旅程中最倉促的一次行動。
插曲:我出門的時候,一個男生(云龍),正站在門口觀望。
直覺告訴我,他在和我找一輛車。
“你是去一日游的吧,是不是前面那輛?”他一臉懵逼的表情,我現在都記得。
一起過了馬路,果然,都猜對了。
最后排座位上坐著一個女孩兒(小昱),第一眼看,就有種親切感。她在向車門的方向打著招呼。
估計是以為我們都認識,導游和司機,不約而同的說,“對,你倆坐后面,你倆年輕。”后來,路途上的顛簸,讓我們明白了這句“年輕”的另一層意味。
上車之后,小昱和云龍直接聊了起來,我誤會的以為,這是自來熟。加之倉促帶來的緊張,讓我特別想說話,于是,毫無違和感的加入了對話。
車子在另一個如家門前,接上了一位阿姨(楊阿姨),她坐到了我們前面,回過頭來一起聊天,問大家有沒有吃飯,要不要喝水,balabala。來自長輩對晚輩的客氣,讓我有點喜歡這個阿姨。于是,又一次加入了對話。
聊著聊著,我才忽然意識到,這對話似乎并不是客氣與寒暄,而是出于真誠與關心。
哦,對,他們三個早前就認識,而且是一起約伴上路。我還真是不走心。
剛好M同學發來消息,她已經到了機場,于是我開始沉默著回復信息。以緩解這突如其來的尷尬。
畢竟,此時的我,怎么看都像是,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
似乎是察覺到了變化,大家都開始主動和我聊天。這讓我有點寬慰。
……
就這樣,沒有陷入分別的感傷,我踏上了新的旅程。
線路三:敦煌古城(影視城) -- >>
敦煌古城(敦煌影視城),這里的建筑風格有濃郁的西北邊陲風,據說是高度還原。親臨其境的感受是,和電視劇里看到的一樣。
門口有各種影視劇取景的大海報介紹。由鹿晗主演的《擇天記》,2016年下半年也有在此取景,2017年即將播出。
司機大哥很直接,他說由于偏僻,且人煙稀少,如果他們不來就沒人來了。所以,為了帶動旅游經濟,他們都把古城放到了線路里。
這是一個站在大門口可以一眼望穿的景點,進門需另付門票費40元/人,聽從楊阿姨的建議,我們都只是在門口玩了會兒,便趕赴了下一站。
陽關(博物館 -- >舊址 ) -- >>
對他的認知,最早是源于王維的那首送友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博物館配備有講解員,會聲情并茂的介紹陽關的歷史,它在邊陲保衛中的作用等等。同時,那里有一些當年戍邊戰士的起居用度。(出于旅游保護,不可以拍照)
穿過景區的時候,會經過一些場景重現的區域,那里有個模擬"太守“,可以為你制作”通關文碟“,也就是古代的護照,30元/個。
從景區到舊址有擺渡車,有導游引領,一定不要掉隊。
大漠的空曠,一望無際,是會令人心生感慨。
相傳,這里還有塊寶地(下圖左一),掘地三尺,盡是寶。如果誰能在那里挖兩鍬,那就直接“發家致富”了。
“守關人”: 陽關舊址的旁邊,有一個土坡房,窗子向陽。整體感覺和舊式的窯洞房子有點像。
導游說,那里現在還生活著一對老夫婦,為保護舊址原貌,他家沒有通電,飲水由景區工作人員用車為他們送。工作人員稱他們為“守關人”。
老人家常年生活在此,現在身體已不是很好,年前還生病住了次院,病情好轉后,他態度堅持,要回到這里,由老伴照顧,幾乎不再外出。
他們養了幾只看家的狗,其中的一只,從我們下車到參觀再到回擺渡車,狗狗一路跟隨,叫他到哪兒就到哪兒,極其通人性。
回到擺渡車上時,一位婆婆正在土坡房前,晾曬著大鐵盆里的衣服,狗狗歡脫兒的跑到她跟前,狂搖著那根小尾巴,還時不時看看我們。好似在說,主人,我又送走了一批游客。
據說,只要有游客來,它必跟。
玉門關 -- >> ? 漢長城 -- >>
玉門關,小方盤城遺址。遠看,四四方方,近看,四面墻上加空門,進去看,四面寬厚的有空門的露天的圍墻。
對他的第一次聽聞,應該也是源于詩吧。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
這里的玉門關被形容成了春風都不愿到的地方。以此來表達戍邊戰士的凄苦以及對家鄉的思念,這份凄苦,令人感傷,與思念一起,在邊陲大漠間,化作了保家衛國的擔當。
(這段是我想對“玉門關”的解讀,不是詩。)
大苣(ju,四聲),一種植物 ^..^。
漢長城遺址,觀感雷同。
雅丹 地貌(魔鬼城)-- >>
雅丹地貌,是一種因干旱、大風等環境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特征。有點像“陡壁的小丘”,因雅丹地區最為典型而得名。
為等待看日落的時間,去早了都要在休息區等候,有熱水、充電插座等設施。
我們等了約一個小時的時間,聊聊天時間過的很快。
進景區后,跟著導游,不要掉隊,據說會走丟,故而這里還有個名字叫魔鬼城。
全程大巴,有四個停靠點,每個點大約15分鐘,最后一個停車點,如果趕上可以看日落的話,時間會多一些。
關于是否值得推薦,意見分歧較大。有人愿意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風雨侵蝕后的不同形狀會產生聯想;也有人把它理解為一個接一個的土坡。
對于我呢?我不會想再去,挺累的。但是路上有了幾個有意思的伙伴,又覺得路有所值。是否要去,都只是一種選擇,自己決定吧。
幾點值得注意(此時是2016年3月底):
1、宣傳單上的費用,只是車費,只送到大門口。
景點門票或其它項目,需另行自付:
-- 敦煌古城:門票40元/人;
-- 陽關:門票 50元/人(含博物館及其講解+舊址);
-- 玉門關:門票 40元/人;
(去雅丹的路必須經過玉門關,所以如果最后要去雅丹,這步省不掉。)
-- 雅丹地貌:散客按人算門票 +大巴票 120元/人。
(據說,自駕可以按車算,而一日游用車不算自駕。具體沒去查怎么算。)
2、多帶點現金,路途荒涼,并沒有什么能刷卡或者移動支付的地方。
3、中午飯要吃好。可以接受司機大哥的邀請,到他指定的農家拼餐。也可自備干糧。
4、不管午飯怎么吃,最好都提前備些吃的喝的。
印象中,除了最后雅丹地貌休息區內可以接熱水,沒有其它方便補給的地方。
大漠的夜,特別特別的黑,黑到伸手不見五指,月亮和星星都又大又亮。有人開始講故事……
回程的車,一路飛奔。可能是怕狼,也可能是累了,顛簸當中,我睡著了。
一天的相處與關照,讓我有點舍不得大家。
怎么辦?那就不拜拜唄,我們一起去張掖。
———— ?^^ 未完待續 ^^
2016的一段單人旅行,116天的遇見,我想在這里,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