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喝營養液、追著喂飯……為了讓孩子長個兒,家長們不遺余力。
事實上,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營養,一些看似平常的習慣性小錯誤也會影響孩子長個兒。
喂飯喂太飽
“多吃飯,好長個兒”是很多家長的思維,事實上,這不僅造就了小胖子,還可能導致長不高。
研究發現,人在饑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長不高。
另外,營養過剩還會讓寶寶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寶寶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至少不矮,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發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總是宅在家里
現在的孩子,休閑時間多數都是待在家中玩電子游戲或者看電視,曬太陽的時間大大減少。
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
紫外線可以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寶寶生長發育,并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
因此,想讓孩子快長個兒,多帶他去戶外吧,除了可充分沐浴陽光,跑跑跳跳既增加了運動量,也對骨骼發育十分有益。時間最好選在早上9點和下午4時,每天2個小時即可。
睡太晚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夜貓,于是培養出來的寶寶也都是小夜貓,一般來說,父母的作息時間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很多父母都是晚上12點才睡覺,寶寶們也相應睡的很晚。
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間是深夜11點至凌晨4點,如果可以在這段時間內熟睡,可以有助于發揮生長激素的生理效應,促進身高發育。由于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大約需要30分鐘,所以平時盡量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這樣才能在深夜11點左右進入熟悉狀態。
太早叫起床
家長早早要趕去上班,只能是早一點叫寶寶起床,好讓能夠幫寶寶盡快梳洗、吃早餐。但過早地叫醒寶寶,竟然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
寶寶要長高個子,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并不分泌。所以,不要以為讓寶寶早睡就行,過早地叫醒寶寶,也是會影響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的哦!爸媽盡量每天保證寶寶的充足睡眠,盡量讓他睡到“自然醒”。
亂補鈣
靠補鈣長個兒成了現在不少家長的普遍做法,但事實上,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影響骨骼發育。
因此,給寶寶補鈣不能過度。其實,只要寶寶不偏食,營養均衡,堅持喝牛奶、曬太陽,基本不需要補鈣。等年齡大一些,除奶制品,還可食用豆制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