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愛,不是恨!
——《趙氏孤兒》觀后感
12月4日,《趙氏孤兒》全球公映首日,恰逢周末,攜女兒一起到西南影城看電影。去年這個時候全家集體行動,專程到電影院看過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感覺還可以。雖然有些情節顯得過于矯情,但是關于“紙枷鎖”的概念還是頗有些文化內涵的,還有王學圻的精彩表演,確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十點準時開映,我們是遲到了,摸黑在場內找了個中間的位子坐下,人不太多,大概一、二十個人吧。銀幕上是戰爭大場面,轉眼就見到王學圻扮演的屠岸賈。對于歷史及劇情都沒什么了解,只略微知道該劇是經典劇目,元雜劇時期的?坐定下來,隨著劇情展開,我們與演員一起經歷、體味了2500年前的故事……
宮廷里驚心動魄的權力斗爭,無厘頭、沒正經的傀儡少主,以一顆圍棋子打中凱旋將軍的馬眼睛,挑起兩位角力者的殊死博弈。2500年前的屠岸賈致敵于死地的招數竟然是采用生物武器,真強!可惜的是兩位女主角:范冰冰和海清,身為母親的兩位美女,并沒有多少戲份,特別是范大美女,飾演的孤兒之母,雖然貴為將軍夫人、國相之媳,但僅僅在秀了幾套華美孕婦裝后,差不多是剛剛出場就慘烈離世。海清飾演的程嬰之妻,雖然沒有顯赫身份,好歹也向丈夫提出了些諸如“要喝魚湯”等生活要求,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男女平等”,而且打鈴喚夫的方式還是頗有技術含量的。在公孫杵臼家,屠岸賈帶兵搜孤,巨大的砸墻聲音營造出同樣巨大的恐懼,海清在夾壁中護子的場景讓人幾乎落淚。親眼看到孩子被當作趙孤狠狠摔死的海清被一劍刺死反而成為一種解脫了。
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與前半段的驚心動魄相比,電影后半段的節奏明顯放慢,甚至有網友評論為“前無敵、后無極”。但是,在筆者看來,其實后半段更融進了導演的心思和演員的用心。也許本身是個家長,在我看來,影片后半段簡直就是一個單親父親教育孩子的過程。在程嬰含辛茹苦、苦心孤詣的努力下,趙氏孤兒——程勃一天天長大,那個蹣跚爬行的可愛嬰孩,那個被父親關在家里卻自己從窗口爬出的天真兒童,那個滿身戎裝、英氣勃發的朗朗少年……從某種程度上說,程嬰是成功的。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給孩子的“犒賞”只能是一碗面。這樣的人物如何接近國家權力中心?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程嬰完成了這一任務!而且幾乎是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這種成功本身也因為具有強烈沖突而具有了欣賞的價值。程嬰的家庭教育也是成功的。身份低微的他依托位高權重的屠岸賈,給了孩子生活、成長中某些必需。他的成功還體現在孩子是個懂得愛、懂得感恩的孩子。雖然,成長中被關的經歷、可怕的疤臉叔叔可能也會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某種神秘或疑惑,但他并沒有陰郁,而是個通體陽光俊朗的孩子。這應該歸根于程嬰沒有把悲情和仇恨過早地灌輸給孩子。雖然是小人物的堅忍,但足以讓人感動!尤其是在屠岸賈重傷后,無時無刻都在盼望看到仇人死狀的程嬰還是交出了家傳的最后一粒解藥。在他自己看來,這只是在成全孩子的感恩之心??墒?,這難道不是一種高尚嗎?只是后果太過慘烈!稚嫩的程勃終究不是屠岸賈對手,最后,只好由程嬰的血肉身軀抵擋住老辣對手的劍,趙氏孤兒的劍才能完成復仇的使命。
忠、信、義,愛與恨。這些承載人類文明的宏大詞語其實也可以很具體,很形象。陳凱歌的《趙氏孤兒》不同于元雜劇里的《趙氏孤兒》,也不同于伏爾泰的《趙氏孤兒》。其實,即便是同一個版本的《趙氏孤兒》,不同的人也仍然可以看到他想看到和他能看到的不同東西。難道不是嗎?
? ? ? ? ? ? ? ? ? ? ? ? ? ? ? ? ? ? 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