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了汽車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出行活動半徑的增加。以前出門靠腿,3km以外就要思考交通工具,自由大大的受到限制。有了汽車之后,生活范圍就遠遠擴大。和老爸聊天,談到車太便宜功能太少,突然想起來無人特斯拉電動車和谷歌無人駕駛很厲害,簡直魔幻。于是搜索了一下汽車的發明史。
1769年,法國的邱紐制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想用來代替馬為拿破倫的軍隊拉炮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鐘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后來車在一次行進中撞到磚墻上,碰得支離破碎。
不過,從此研究蒸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了。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 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這種汽車裝有笨重的鍋爐和很多媒,冒著黑煙,污染街道,并發出隆隆的噪聲,而且事故頻繁地出現。
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現在的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
1820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后,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制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每分鐘900轉,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產生很大的功率。
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制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制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l.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
1885年和1886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制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因此,在汽車技術史上一般以此兩人作為眾多汽車發明人的代表,并且把1885年或1886年作為汽車誕生的年份。
在汽車發明之處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有汽車和人、馬等傳統交通工具的比賽,發現很多汽車的不足,比如啟動速度太慢,短跑內必輸。
但是因為汽車的思路正確,一直有無數發明家、企業家等的長期投資。
目標正確,方法正確,持續輸出,加上時間緯度終于給今天的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出行工具。
現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我們讀的每一本書,學到的每個知識,也許都如當初和馬比賽的汽車一樣。初看都是有很多缺點,但只要持續輸出會成為下一個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