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說到哪,個人思維比較跳。
1、整體界面簡潔。左邊黑色導航條集極簡和文藝為一體。
寫作界面的經(jīng)典三欄也恰到好處。我可以隨意從我的每一個文集查閱每一篇文章,寫作過程自動保存。
2、閱讀界面上。不是很喜歡瀑布流。比如我剛才想要看底部的“關(guān)于簡書”和“幫助中心”,文章列表是一直一直自己加載,我這樣一直點擊下拉感覺很不爽。而當我看完底部又要往上拉。
難道不能有個回到頂部的按鈕么。
3、文章列表。這個感受啊,怎么說呢。
個人感覺略空曠。如果有兩列就好些。當然我知道這個按照時間排序走。
3、有些功能,老實說我沒找到在哪。
我貌似今天上午偶然找到了一個作者推薦,類似微博廣場的頁面,但忘了自己怎么找到的了。而我一直都找不到這樣的東西。盡管幫助中心上有什么專題推薦,文集推薦,作者推薦的講解。因為我沒在導航條上找到。
我能看到專題推薦和文集推薦。這個就是我的專題,全部專題,訂閱的專題,以及新建。
如果有一個類似微博廣場的界面就好了。能夠讓我可以按照用戶、文集和專題開始搜索,放在導航條專題上方。
4、可能現(xiàn)在的文章、文集并不多,所以沒有分類。那么沒有分類,我看到的全部文章,文集,真的是五花八門。至少也應該給我篩選一下分個信息工具類和生活雜感類吧。
5、寫作界面。這個圖片上傳要花點時間。嗯。真的。所以我不太喜歡插入圖片。很多圖片。
6、我知道簡書是為了讓寫作者更專注寫作而非龐雜。所以一些功能都做了簡化和默認。比如插入圖片就是居中,圖片和圖片,圖片和文字上下行之間有空行。這種默認挺好,幫了很多忙。
7、簡書這個網(wǎng)站,目前看來還是有很大想象力的。
(1)我看好簡書播客。
一來可以為那些有好聲音想做主播的愛好者或者就是電臺人提供一個聲音舞臺。二來電臺主播本身也會是高質(zhì)量用戶群之一。相當于找了電臺主播做社區(qū)運營,而電臺主播自己也是用戶。一舉兩得。這個播客和其余聲音電臺,比如喜馬拉雅,荔枝,考拉,蜻蜓的區(qū)別在哪呢。在于如果你想做主播,這個內(nèi)容素材就是簡書的文章,你可以任意挑選。這個很好。自己都不用準備了。
14年以來我們可以看到聲音電臺又火了。荔枝,喜馬拉雅都有融資。某天我去荔枝,喜馬拉雅,蜻蜓看了下。還是挺震撼的。在這樣一個年代,你越來越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在某方面非常擅長是個專家,然后你又熱愛分享,那么你一定會能夠吸引同樣興趣的人。這種影響力很大的。我們都知道,影響力是可以變現(xiàn)的。
聲音自媒體的發(fā)展,感覺上不會有什么再新鮮的花出來了,但是還能讓一批人火一把,尤其草根。
(2)簡書周邊。就是簡書的淘寶店。
簡書名片的設計感不錯,創(chuàng)意很棒。非常有意思。至少很對我胃口,我還挺不想自己名片出現(xiàn)XXX頭銜和公司的。當然,其實我也不太想出現(xiàn)簡書。哈哈哈。而且,名片略大。如果有橫版可能好一些。淘寶店賣的另外一種商品就是簡書明信片,我感覺這個應該會比名片賣的好。這個非常體現(xiàn)運營者的用心,很贊。簡書只要能夠做好用戶,充分調(diào)動用戶的積極性。能夠給那些在簡書得到推薦有重視感的作者一些些虛榮心,這兩樣商品都應該會不錯。
我現(xiàn)在回想,社區(qū)運營無非就是兩類人。1是意見領(lǐng)袖,可以是明星/社會名流/網(wǎng)絡紅人/某些領(lǐng)域的專家(歷史學家、娛評人、影評人、美食專家、健身專家)等等,這類人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政策,通過他們吸引更多的用戶。2是普通用戶。這類普通用戶不可小看在于,可能會變成某個草根大號,也可能會是特別勤奮寫作的用戶。每個用戶對這個寫作社區(qū)的粘性有多少?能夠每天花多長時間在寫作?一周能來簡書多少次?每次寫作完什么感覺?都是應該做一個細致的用戶體驗調(diào)查的。很難說這里面是否會有牛逼人物出現(xiàn)。
類似新浪微博的運營手法。無論是2000年的博客還是2009年的微博,新浪微博都非常清楚的指點大頭是誰。誰有影響力就找誰。有影響力的人要再推一把讓他們更有影響力。
