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時候,思考怎樣走路;青年的時候,選擇該走的路;成熟的時候,走在路上。
? ? ? ? ? ? ? ? ? ? ? ? ——題記
孩童時代,特別喜歡蹺蹺板游戲。不計量上升的高度,不在意下降的低微。從彼此忘情的付出中,感受一份真誠;在身體的升升降降中,體驗一份快樂。
漸漸明白,反反復復的上升和下降,是一種尋求平衡的過程。而蹺蹺板演變成天平,是為了將平衡量化。
紛繁的世界里,因為有了天平,就有了一切量化的平衡。
分數是砝碼,可以稱出學業水平的高低、就讀學校的優劣。
能力是砝碼,可以稱出職位的高低、投資理念的好壞。而好的投資理念,又成了成功的砝碼。
才情是砝碼,可以稱出格局的大小,智商的高低,文采的好壞。才情如璀璨的明珠,可遇不可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愛是砝碼,可以稱出親情、愛情、友情。付出的愛越多,地位越是低下。只是親情不計量付出,愛情不計較付出,友情不計算付出。
法制是砝碼,可以稱出思想意識和行為取向。超出法制的范疇,天平必定傾斜,直至個體的墜落。
……
還有很多的砝碼:顏值、言行、人情、地域、金錢、地位……而一切的煩惱都源自對公平的追求。
既然無力改變這個世界,為何不改變自己適應世界?
何必把自己放在天平的兩側,在上升和下降的不安中尋求所謂的平衡?為何不做一個可以隨意移動的支點,笑看不平衡的兩側在自己的眼中保持平衡?
從蹺蹺板到天平,再從天平到桿秤……催熟了人生,演示了平衡行走于人生旅途的技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風過留音 云過留影 風音云影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