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職場瓶頸,只是你沒做這三步而已
YouCore?2017-12-18?職場漫談
職業(yè)規(guī)劃、職場溝通、工作迷茫、辭職、目標、跳槽、學習技巧、時間管理
文/王世民,YouCore創(chuàng)始人丨知乎專欄《框架的力量》,交流微信:youcore_5
01
前幾天出差,順便路過老家,表弟不知道從哪兒收到的風聲,我這剛到家,行李還沒放好他就趕到了。
直接開門見山:”哥,能帶我去深圳工作不?”
聽得我一哆嗦,剛到嘴邊的水杯都嚇得放下了(這要答應了,估計以后老家都不敢回了)
“在家不是干得挺好的嘛。工作不累、工資還行,有房有老婆的,到深圳去受啥罪呢?“
”好啥呀!我眼看就要30了,天天干著一點挑戰(zhàn)都沒有的活,再干下去都要廢了!我這輩子總不能就做個小主管吧?”
“那你準備去深圳干啥工作呢?”
“我也不知道啊,感覺現(xiàn)在出去好像一點優(yōu)勢都沒有,這不才逮著你回來,
讓你帶我去嘛。反正至少深圳會比老家忙、壓力大,怎么都會成長更快吧”
“......”
無獨有偶,當晚我一個咨詢客戶的業(yè)務主管發(fā)微信給我,吐槽現(xiàn)在的工作又多又累,而且呆了五年,一點晉升機會都看不到。信心滿滿地準備跳槽了,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大公司背景和工作經驗,幫助并不是很大。感覺好像啥都可以,但又啥獨特優(yōu)勢都沒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根本跳不到更高級的崗位工作。
表弟和客戶主管兩人的情況,看似完全不一樣:一個是覺得工作挑戰(zhàn)不夠,遇到成長瓶頸了;一個是工作很拼,但碰到升職瓶頸了。其實背后的本質卻一模一樣:都是沒有主動規(guī)劃能力、被動成長導致的。這也是大多數20來歲剛進入職場、30多歲還想升職的人迷茫的原因。
02
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會被動成長呢?
什么是被動成長?
有這么一個職場段子:
一個人跑去問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經驗了,為什么您還不給我漲薪水呢?
老板回答說:你是有十年工作經驗呢,還是一年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呢?
說一句刻薄又現(xiàn)實的話,“人到中年,不如狗”,用來形容那些,努力工作五年、十年,卻依然停留在20歲水平的人,再合適不過。
為什么他們明明很努力了,想要的卻始終得不到呢?
其實很簡單,主要是3個“不”導致的:
l?不想:不想有目標,導致目標驅動力缺失
l?不會:不會將能力與目標匹配,導致能力與目標錯位
l?不能:沒掌握正確的方法,導致不能有效地積累能力
need-to-insert-img
一、不想:目標驅動力缺失
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本能上,人人都怕有壓力,沒目標無論怎么做永遠都是對的,而一旦定了目標就有了衡量,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了。
比如說,談戀愛的時候,我很少看到男孩子主動給女孩子一個可量化的目標承諾,多得是用“我保證平時會好好疼你”這樣的甜言蜜語來做過程保證。
因為,給了可預見的目標,壓力就隨之而來,這與人的趨樂避苦本性是相違背的。職場上的目標和壓力也同理。
當然,有些人不想定目標,是因為被“習慣性失敗”嚇怕了,從小到大,定的目標里面10個有九個半都沒能實現(xiàn),實在不愿意再折磨自己的內心了。
其實,目標未完成的自我折磨完全沒必要,這是由于沒有認識到目標的真正價值所導致的(稍后我們再詳細解釋目標的真正價值)。
二、不會:能力與目標錯位
有人是有目標、也愿意承擔壓力,但不幸的是能力與目標之間發(fā)生了錯位,你可以理解成“野蠻生長”,也就是說積累的能力與實現(xiàn)目標所需的能力不匹配。
找我咨詢的這位主管,她的目標是要升職為部門經理,但卻從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整理下,她們部門的這個經理崗位到底要什么樣的資質、經驗、能力和知識。
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確實也很努力,但其實浪費了很多主動鍛煉目標能力的機會,只知道做事,卻不知道更應該借助做事刻意提煉能力,陷入在“低水平奮斗”陷阱中,自己還不自知。
三、不能:缺乏有效積累能力的方法
俗話說,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有的人,清楚了自己的目標,也知道需要怎樣的資歷、經驗、能力和知識,但可惜的是沒掌握正確的方法,盲目學習,越學越發(fā)現(xiàn)自己無能,除了讓自己陷入在深深的學習焦慮中外,能力毫無寸進。
那怎樣才能破除這三個“不”:不想、不會、不能,從被動成長,轉為主動成長呢?其實也不難,只要做到下面三個步驟就行:定個目標、搭個框架、揚長補短。
03
第一步 定個目標。
關于目標的真正價值,我至少在3篇文章里啰嗦過了,今天還得再啰嗦一次,直到你徹底記住:目標最大的價值不在于被實現(xiàn),而在于給了能力聚焦和綜合運用的方向,因此這個目標即使定錯了也無!所!謂!
有目標下的能力成長,會遠遠超過無目標下的能力成長,哪怕目標是錯的。因為不同工作之間,70%左右的能力是通用的,也就是所謂的可遷移能力。這些能力得到積累和提升后,你再做其它任何工作、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時就更容易了。
舉個例子,我給你兩個指令:一個是一直往前跑,另一個跑到10公里外的小賣部。你覺得在哪個指令下,你更容易跑到目的地?毫無疑問,一定是第2個指令。
假如等你跑到小賣部后,我告訴你,你跑反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收獲也會高于第1個指令,因為你至少多鍛煉了:目標導向的經驗、實現(xiàn)目標的意志力、跑得更遠所需的耐力。
我知道,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大多并不會把目標的重要性放在心上,因為大家干的都是企業(yè)里最底層的工作,只要肯努力,按部就班,把績效考核做好了,三五年內升為一個小主管,問題并不大。但這往往就已經為你埋下了成長的陷阱,越往后,你會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