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后莊之人潮鼎沸,岳拴言道。
“瞧瞧去。”曉靈應聲而答。
于是,曉靈、岳拴與神拴三人攀上村子西面的丘陵,抵達后莊。人群熙熙攘攘,議論紛紛。
神拴道:“我去瞅瞅。”
須臾,神拴從人群中擠出來,雙手比劃了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述說:“那個桌上放著一個能轉的東西。一個陌生叔伯在那耍弄,還說那叫電影機,放的是《地道戰》,講的是打日本鬼子的故事。”
此時,曉靈與岳拴也好奇地擠進人群,左顧右盼,但仍是云里霧里。
岳拴指著電影機對著西邊的土墻說:“曉靈,快過來看。”
曉靈回頭一瞧,見一大塊鑲黑邊的長方形白布高懸墻邊。
不多時,電影機“吱吱”作響,白光從鏡頭射向白布,瞬間出現文字、樂聲和人物說話。
“這是在說日本人和解放軍打仗呢”,隱約有人言。
三個孩子驚愕不已,竊竊私語。屏幕上忽現日本鬼子,“日本鬼子進村了”,“已到村東老榆樹下”,一男士高呼。村頭田間的男女老少紛紛奔回家中。
后莊乃周村中心,凡集體活動皆在此聚集。今日,卻是園縣文化館放映隊首次來周村放映抗日時期,河北冀中平原山底村在共產黨領導下挖地道英勇抗敵的故事。
周村坐落于園縣城東百公里之遙的群山之中,交通極為不便。今日,放映隊乃是首度至此,村民們看到日本鬼子的暴行自是驚恐不已。
正當老村長跑到大樹下欲敲鐘報警時,即遭日寇槍擊腿部受傷。但他掙扎許久終艱難站起。“鐺, ‘鐺鐺’”,只見白布上的畫面定格在持槍的日軍與倒地的老村長身上。
曉靈與岳拴相擁而泣。曉靈頭頂忽感熟悉的撫摸,急忙低頭躲過。“孩子別怕,那是放電影,是咱們抗日軍民與鬼子英勇作戰的歷史呀”,媽媽安慰道。曉靈心神稍定,鼓起勇氣將影片看完。
回家路上,曉靈憂慮道:“不知日寇哪日會闖進我們村子。”神拴問:“為啥?”岳拴答:“咱村無地道,只有民兵呀。聽大人說縣城里有成群的解放軍呢。”曉靈應聲道:“對。”神拴不屑地說:“你們兩個膽小鬼罷了,我才不含糊。”一旁的大爺嘀咕:“要是能有導演把咱們村里的那些傳說拍成電影該有多妙。” 神拴急問:“大爺講講鬼故事吧!”大爺瞥了一眼曉靈,“我講了你晚上怕是睡不好。”“我不怕,誰怕誰別聽。”大蛋說道,大哥也附和:“大爺您就開講吧!”
“好吧!剛看完電影還熱血沸騰的嘛,那我即興編一個。”大爺清了清嗓子,“清朝時候,陽洼莊有個叫馮舉人的,日子可苦了 ,就靠給別人作苦力維持生計”。
陽洼莊與周莊相距一華里,分踞于兩座山巒的環抱之中。這兩座山峰遙相呼應,互為映襯。周莊坐落于南北走向的山脈西麓的幾個幽深的小灣之中,居民以周姓為主,其中夾雜著四戶親族,皆為兄弟后代。陽洼莊則散布于周莊西南方向山坡下的地帶,十來戶人家皆姓馮。兩個村落的生活都頗為拮據,居民們均未建造土木結構的房屋,而是選擇在山坡上挖掘窯洞以居住。
兩山之間的低洼地帶,有一條東西向的大道貫穿而過。沿著這條馬路向東行進,便是一條自北向南延伸的深溝——羊路溝。通過這條通道,可以通往李莊、馮新莊、楊家灣子、四溝灣等多個自然村落。
某日,馮舉人啟程前往溝東的馮新莊進行勞作。天色尚暗,他便踏上了東行的道路,大約十分鐘便越過羊路溝。白日里的羊路溝并無邪異之事發生。跨越深溝后,馮舉人又步行了十多分鐘才抵達雇主家的工地。當日的勞作繁重,直至夜幕降臨八點半方才完工。
盡管馮舉人的生活頗為清貧,但他在村里卻人緣頗佳。無論為誰家出力,他從不計較報酬,任由雇主自行給予。有時候,即便完成了工作,他也分文不取,權當助人為樂。尤其對于那些境遇更為困苦的家庭,他多半是出于援手,一頓飯食就足夠作為回報。馮舉人不僅心地仁慈,而且長于與村民們閑話家常,講述古今。無論何地,只要得空,他便坐下娓娓道來,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故事中的山川草木、飛鳥人物,令聽眾仿佛身臨其境。有時候,故事的吸引力如此之強,以至于不僅馮舉人忘了歸途,連聆聽者也都遺忘了此行的初衷。
那日工畢頗晚,東家宴罷后,照例與眾人閑聊,卻使馮姓舉人竟忘了歸途。東家知其性好談,故說:“小馮,今日且歇,他日再論高下,夜已深,亥時將至,何不留宿一宵?羊路溝有邪異之事,常使路人遭難。”聞此言,舉人躊躇起來,未及細想,東家又戲謔道:“汝乃武林中人,豈容鬼怪欺凌?”
