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端午艾葉香
蜜粽傳情煮安康
五彩絲線系平安
祈福荷包繡吉祥
? ? ? ?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車站,路邊,商場門口多了很多賣五彩繩,絲繡荷包的小攤位。遠遠望去,五彩繽紛的手編彩繩、絲繡香包兒排排整齊的掛在簡易木架上,隨風飄舞著,煞是好看。彩繩上面拴著五彩斑斕的鈴鐺或者蝴蝶,鈴鐺寓意銅鈴開運、平平安安;蝴蝶寓意翩翩來財以及招緣分和好運;還有的拴著簡易的手工雕刻的核桃或者小葫蘆,低調中透著古樸的氣息,寓意福祿平安,祛病辟邪........
? ? ? ?攤位前聚集著三五成群的顧客,年老年少的都有,都是過路的行人,匆匆路過被小攤販兒口若懸河口吐蓮花的叫賣聲吸引過來。或許是快過節了討個好彩頭兒吧,都或多或少的為家人父母孩子挑幾樣物美價廉的小物件。我也禁不住誘惑,買了幾樣,的卻比我們小時候編的那種漂亮精致的多。
? ? ? ?大街上購物的行人比以往多了很多,好多沿街飯店門口都多了個大大的電蒸鍋,里面煮著熱氣蒸騰的粽子。有大棗粽、花生粽、蛋黃粽、鹵肉粽好多個品種
? ? ?我正好餓了就買了一個黃米大棗粽,店家服務很周到,很快剝好粽葉的黃燦燦的粽子就端了上來,上面撒著一層白砂糖。粽尖上點綴著一顆飽滿圓潤的大紅棗,甚是好看。
? ? 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很快就失望了,賣相好看的粽子吃起來卻沒有粘糯的粽香味兒,就連大棗也沒什么棗香味。味如嚼蠟的失望中,心里很快泛起一陣酸酸的感覺……很懷念小時候媽媽親手包的黃米粽,那種鐵鍋老灶劈柴煮出來的濃烈的粽香味兒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思緒很快漂回到童年時代。
? ? ? 八十年代的日子,沒有現在的高科技和五花八門的洋貨商品,物質生活相對貧乏,一切都是純手工製作。那個時候的我最盼望的就是逢年過節,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吃比平時多好幾倍的食物。每逢這樣的日子,我和弟弟寧可吃撐著睡不著覺,圍著柳樹跑著消食兒也要多吃一些。當然,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端午節媽媽包的黃米粽。
? ? ?過節頭兩三天,媽媽就會用大鐵盆把米淘洗乾淨再泡上。媽媽說米泡不透包出的粽子就不黏,影響口感,所以說泡米是包粽子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然後我和媽媽就去田邊水渠邊拿著鐮刀割馬蓮草,那是一種類似於蘭花一樣的植物。葉子長而細軟,開藍紫色花。我們把割回來的馬蓮草放在陽光下暴曬,只需一個中午就蔫乾了。然後包粽子的時候再把馬蓮草連同寬邊蘆葦葉一起放水里泡濕,媽媽說這樣做可以增加粽葉和馬蓮草的韌性。
? ? ? ?端午節的早晨天還沒亮,早起的媽媽把泡好的蘆葦葉和馬蓮草撈出來,放在小方桌上。三片或者四片碧綠的粽葉首尾顛倒的壓邊疊在一起,然后拿起來窩成一個沙漏兒一樣的小錐碗兒,先放進一顆大棗,再把黃米添進去,用多余的粽葉封口再用馬蓮草繩系緊,轉眼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就包了好多,我在旁邊看著,手越來越癢,央求媽媽教教我。得到同意后,我也學著媽媽的方法像模像樣的包起了粽子,但是看著很簡單的事情到我手里就變得非常難了。我手忙腳亂的忙活了半天,終于包出了一個完整的粽子,但是卻又瘦又小癟癟的,我發現媽媽o包的都是四個角。而我怎么努力都只包出三個角的,問媽媽怎么回事,媽媽安慰我說我太小還沒長大,小手包不了大粽子,我懵懵懂懂的點頭。
