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威戎節度使楊晟與楊守亮等約攻王建,二月二日,楊晟出兵剽掠新繁、漢州邊境,派部將呂堯將兵二千與楊守厚會師攻打梓州;王建派行營都指揮使李簡攻擊呂堯,將他斬首。
6、
二月三日,朱全忠出兵攻擊朱瑄,派兒子朱友裕率軍前行,進駐斗門。
7、
李茂貞、王行瑜擅自舉兵攻擊興元。李茂貞不停地上表請求朝廷任命他為招討使,又寫信給宰相杜讓能和神策軍中尉西門君遂,陵辱蔑視朝廷。皇上無法忍受,登延英殿,召宰相、諫官商議。當時宦官有暗中與二鎮相勾結的,宰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說話,皇上不悅。給事中牛徽說:“先朝多難,李茂貞確實有翼衛之功;楊氏兄弟興兵,李茂貞急于攻討,他的心志也不過是疾惡如仇,只是不應該不等待詔命就擅自行動而已。最近聽說他兵過山南,殺傷至多。陛下倘若不把招討使授給他,使用國法約束,那山南百姓就全完了。”皇上說:“此言是也。”于是任命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討使。
華杉曰:
牛徽意思是說,李茂貞在山南亂殺人,所以趕緊正式任命他為山南招討使,這樣才能讓他受國法約束。胡三省評論說:“牛徽之言,上所以誘掖其君,下所以彌縫悍將,若以之為國謀則未也。”誘掖,誘是誘導,掖是扶持,誘導他往那個方向想,再扶著他走過去,皇帝就上了他的道。對李茂貞呢,彌縫,幫他把漏洞都堵上。所以說牛徽這番話,不是為國家考慮。
8、
二月九日,朱全忠抵達衛南,天平節度使朱瑄率步騎兵一萬人襲擊斗門,朱友裕棄營逃走,朱瑄占據他的軍營。朱全忠不知道,二月十日,引兵前往斗門,先抵達的都被天平軍格殺。朱全忠撤退到瓠河,二月十二日,朱瑄攻擊朱全忠,大破之,朱全忠退走。張歸厚殿后力戰,朱全忠僅僅逃得一命,副使李璠等都戰死。
9、
朱全忠奏貶河陽節度使趙克裕,以佑國節度使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
10、
孫儒包圍宣州。當初,劉建鋒為孫儒守常州,率軍跟從孫儒攻打楊行密,甘露鎮使陳可言率所部兵一千人據守常州。楊行密部將張訓引兵殺到城下,陳可言倉猝出城迎戰,被張訓親手斬殺,于是奪取常州。楊行密別將又攻取潤州。
11、
朱全忠連年進攻時溥,涂、泗、濠三州百姓不得耕種收獲,天平、泰寧、河東兵都來救援,但是無法取得勝利,又趕上水災,人民死亡十分之六七。時溥困苦不堪,請和于朱全忠,朱全忠說:“你必須調走才可以講和。”時溥同意。朱全忠于是奏請朝廷,將時溥調到其他鎮,仍命大臣鎮守徐州。朝廷下詔,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劉崇望為同平章事,充任感化節度使,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時溥擔心朱全忠把他騙出徐州殺害,據城不奉詔,劉崇望走到華陰,折返。
12、
忠義節度使趙德諲薨逝,兒子趙匡凝接任。
13、
范暉驕傲奢侈,失去軍心,王潮任命堂弟王彥復為都統,弟弟王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百姓自愿供應軍糧,平湖洞及濱海蠻夷都以兵船相助。
14、
二月二十六日,王建派族侄、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揮使華洪、茂州刺史王宗瑤將兵五萬攻彭州,楊晟迎戰而敗,王宗裕等進兵包圍。楊守亮派部將符昭救援楊晟,直撲成都,扎營于三學山。王建急召華洪還師救援。華洪疾驅而至,后軍尚未抵達,先以數百人夜里趕到距離符昭軍營數里處,多多的打更擊鼓;符昭以為蜀軍大至,引兵連夜撤退。
15、
三月,以戶部尚書鄭延昌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鄭延昌,是鄭從讜的堂兄弟。
16、
左神策勇勝三都都指揮使楊子實、楊子遷、楊子釗,都是楊守亮的養子,從渠州引兵救楊晟,知道楊守亮必敗,三月八日,率其部眾二萬人投降王建。
17、
李克用、王處存合兵攻王镕,三月九日,攻拔天長鎮。三月十四日,王镕與李、王聯軍會戰于新市,大破之,斬殺俘虜三萬余人;三月十七日,李克用退軍屯駐欒城。皇帝下詔,命河東及成都、義武、盧龍四鎮和解。
18、
楊晟寫信給楊守貞、楊守忠、楊守厚,讓他們攻打東川,以解彭州之圍,楊守貞等聽從。神策督將竇行實戍防梓州,楊守厚密誘他為內應;楊守厚抵達涪城,竇行實陰謀泄露,被顧彥暉斬首。楊守厚遁去。楊守貞、楊守忠率軍抵達,沒地方去,盤桓于綿州、劍州一帶,王建派部將吉諫襲擊楊守厚,擊破。
三月十九日,西川將李簡邀擊楊守忠于鐘陽,斬首俘虜三千余人。
夏,四月,李簡又擊破楊守厚于銅鉾(mao),斬首俘虜三千余人,受降一萬五千人;楊守忠、楊守厚逃走。
19、
四月十二日,在杭州設置武勝軍,以錢镠為防御使。
20、
天威軍使賈德晟,因為李順節之死,頗為怨憤,西門君遂厭惡他,上奏將他處死。賈德晟麾下騎兵一千余人投奔鳳翔,李茂貞由此更加強大。
21、
李匡威出兵侵略云州、代州。
四月二十九日,李克用引兵返回本鎮。
22、
時溥派兵南侵,抵達楚州,楊行密部將張訓、李德誠在壽河將時溥軍擊敗,于是攻取楚州,抓獲刺史劉瓚。
23、
五月,加授邠寧節度使王行瑜兼中書令。
24、
楊行密屢次擊敗孫儒軍,攻破其廣德營,張訓屯駐安吉,斷其糧道。孫儒食盡,士卒大疫,派部將劉建鋒、馬殷分兵剽掠諸縣。
六月,楊行密聽聞孫儒患痢疾,六月六日,縱兵攻擊。正巧天降大雨,一片昏暗,孫儒軍大敗,安仁義攻破孫儒五十余座軍寨,田頵在陣前生擒孫儒,斬首,首級送到京師,孫儒部眾多投降楊行密。劉建鋒、馬殷收集余眾七千人,南走洪州,推舉劉建鋒為帥,馬殷為先鋒指揮使,以行軍司馬張佶為軍師,抵達江西時,部眾又發展到十余萬。
六月二十五日,楊行密率軍回到揚州;秋,七月十四日,抵達廣陵,表奏田頵鎮守宣州,安仁義鎮守潤州。
之前,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現在,經過秦彥、畢師鐸、孫儒、楊行密兵火之余,江、淮之間,東西千里,掃地盡矣。
華杉曰:
之前說孫儒“掃地而來”,這里又“掃地盡矣”,東西千里的房屋、財富、莊稼、百姓、牲畜……都掃得干干凈凈,一點不剩。秦彥、畢師鐸、孫儒、楊行密,四個人民的生命財產清掃工,來回掃了四遍。掃之后,還有“刮”,刮地皮;刮之后,還有“挖”,挖地三尺;地上地下的東西都沒了,就吃人。這就是改朝換代的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