? “哈哈哈,不必了,東家盛情我心領矣,歸途不遠,就此別過。”馮舉人帶著幾分好勝心,笑著婉拒,“我倒想瞧瞧,那所謂的鬼,是何模樣。”他素來行路愛歌唱,尤其在夜色中,秦腔之聲高亢動聽,遠傳數里。
馮舉人離了東家之門,便放聲高歌,行至羊路溝口,心中思量著東家的言辭,“別胡說八道。心里本無鬼神,何必自擾?回去豈不是叫東家笑話?”于是,他清喉潤嗓,歌聲再起,比先前更為嘹亮,欲以此自壯聲勢,驅散心中那份莫名的驚悸。
走近溝底約十米遠之處,他瞥見暗影中有異物,不禁放緩腳步,仔細一瞧,不禁心生懼意。只見那怪物高不及一米,體寬卻逾兩丈, 馮舉人不禁渾身僵硬,冷汗直流,“莫非真遇上鬼了不成?”再凝神一看,心中稍寬,原是有人臥在土坡之下,身上覆著羊皮襖。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上前撕去羊皮襖,果見其下為一受創之人,并未氣絕,尚存一絲生氣。
? 馮舉人厲聲問那人道,“汝是何人?為何在此裝神弄鬼,欲意何為?” 那人卻無言語,馮氏又說:“你究竟還活著還是已變成陰間的鬼魅了? 若你還陽間之人就趕緊說話,真要是個孤魂野鬼,也莫要畏縮不前讓我瞧瞧你有什么本事!”然而那人依舊默不作聲。此刻舉人已然明白,這受創人雖未斷氣,但也奄奄一息了。于是他收起了敵意,蹲下身來,為他拭去面上的塵土。此人顯然不是本地人,滿臉塵垢,馮舉人將他身上的泥土擦凈之后,扶起他站穩腳跟。 這位傷者恍如回過了神來,虛弱地詢問馮舉人尊姓。“免貴姓馮。”?
? “你就是那位有名的舉人!謝謝你救了我的命。”傷者激動地說。
? ? 馮說: “言重了!我看汝似乎歷經磨難。究竟是何因緣際會到此?”
? ? ? 那人顫巍巍地說,“我乃陜西會縣人,在西夏鎖陽做買賣時遭了劫匪的洗劫。兩名同伴隨行慘遭殺害,我乘亂逃脫虎口,一路狂奔回家,不巧誤入這條山溝,被一群蒙面歹徒襲擊… …”。
? 馮舉人聽罷,心知這伙歹徒定是常在此地作惡的強人冒沖鬼神之名, 他本是習武之人,于是 馮與傷者連夜搜尋惡人的蹤跡卻一無所獲。兩人相對唏噓,均認為這伙惡徒果真是鬼魅附身般的狡猾。馮說,“既然今夜之事已經明了,你隨我回家吧。”? 馮氏安頓好傷者后方自述:“其實我也未曾赴京趕考成為什么舉人,不過是個村野匹夫罷了;只因家貧無以供學,粗識幾個文字后便棄文從武自娛自樂。”? ? ?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后來這位傷者康復后便攜重金赴京求學,而后也金榜提名,步入仕途。而 馮氏因緣際會下也得償所愿考取 舉人,聲名遠播,成為赫赫有名的一代武學名家!周莊方圓幾百余里皆知 馮氏家族乃忠良之后,世代勤勉,樂善好施,保境安民,庇佑著一方百姓安寧!
? 此后周莊及馮莊的老老少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 對待惡勢力,萬萬不可一味退縮忍讓,該出手時則出手!又云: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善惡到頭終有報!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