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二十二》上映第6天票房就破億,成為目前唯一票房過億的紀錄電影。電影結束后有時長超過3分鐘的眾籌者名單,32099位曾經支持過電影的人的名字,都被導演放到了片尾,以示感謝。
沒有名導、沒有故事梗概、沒有華麗的演員陣容,這部聚焦"慰安婦"的紀錄電影就這樣在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悄然上映。
從32到22再到9,五年間,這個承載著民族血淚的數字在逐年遞減。中國大陸最后一位起訴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幸存者黃有良與8月12日在海南陵水離世,終年90歲。如今,影片中幸存的"慰安婦"僅剩8人。
談及影片的呈現方式,導演郭柯說道:"我選擇了一種很平靜的方式,讓大家深情的看她一眼,我覺得這就足夠了,這是我影片的想法。"
據悉,紀錄電影《二十二》自定檔以來,已經先后獲得演員張歆藝、濮存昕、張一山、高偉光、吳剛,導演馮小剛、管虎等演藝界名人,以及眾多媒體和電影眾籌觀眾的支持。電影出品方、宣傳發行方的代表曾坦言,希望等電影上映之時能有1%的排片,目標是超過20萬人次觀影,因為在抗戰期間,中國大陸的"慰安婦"制度受害女性數量在20萬人以上。
導演郭柯曾說,2012年他拍攝了廣西"慰安婦"幸存者韋紹蘭和她的中日混血兒子羅善學的人生故事,因為老人是中國內地32位幸存者之一,所以取名《三十二》。然而2014年《二十二》開拍時,已經有10位老人去世。事實上,《二十二》就是從拍攝兩位去世"慰安婦"老人的葬禮開始的,當時郭柯并沒有拉到投資,而是自掏腰包啟動了這部電影。
隨后明星張歆藝和上海金天地公司各投資100萬元,使電影得以拍攝完成,郭柯說:"他們從沒有追問過進度,也沒提過要求,更沒有談過回報,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紀錄片不追求商業價值。"當年電影拍完后,郭柯在2015年完成了后期制作,但劇組實在拿不出錢再進行宣傳發行。2016年底,《二十二》在網上發起了宣發費用的眾籌,在眾籌的介紹中寫道:"2015年10月10日紀錄片《二十二》正式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公映許可證。但由于缺少發行資金,只能在電影節和部分院線點映。我們希望匯集各位朋友的善心,募得電影公映所需要的經費。"劇組希望籌集到100萬元,用來進行電影的宣傳發行。眾籌期間,正好央視報道了《二十二》的相關情況,100萬目標在第二天就達到了。
在8月14日正式上映前,《二十二》還有一次點映眾籌,這兩次參與眾籌支持電影的人,數據統計達到了32099位,郭柯決定,把這些眾籌者的名字都放到電影片尾。記者在《二十二》觀影結束后看到,全場的觀眾在電影結束后幾乎都坐在座位上,安靜地看完了全部片尾,而關于眾籌者名單的部分時長就超過了3分鐘。"電影讓我感動,片尾的眾籌者名單同樣讓我感動。"不少觀眾都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
參與《二十二》眾籌的觀眾來自不同城市,他們在眾籌頁面給劇組的留言十分感人,在這些留言中,記者也看到有不少成都的觀眾,"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真的很感動,中國有這么多導演,終于有人來做這件事了,真的等了很久。"一名在成都上學的大學生說。還一位成都觀眾說:"謹以我之微末,助力喚醒歷史記憶。"
據介紹該片電影后產品銷售收益及票房收益,都將全部捐獻給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用于對"慰安婦"歷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資助,所有信息都會在電影的官方宣傳平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