? ? ? 媽媽叫我把弟弟喊醒,跟著爸爸一起去離家不遠的東山廟附近采艾蒿。爸爸拿著鐮刀,我和弟弟拿著籃子跟著爸爸一起踏著清晨的露水上山。爸爸說必須要趕在太陽出來前采到帶著露珠兒的新鮮艾蒿葉。我和弟弟本以為已經起來的很早了,卻在路上碰到好多平時一起上樹爬墻掏鳥窩玩兒小伙伴。于是這一路就熱鬧了。跑跑跳跳,追逐打鬧,把晨夢中的鳥兒都驚醒了,撲棱棱的飛離鳥窩,站在高高的樹尖上嘰嘰喳喳的抗議著指責著這些熊孩子。
? ? ? 太陽剛剛漏臉兒的時候,我們各自已經采了小半藍艾蒿葉了。然后盯著初升的太陽,一起大聲的歡呼“太陽公公出來了!太陽公公出來了!”然后又崩又跳。據說,端午節的早晨最先見到太陽公公的孩子會從此不生病,健健康康的長大。所以我們都喜歡端午節早晨去山頂上迎太陽。
? ? ? 太陽升起一人高的時候,我和弟弟已經采了滿滿一籃子艾蒿葉,爸爸則把鐮刀別在褲腰上,扛起一大捆割好的艾蒿條領著我們一起下山。
? ? ?回到家,媽媽已經包好了一大盆粽子。爸爸開始劈柴生火,于是,一大鍋粽子就煮在了大鐵鍋里。媽媽把幾個平時舍不得吃的雞蛋悄悄放進鍋里一起煮。
? ? ? 我和弟弟跪在火炕上分媽媽編的五彩繩,和絲線繡的小荷包墜兒,時而為了顏色和圖案爭論不休。然后就石頭剪刀布的決定花落誰家。
? ? ? 媽媽打好一大盆清水,里面灑入了很多新鮮的艾蒿葉,綠盈盈的漂在水面上,招呼我和弟弟洗臉洗手。清涼涼的水撲在臉上,一股淡淡的艾葉清香令人心曠神怡。媽媽說用艾葉水洗臉夏天不招蚊蟲叮咬,冬天不生凍瘡,還會越洗越漂亮。于是,我和弟弟就洗起來沒完沒了,直到衣袖全部被水侵濕灑了滿地的水,才在媽媽的責罵聲中停下來。
? ? ? ?媽媽把五彩繩分別系在我和弟弟洗干凈的手腕上。把絲繡荷包別在衣襟上,我們就美美噠笑了起來,感覺非常幸福。鐵鍋上冒著騰騰熱氣,灶膛里的果木紅彤彤的燃燒著,火舌貪婪的舔著鍋底。一股股甜膩的粽香味兒飄了出來。這個時候我和弟弟都已經饑腸轆轆了,媽媽打開鍋蓋,把雞蛋撈出來,用清水浸泡一下,分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弟弟剝開蛋殼幾口就吃了下去,噎的滿臉通紅。我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把自己的雞蛋藏了起來。沒想到這一藏居然忘記了,后來被媽媽收拾衛生找出來的時候,雞蛋已經臭了。為此我還心疼的大哭了一場。
? ? ? ?終于煮熟了粽子,媽媽把熱粽子放在清水里打開馬蓮草繩,剝掉綠油油的粽葉,那股濃稠的粽香味兒立刻撲面而來。每一個黃澄澄的粽尖上都嵌著一顆大棗,媽媽在粽子上灑上少許的白糖,我和弟弟就急不可耐的吃了起來。那似乎是人間最美味的東西。滿口的粘糯滿口的香甜,要多幸福有多幸福。
? ? ? 可惜這樣的日子現在只能變成回憶了。很懷念兒時那段快樂的時光。雖清苦卻很溫馨,那時候的天是那么藍,云是那么白,沒有太多的農業污染和復合肥的催生,所有的莊稼都是沿襲著傳統的方法按季節播種。雖然產量不高,但卻是純綠色無污染的糧食。所以米才那么香,吃起來才那么粘糯可口。
? ? ? 在那段清貧的日子里,在柴米油鹽的瑣碎操勞中,媽媽把清苦的日子過成了一首最人間煙火的詩,給了我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都已長大,父母也日漸蒼老了,卻再也找不到小時候那種對端午節強烈的期盼和幸福感了。于是更加懷念那段留在記憶深處的溫馨快樂時光。鐵鍋老灶、果木劈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著粽子談笑風生……
作者:京都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