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口語誤區之一,用難詞+說長句:
很多學生對于單詞和長難句過于的執著,但是這是在準備考試的時候的一大禁忌。首先,考試的時候聽考官并不知道我們很多的個人狀況,不明白我們多大或者我們的英語水平怎么樣。所以,考官們會下意識的推斷我們說出的話,用的句子都是本身自己知道的。所以,一旦說錯,他們會不留所謂的情面,扣除language use這部分的分數。
退一萬步說,即使我們答對了,考官也不會覺得很驚艷。我們舉個例子,假如各位平時看到一位說話全是古文,用詞只用成語的人,我們會有怎樣的感覺?
托福口語誤區之二,發音:
很多學生都和我說過,發音是口語部分最重要的內容,回家把發音練好是不是口語的分數就可以提升了。其實,這段話說的也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在口語的部分,發音確實很重要。在初級階段,要做到讓聽考官知道我們所想表達的內容是什么。而到了高級階段,一口好聽的口語又能為我們加分。
錯,是因為發音和答題內容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對于口語水平在limited或fair這個等級上的學生來言,內容更加的重要。發音和內容就好比提琴和演奏者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托福口語誤區之三,俚語:
上課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拿著各式各樣所謂的俚語來問我:老哥,你說我這么表達對不對。當然,絕大多數的時候我也是一臉懵的,因為說真的很多東西是真的不適合在正規的場合使用或者有的東西是真的很過時或者不存在的表達方式。
首先,我們要知道,托福口語考試是一門正規的能力考試,有些話語確實不適合出現在考試之中。就好比有人參加正規的語言考試的時候來一句:有需要出力的地兒您言語一聲兒啊。一般這種人我們用三個字形容(上過口語課的你這時應該知道我要說啥了吧?)
其次,有些所謂的俚語是真的是80歲以上的人才用的。比如,stick in the mud,表示一個人很保守,但是真的在當今的美國很少很少會有還可以自己走路的人會用了。
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何讓大家盡量不要用課上內容以外的口語所在。
托福口語誤區之四,意境:
意境,這是一個很玄學的東西。很多中外的好文章都是很有意境在其中的,比如鄙人最喜歡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其中就有一段是說蓋茨比和黛西二人:she blossomed for him like a flower. 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確實說的很隱晦也很美。但是,托福考試不是談戀愛,我們需要的是簡單粗暴。其實,個中緣由很簡單。
口語考試的考官需要聽到的是考生對于話題本身的延展性,意境只是附加的內容。而且,我們也要知道,口語考試并不想閱讀和聽力考試有標準答案,在考生內容合理的情況下,他感覺越好,聽起來越不需要動腦子,那么他的印象分就會越高。
好了,這個部分的內容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希望對大家考出一個好成績。最后分享幾個備考口語的app吧,希望對大家有用:
1、小馬托福: 這個我最近用過幾回,題庫還是比較全的,就是還是各種TOPIC整理吧,界面還是比較繁瑣。用來集中準備TOPIC還行。如果是剛上手準備托福口語,或者要系統收集TOPIC可以看看。
2、口語俠 大牛學姐安利的一個APP,專門找外教用的,界面打開就是一整版外教列表,可以從里面挑既有托福經驗又顏值對味的外教來練習。我一般是每天晚上跟美國外教練,網絡通話,比較容易上手。個人感覺比較對口語反應和聽力的提升幫助比較大(老外的正常語速真快)。缺點就是沒有電腦版,只能用手機。
3、亦歐托福口語: 呃,亦歐是老版的托福口語社區了,練題來說還是不錯的,簡單快捷,它們還有一個互評圈可以用,有不同的托福考友互評。缺點就是還是中國人對練,如果是發音或者口語反應不大好的童鞋,可能練久了還是chi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