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考完了,出來成績以后開始報志愿。
第一個想法出去走走,不要總是待在同一個地方。
于是報了一個最北端的大城市。
大城市一定會讓我看到不一樣的景致。
普快24小時,高鐵8小時,晃晃悠悠的到了學校。
學校挨著江邊,沒事可以賞個景。這是我第一印象也是我當初選擇的初衷。
開學第一個月,不停忙,忙不停。
軍訓,上課,開會,參加活動。
根本沒時間想家想媽媽。
幸好我適應能力很強,和同學漸熟。
第二個月帶著忙碌而茫然的黃金周,放假不回家,卻不知該去哪。
陪室友過個生日,去阿姨家蹭頓飯。
打算半天的行程最終在床上或圖書館度過。
忙上正軌后開始發現完全和前18年的想象不一樣。
我以為離開家會輕松,沒想到更苦。
我以為我看到不一樣的繁華,沒想黑暗重重。
我以為獨立不難,沒想到身堅心累。
我以為……
離開父母的關懷了,在寢室里都是自己照顧自己沒有多余的關注來給我。
和同學出去玩了5次,
一次公車人太多擠丟了一個同學,
一次走了整個跨江大橋回來連個公車也沒有了,
一次坐地鐵室友錢包被摸了,什么都沒了,
一次在車上聽司機說放假的時候送站黑車猖獗,猖到40分鐘的車程要收500塊人民幣,
一次在市中心打了13輛車沒有一輛去我們學校的。
這就是我苦心追求的大城市,
這就是我堅持遠離家鄉外出闖闖的結果,
才半年我已經后悔以至于絕望了。
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
不管怎么走,總是要走下去的。
走肯定能走,我怕我在黑暗中習慣了這樣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