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人總是覺得饑餓胃腸空虛,身體發沉,懶得動。喜吃甜食會傷腎,吃點苦的補腎,補脾胃的同時不瀉腎。
脾胃不好表現:
滿腹長鳴,溏瀉,食不化。虛則身重,若饑,肉痛,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饑。皆調足三里
1脾實病表現:大腹便便、腸鳴、腹瀉
腸鳴現象:肚子有水響、喝進去很多水消化不了,留存體內變成一肚子“壞水”
2脾虛病表現:總覺餓、身體沉重、懶動
有人外面稍微吹點涼風、空調風馬上拉肚,因為脾陽氣不足容易寒中。
治脾名方:
1.針灸治脾病,調足三里
2.用甜味兒東西補脾,適合脾慢悠悠狀態
3.脾易吸收水濕和痰飲,故吃點苦的東西,吸走脾里的濕。
4.小瀉脾湯(四逆湯)專瀉脾內陰寒、水濕、痰飲。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各三兩用三升水,煮取一升,頓服。
5.大瀉脾湯 專治肚子脹、排便困難、反嘔
在小瀉脾湯上+大黃、黃芩、枳實
P266
6.小補脾湯 專治吃東西不消、不化、腿肚子轉筋
方子:黨參、炙甘草、干姜、白術
7.理中丸:專不脾
小補脾湯的要吃磨成散措成丸,就是理中丸
8.大補脾湯? 專治身體虛到一定程度
在小補脾湯+補肺氣的藥 麥冬、五味子、旋覆花
金生水,人的津液,比如唾液,都是在肺氣的推動下產生。肺氣推不動,人就會干瘦,脾氣推不動,人就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