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的孩子就要上幼兒園大班,不由感慨,時光太快。
20多年前,我如孩子這般年紀,該上幼兒園的時候卻不能上,因為那時的農村沒有幼兒園,但有學前班。我們村子比較小,總共不足300口人。孩子也不太多,和我同齡的,沒幾個。看著比我大的小朋友背著書包去上學,好生羨慕。常常期待自己也能如他們那樣,背著書包到鄰村去上學!
5歲那年的秋天,我終于完成了上學的宏愿:比我大一歲的小伙伴彩云在姐姐的帶領下,到鄰村的學前班報名啦!我連跟爸媽說都 沒說,就偷偷的跟著彩云他們一起去學前班報了名。
爸媽全然不知,還以為我貪玩在小伙伴家玩了一上午。中午,我跟爸媽說,我要上學了,你們去給我交學費吧!爸媽吃了一驚,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乖巧可愛的女兒居然背著他們報名上學去了。驚訝之余更有驚喜,畢竟這不是什么壞事,雖然年齡還有點兒偏小,但總比就知道玩兒好。爸媽很爽快地幫我把學費交了,從此我開始了我漫長的學生生涯。
彩云比我略大,她姐姐已讀小學三四年級,她總是和姐姐一起走,而且她們個子都特別高,走路速度比我快太多。這我可受不了——我要找個和我步調一致的小伙伴一起上學。于是,我哄著比我小三個月的慧妹妹和我一起去上學。她媽媽嫌她小,不愿意讓她去。(從我們村到鄰村約有三四里路,今天看來很近,但那時卻是要步行去的,而我們才四五歲而已。)我慫恿她哭鬧,跟媽媽鬧翻,她媽媽子沒轍,只得讓慧妹妹和我一起去上學。我終于不必擔心自己跟不上彩云姐妹的步伐了。跟不上她們沒關系,還有慧妹妹跟著我呢,哈哈。
我們的學前班是在老師的家里讀的,一間農舍做教室,用磚墩支起的幾排木板,就是簡易課桌。老師也并不是師范畢業生,而是普通的農民夫妻,但他們都很親切友善又有耐心,從來不對我們兇,大家都很喜歡他們。
秋天收獲的時候,每當我們做完作業,老師就組織孩子們投入到生產勞動中去:誰先完成作業,讓誰到院子里摘棉花。我寫字慢,看著別的小朋友一個個開開心心地去幫老師摘棉花了,好著急!我不但愛學習,也愛勞動呢,尤其是幫老師勞動。可是,當我完成作業去干活兒的時候,大家都干得差不多了,好失落。偶爾,老師也會讓我們去他們家的農田里拔草,可是這種好事一般輪不到我和慧妹妹,大約是老師是覺得我們年紀太小,怕越忙越忙吧。
上學時我急急地要求報名,可是一個學期沒結束,我就開啟了逃學模式——我要當老師。那么簡單的幾個拼音誰還不會,我都學會了,不需要老師教,我自己都可以當老師了呢!說干就干,每天吃過早飯,我們就裝作去上學的樣子,然后到半路的打麥場里,我們就停下了。冬天的打麥場是閑置的,幾乎每個打麥場里都有一個用玉米秸稈做成的小棚子,收獲麥子或玉米時,農民會住在這里看管自己收來的糧食。但冬天,都是空的。我們很懂得合理利用一切資源,這些小棚子就是我們的新教室。我和慧妹妹互為師生,我教她a o e i u,她教我12345,我們玩兒得不亦樂乎。 一旦看到有別的小朋友放學回家,我們就悄悄地混入回家的隊伍。所以爸爸媽媽從來沒有發現哪里不正常,直到臘月二十左右,東窗事發。那天,我們一直沒看到有小朋友回家,就一直沒回家。這次可攤上事兒了,而且是攤上大事兒了。我的爸媽,慧妹妹的爸媽找到學校,學校哪里有我們的影子——老師對他們說,學前班好幾天前就放假了!爸媽們開始瘋狂尋找我們,恨不得挖地三尺。現在已記不起他們是怎么找到我們的,只記得,爸媽的樣子好兇。我見狀,知道大事不妙,于是跟慧妹妹說:“他們要是問,你就說是咱倆商量好一起不上學的!”慧妹妹到底比我小三個月呀,特聽話,連聲說好。我們很認真地等著爸媽的一頓胖揍,結果居然沒按照我們預設的劇情發展。想來也是,我爸媽而立之年才有我這么一個寶貝閨女,從未動過我一根汗毛,哪里會舍得打我。至于慧妹妹,更是家里的寵兒,她爸爸是工人,平常不在家,過年放假才回來,愛還愛不夠呢,哪里舍得打。雖然沒有挨打,但檢討還是有的,我爸媽問我:“以后還上不上學了?”我說上學,我爸媽說:“那好,以后再逃學,就再也別上學了!”然后我老老實實地讀完了學前班的第二學期,順利畢業。慧妹妹的爸媽對她的懲罰方式更絕,直接要求她休學半年。于是,我們這對好姐妹的同學時光到此結束……
童年,是再也回不去的時光。還好,總有一些有溫暖的記憶,在心底珍藏,可念可戀可憶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