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臉妹兒
他人的話總是鏡子,不是折射出你的現狀就是折射出他的格局。
???????????????????????????????????????????????? ------威爾·杜蘭特、阿里爾·杜蘭特
朋友小N昨晚下班微信我:“我快被大瑩氣死了。”然后陳述了“快氣死”她的事情的經過。大瑩是她的一個發小,平時就對生活諸多抱怨,這次因為工作中的事情來找小N聊天,向小N抱怨上司和同事的種種“劣跡”,并哭訴自己在職場生存的舉步維艱,讓小N幫忙出出主意。
小N認真的聽了大瑩的一壇苦水后,幫助大瑩分析了上司的想法,客觀評價了大瑩的做法,同時給出了自己的幾條建議,讓大瑩試試看。大瑩聽過之后就說:“你不知道,我上司才不是你這樣想的呢!”就把上司的“劣跡”又新列出來幾條。
小N耐心的聽完,再次勸導她,讓她換個角度,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做法,再看上司會不會有什么變化。結果,大瑩很生氣的對小N說:“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小N瞬間不知如何回應了,結果兩人匆匆結束了尷尬的會面。
小N在給我的微信中,委屈的說:明明是她來找我,讓我幫忙出主意的,我認認真真的幫她想了那么多辦法,結果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懂’搞得我里外不是人,好像都是我的錯一樣。聽的出她真的很惱火,我笑著回復她:你遇到了總說“你不懂”的人,不應該和她們講道理的。
其實,小N不知道,和大瑩一樣的人們,期待的是有人陪她們一起抱怨,然后咒罵一下糟糕的上司、可惡的同事,甚至是小區門口不該設計的一個井蓋。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知道,這些人總是說向別人抱怨世界的種種不公,自己人生的種種不易,請求別人幫忙出主意。可是等別人真的幫他們出了主意,想了辦法之后,他們就會告訴出主意的人,“你不懂”“你真的不知道”“你是沒親身經歷”,然后,否定所有的解決方案,繼續“艱難度日”。
孔子曾說“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簡單說就是:對愿意聽道理的人,不告訴他們真話,就對不起他們;而對于不愿意聽道理的人,告訴他們真話,就浪費了道理。明智的人,既不會對不起他人,也不會對不起道理。
而總是說“你不懂”“你不知道”“你是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不愿意聽真話的,他們關起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眼睛生活。
所以,遇到這類人“不可與言”,否則浪費道理。
我一個合租的室友Y,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也有許多苦惱。一迎接畢業生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上班,也面臨諸多挑戰。可是,她每天都很快樂,幾乎看不到她有什么壓力,和她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好心情,我曾打趣的問她是不是每天都能撿到人民幣?她笑瞇瞇的和我說,撿不到人民幣,但是我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
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是“這個我不太懂,能不能請教一下?”“不好意思,這個我不理解,能教教我嗎?”在我們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這是我經常聽到的話。
我想,生活中的她是這個樣子,在工作中一定也是這樣的,總是抱著謙虛的態度,禮貌的請教別人,怎么會學不到新
東西呢?難怪每天都那樣快樂。
毛爺爺曾說“謙虛使人進步”,我想,謙虛的最大好處不在于使人進步,而在于,讓人打開自己的耳朵,敞開心扉,傾聽他人的建議和指導,真正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樣的生活就像儲蓄一樣,不斷的存進心的知識,讓自己接收不同的思想的影響,積極生長,自信而快樂。
最近網上流傳一句話“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總是說你“你不懂”的人,就是那些抱怨了生活,卻又不想改變的人,遇到了,如果有耐心,就聽聽她們的傾述,如果剛好不想聽,就轉移個話題,不要試圖和他們講道理,反正最后受傷的總是你。
“上帝只救自救之人”,何況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人類,遇到自己都不想拯救自己的人,就放棄吧,千萬別告訴他們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叫道理,否則,他們會告訴你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絕望,然后極力證明給你看,直到說服你相信為止。
《歷史的教訓》中,威爾·杜蘭特和阿里爾·杜蘭特寫道:他人的話總是鏡子,不是折射出你的現狀就是折射出他的格局。
“你不懂”這句話不僅折射出對方的格局,也折射出對方放棄改變的意愿。所以,沒必要為了深陷泥潭而不自救的人,犧牲了自己的好心情。
作者簡介:大臉妹兒
愛笑,愛哭,愛講故事;
故事不是一天講完的,
所以,要聽故事,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