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微信占據大多數人時間的時代里,至少你還有得到APP給你讀書。
讀書本身當然是無法取代的體驗,只是這個咨詢爆炸的時代里,你的時間還是需要微信以外的時間去填補。
羅胖早就不是我知道的四年前的羅胖,不過方向上,我覺得他是對的。
至少,他做的產品把你從微信的黑洞里拖出來了。大概一年前,我寫過票圈關閉的事情,看一下上一次發朋友圈的時間,好像還是半年之前。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喜歡分享這件事情了,也許是因為年齡的關系。
對于一個視游戲為洪水猛獸的人,恐怕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說到底,還是大腦想得到新的刺激。
而聽科技新聞,就是非常方便的方法。
通常的一天早起,掃過當天大盤和股市情況后,一邊做早飯,一邊聽聽前沿新知和科技新聞。知識付費的方式開始以后,也購買了前哨和李翔商業內參兩個內容。會持續購買嗎?我覺得前哨可能會,但李翔內參不好說,因為發現內容里面比較多的都是拷貝已有的知識,而且免費內容中也有一些分享。
這個時代的學習是什么樣子的?前景越來越模糊,能夠知道的,就是肯定不再是走入課堂里的內容。中產階級的時間成本如此寶貴,除非是工作上看不到什么特別期望的,目前恐怕重新走回學校的機會成本都高到離譜。
毫無疑問,最實惠的方式,恐怕還是邊工作邊學。
所以得到就有了一席之地。碎片化無法避免了,所以滿足一下心理需求其實也是好的。
得到下一步的樣子?如果平臺來做的話當然是消費者們喜聞樂見的,想象一個平臺,上面集中了36氪、虎嗅網、騰訊早七點、丁香醫生等所有內容,統統讀出來,這個價值是多大,付費的話,你希望有多少時間花在聽新聞、聽知識上,想象空間巨大。
那么,現在這些內容都在哪里,是的,微信公眾號,所以,未來,付費知識上的市場好像還是騰訊的天下,想想也恐怖,這恐怕也是以老羅為代表的一批知識變現者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