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蔣勛老師在《品味四講》中首先談的就是吃。他說,原來他和大家一樣,對一個地方的記憶常常和“吃”有關系。看完我就釋然了,哈哈原來大家都一樣嘛,干嘛有朋友說我是一個吃貨?
? ? ? ? 聊起吃來,估計每個人都有幾籮筐的話題,每個人關于吃的記憶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故鄉的眷戀,有的是深沉的母愛,有的是戀愛的甜蜜,有的是友誼的歡暢,有的是人在旅途的人生百味………
? ? ? ? 我認為“食”這件事之所以成為美學,一是色香味,食物本身的色澤外觀、味道、氣味給人的視覺嗅覺味覺帶來了極大的享受;二是餐桌美學,包括食物的造型、器皿、餐具以及餐桌整體的擺放設計,以及更大范圍內的用餐環境;三是廚師的工匠精神。
? ? ? ? 所謂色香味,是指感覺的順序。因為先看到,再聞到,最后嘗到。但食物最本質的是味道,從重要程度上,應該是味香色,相比起味道來,賣相就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說,賣相再好,如果味道差強人意,也必然不能持久。
? ? ? ? 隨著生活審美情趣的提高,加上人們社交的需要,吃的美學,就從食物本身延伸到用餐環境上了。稍微有點頭腦的飯店老板,都懂得包裝自己的餐廳了,鄉下的鎮上的,就會做成依山傍水的農莊,粗碗陶罐,土雞土鴨,引得城市里的吃客驅車數十里都要來吃。
? ? ? ?
? ? ? 大都市里競爭更加激烈,更是門派眾多,按洲分,有中式的、西式的、東南亞的、南美的;按國內來,有北方的,南方的,八大菜系俱全,葷的素的山珍海味河鮮土生,吃一年也不會重復,裝修風格自然更是五花八門,絕對不會出現審美疲勞。
? ? ? ?
? ? ? 最難得就是廚師的工匠精神。蔣勛老師在《品味四講》中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曾經收到一盒面條,放在漂亮的原木盒子里,盒子里有一張官方發出的證件,上面有紅色的印章、負責人的名字,表示這面條是他做的,由他負責。面條取名松的雪有松樹的香味,非常的潔白。盒內30把面條,每一把都用紅色的紙圈住,說明書寫明煮法。
? ? ? ? 蔣勛老師說,一個文化如果可以尊重手工業到如此的程度,才是真正的生活美學。
? ? ? ? 他還講到新竹有一種貢丸,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個方向攪拌打出來,所以里面非常緊,咬開肉丸很Q彈,肉丸的紋理都是朝一個方向在旋轉。
? ? ? ? 潮州的牛肉丸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食物,好的肉丸,可以像乒乓球那樣彈起來。它要用兩根各三斤重的特制鐵棒,將新鮮的牛腿包肉捶打成肉漿,還要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確保牛肉丸的湯汁不滲漏,味道濃郁,最后佐以沙茶醬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