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古人云:三十而立, 冬天會下雪,秋天會落葉,春天花會開,隨著時間的推移萬物皆有變化,周而復始;人的狀態亦如此,無論是生理的或者是精神層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會達到一定狀態,世界萬物皆是發展的變化的。?談論這個話題有何意義?首先,可以給我們一個清晰的目標,目標是人生路上的燈塔可以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春天播種,你知道秋天會有收獲的,當你20歲的時候,你應該知道30歲的自己會成為什么樣的狀態或者你自己理想的狀態,然后朝著這個目標堅定的前行。其次,給我們一個清晰的定位,當你30歲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現在的狀態,找準自己的定位,活在未來。最后一點,啟迪我們再次審視自己的一切,你到底要的是什么,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
三十而立是源于《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四十歲到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較高的境界。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三十歲的男人,逐漸退盡了幼稚,走向了成熟,學會了穩重,不會像二十歲時任意的瘋狂,懂得如何工作,如何生活。有人說三十歲的男人是成品,四十歲的男人才是精品,其實就像開花后結果一樣,三十歲以上的男人正是處在這個積累沉淀的過程,這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三十而立,立什么?
1立一個事業方向和目標,即未來十年二十年要做的事情,聚焦這個目標,不斷精進,不斷迭代,成為本領域的TOP。2立一個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即做事的基因。如何把目標拆分好,如何單點爆破,如何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如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等等。一定要有一套成熟的科學的做事方法論。3要立一個態度,未來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人處世應該由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如何做到?
莊稼從春種到秋收,要經過松土,播種,施肥,澆水,除草等等,人亦如此,從懵懂少年到而立之年也要經過松土播種。。。。。
1我們要學會學習,世界信息瞬息萬變,知識迭代頻繁,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學習能力,終身學習方能跟上時代的脈搏,才能豐富自己的思想。
2要學會獨立思考,不斷復盤。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要學會不斷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洞察和提煉本質。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不過如果只是一小時重復一萬次的話,即使十萬小時也未必會成為專家,我們應該不斷實踐,總結復盤,反饋,迭代,繼續總結,繼續反饋 不斷重復,不斷正向循環,方能成為本領域的專家。
3要明白什么是真愛,把時間花在真愛上,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