事實上,做社區(qū)運營,最重要的是讓每個人都得到一定的關(guān)注和滿足感。你如果能夠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那種感覺,那么人家怎么不會去呢。這個就像經(jīng)紀人和明星的關(guān)系是一個道理。只有經(jīng)紀人把明星做起來了,經(jīng)紀人的地位才會提高會有一些些話語權(quán)。當然,明星得成器。所以需要篩選有影響力有專長的重點用戶去影響普通用戶。
(3)簡書成書出版計劃。
這個很有意思。相當于出版經(jīng)紀人了。而且,你有這么多作者,難道除了出版不能做別的了么?不的,你還可以做電影電視劇劇本。只要你有了一大批高質(zhì)量的作者,基本上能做的很多。比如鈦媒體,趙何娟也是很聰明的一個人物。為了生存,鈦媒體先是和商業(yè)機智合并,然后和華誼合作。為什么?因為人家有作者。人家的作者非常非常專,就是創(chuàng)業(yè)啊經(jīng)管類啊。那些作者寫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為什么不能拍成電影呢?所以和華誼合作,真的還挺厲害的。
簡書一樣可以。當然,目前最好還是專注于寫作。你可以在寫作上能做很多。做出版出書,培養(yǎng)更多有才華的作者。無論對簡書自身還是對作者,都是雙贏。
這個年代不缺平臺。但是缺真正聰明有才華的人。只要你有才華,不怕沒平臺。
所以現(xiàn)在很多平臺都在搶人才。比如我發(fā)現(xiàn)微博上某個XXX,他的東西在好幾家閱讀平臺發(fā)表。但是一般微博上用網(wǎng)易云閱讀筆記多然后分享到新浪微博上。如果簡書想要發(fā)現(xiàn)和挖掘更多有才華的人,微博還是應該挖掘一下。感覺里面還有人才。
簡書和新浪微博的合作還挺好的。不過說真的我很少把我的簡書文章分享到新浪微博上。尤其是這種東西。我公眾號的娛評也只是分享過幾篇。絕大多數(shù)我就只發(fā)到簡書,新浪微博不分享。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因為微博上有很多認識的人,而你不希望讓那些人知道你這么聰明吧。。哈哈哈。
簡書這個社區(qū)的運營,用戶和內(nèi)容必不可少。所以除了用戶自己創(chuàng)建專題生產(chǎn)內(nèi)容,簡書自己也需要有一些運營人員做編輯的工作去不斷想一些新的專題吸引用戶。2015年計劃這個不錯噠,什么每周500字也挺好的,都很有創(chuàng)意。
簡書現(xiàn)在其實應該和以前的博客很像。用戶可以發(fā)簡信交流。用戶可以評論文章。用戶可以做評價喜歡還是不喜歡。博客的時候關(guān)注用戶就行了。這里細化了一下,你可能不關(guān)注這個用戶,但是關(guān)注這個人的文集/專題就好,因為這個人的文集并不一定就是他自己寫的啊,他寫的不一定好但可能很多人投稿啊,這個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你看有時候我們關(guān)注微博某個人,但這個人寫的文章還真不一定喜歡。
那么簡書和豆瓣呢,我感覺,其實就是沒有把興趣內(nèi)容分享做的更明顯而已。日后發(fā)展的話,說不定也會走興趣這條路。另外,簡書現(xiàn)在沒有社交功能,比如沒有群組,沒有同城。如果簡書想要活躍用戶,有時候做個線下同城交流會我感覺也還是可以的。尤其我看某些專題是非常專,某些作者也非常專,什么哲學的,歷史的,都很好玩。如果做個用戶交流能聚集起來,其實就是個社群,屬于知識性/興趣社群。
8、就先說到這吧。總體還可以,打分80分。看好簡書。
9、哦,還能繼續(xù)編輯啊?!我發(fā)布過一次還能再編輯啊,這個還可以。我想補充的是:
a、希望添加圖片有成批添加功能。
b、我比較希望說文章除了移動也有copy。因為有時候我的一篇文章會同時適合兩個文集。那我怎么移動啊,我上次為了讓我兩個文集有同一篇文章,所以我復制粘貼了一遍然后發(fā)布了。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