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微微一笑的小鎮的第32篇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未經作者授權不歡迎其它公眾號轉載。
一
待楊韶華和蘇小小一行從嶗山書院回到學校宿舍,天已經擦黑。
校園桂花樹那里跑過一個人,看著身形,楊韶華覺得好熟悉,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個女生騎著自行車匆匆往外趕。原來是班上的彭圓圓,斜跨了一個布包,把自行車騎得飛快,楊韶華招了招手,關切的問這么晚了去哪里?圓圓正好看到她想下車打招呼,躊躇了一下,大聲回復:“楊老師,我去做家教,先走了不好意思,快到點了。”
“注意安全”楊韶華說。說罷擺了擺手,目送學生離去。
二
彭圓圓抬手一看表,已經5點了,40分鐘從金水路趕到海琴廣場,要抓緊了。她手上的那塊表是去年SWATCH紅色圣誕款,這個品牌她喜歡,很多年輕人也喜歡,她不喜歡那些戴鉆的首飾表,這個喜好也延伸到她所佩戴的飾品上,媽媽送過她一條珍珠項鏈她特別喜歡。
一路上風馳電擎,呼嘯而過,有一個小小的下坡她甚至撒了把,這份兼職她是通過撥打廣播熱線得到的。
想起那天中午,她等待學校外面的IC卡電話亭,黃色的電話亭,黑色的話柄,打了5、6遍“城市熱線”才撥通,留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后,大約10分鐘就收到了家長的電話。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輔導學生全科,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女生,數學、語文兩門課的作業需要她來監督完成,孩子父母在國企上班,下班到家很晚,孩子的爺爺奶奶不會輔導功課。
第一次與孩子的母親溝通,彭圓圓把自己的證件給家長查看,相互簡單聊了幾句,開始輔導孩子功課,價格是之前就商量好的,35元/次,每次1個半小時,提供晚餐。唯一不好的是這家在老城區,沒有直達的公交車,如果倒1次車就去掉4塊錢,彭圓圓算了算賬,二手自行車才50塊錢一輛,算下來還是騎車比較經濟,就這樣開始了每周的往返生活。
三
下了課已經8點多了,天黑透了,圓圓下樓就看到了方逸文。
初春的天,還是有些冷,圓圓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兩個人并肩走了出去。
方逸文問:“今晚在學生家吃的什么?”
圓圓說:“哎呀忘了,今晚上學生有個單詞難倒了我,冰箱英語怎么說……”圓圓抬起頭皺著眉問,方逸文比她英語好。
“你不是教語文數學么?”
“孩子太皮了,為了讓她好好聽我的,我盡量滿足她的學習要求,今天她想學習幾個英語單詞,簡單的我都說上來了,就是這個冰箱,F開頭我忘了怎么發音,糗大了,今晚這熊孩子肯定和她爸媽說,怎么辦?下次怎么來……”圓圓手舞足蹈,哇哇亂叫。
“上來吧”方逸文拍拍自行車的后座。
兩個人騎在北方初春的夜晚,寒風料峭,心卻溫暖。
“想聽聽我的意見么?”方逸文慢吞吞的說,
“快說”
“你得抓住孩子的心理,還得“有殺手锏”——讓她爸媽覺得換了別人都不行”。
“好像武功秘籍……哈哈哈哈”
“你別笑,老師在課堂上都說了,USP獨特銷售主張——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優,人優我新,人父母認可你,就是你的客戶,怎么抓住客戶的心,和你從家樂福一堆東西里面挑自己喜歡的,是一個道理。客戶選擇的東西必定有一樣打動了你,不然你不會買。家長選擇了你肯定你有可取之處,如何保持自己的優勢,是你下一步要注意的問題。就像產品上市了一樣,競爭產品出來了怎么保持自己的優勢?”
“好冷快點騎!”
“你讓我說的,我說了你又不愿意,不說了,想不想吃點好吃的?”
年輕的聲音飄蕩在風中。
USP即“獨特的銷售主張”(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表示獨特的銷售主張或“獨特的賣點”,“USP”是羅塞?里夫斯(RosserReeves)在50年代首創的,他當時是美國Ted Bates廣告公司董事長。里夫斯比較早地意識到廣告必須引發消費者的認同。他認為,USP是消費者從廣告中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廣告人員硬性賦予廣告的東西。
USP理論內涵主要有三個部分;
基本要點:
每一則廣告必須向消費者說一個主張,必須讓消費者明白,購買廣告中的產品可以獲得什么具體的利益。所強調的主張必須是競爭對手作不到的或無法提供的,必須說出其獨特之處,在品牌和說辭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強調人無我有的唯一性。所強調的主張必須是強而有力的,必須聚焦在一個點上,集中打動、感動和吸引消費者來購買相應的產品。
為了實現廣告傳播中的USP,羅瑟?瑞夫斯提出了三條基本原則:1.讓影像貼近聲音,讓消費者的眼睛看到他耳朵所聽到的。2.讓播音員的聲音作為背景音。3.為了USP找到一個具體的影像說明。
后來,USP理論經歷了時代的發展,70年代,USP理論從滿足基本需求出發追求購買的實際利益,逐步走向追求消費者心理和精神的滿足。
90年代后,USP理論的策略思考的重點上升到品牌的高度,強調USP的創意來源于品牌精髓的挖掘。USP理論在當今時代仍然沒有過時,經過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具有了更強的針對性,更能適合新環境的要求。在USP理論在與品牌相結合的過程中,它不僅能幫助企業銷售產品,還肩負起了營建和增長品牌資產的新的使命。
特征:
第一,關注產品本身,廣告訴求則以產品功能訴求為主。
第二、從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以生產者為中心,運用廣告進行產品推銷,并以推銷為直接目的。
第三、廣告傳播具有單向性的特點。
第四、早期USP理論仍是建立在“術”的探求的基點上。
當然,這個理論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來看,也有其局限性,所以,這種獨特的銷售說辭,必須與消費者的實際利益需求與心理需求相對應,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如果我們對USP作理論修正的話,作如下表述似乎比較完備一些:一則廣告必須向消費者陳述一個明確的消費主張,這一主張必須是獨特;這一主張必須與消費者的利益需求相契合。
以上2幅圖片來自網絡
也許你還想看:
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下)
http://www.lxweimin.com/p/3c7ad7ebd6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