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沛沛? 堅持原創分享第498天
大多時候,我們生氣是為了什么?
別人招惹了我們。
所以我們常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依然很生氣,并樂此不疲,堅持到底。
我們生氣究竟是別人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別人身上,認為是孩子搗亂,不聽話,所以自己才生氣的時候,此事就陷入了謎團。
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改變孩子,若孩子不改變我們下次就還生氣。
別人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也許孩子確實有需要教導和溝通的地方。但是自己的情緒也是自己需要負責的,并且需要我們為此負全責。
教育孩子,我們經常會說,道理都懂,就是一到事兒上就不行,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那我們就需要思考了,我們忍不住,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
仔細想想,若我們經常跟孩子發脾氣,也許正是因為我們不敢對自己的情緒負全責,面對自己的情緒,一股腦的全都推給孩子。“都是你的錯,都是你不好!都是你惹我生氣!都是你不聽我的話!”
如果孩子沒有這些錯,我們就能不生氣了嗎?肯定不是。我們還會找出孩子其他的錯,我們還會發現別人的錯,甚至路人。因為我們習慣了把手指向別人,“都是你們的錯,都是你們惹我生氣!”然而,我們從來不敢為自己的情緒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深刻的反省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下一次可以怎么做。
若憤怒了,可以怎樣?
我們可以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