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zhí)著,放下執(zhí)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是周星馳《西游伏妖篇》預(yù)告的第一句話。細細算來,這應(yīng)該是他的第四部西游題材的電影了。
今天,我不想說,周星馳和徐克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怪咖是如何攪在一起的,也不想說小鮮肉吳亦凡究竟表現(xiàn)如何,而是想說說,周星馳和他西游記下的人生。
周星馳的西游,教會了我認識世界,因為這是第一部教我如何看待善惡的電影。
你說,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
那些吃人的妖怪就一定是壞的嗎?
如果你被86版六小齡童的《西游記》洗過腦,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劇版《西游記》中,所有的妖怪都是壞人,一心垂涎唐僧的肉,妄想長生不老。
唐僧師徒四人則是正義的化身,而唐僧固執(zhí),孫悟空自大,八戒好色,沙僧呆笨,這都是無關(guān)痛癢的小缺點。
反觀,他們打死的妖怪都是無惡不作或者犯過大錯。
但是周星馳,用電影告訴你,這個世界并不如你想象。
周星馳塑造的孫悟空,個個都是人渣。
在《大話西游》中,孫悟空是一只滿口穢語,跟觀音大打出手,甚至要把自己的師父送去給情人當(dāng)聘禮的臭猴子。
《西游降魔篇》中,孫悟空更是一只妖猴,殺人如麻,雙手沾滿血腥。
《西游伏妖篇》中孫悟空雖然已經(jīng)成為了唐僧的徒弟,但在背后卻動不動就想干掉師父。飾演他的林更新在訪談中也提到:“孫悟空是個暴力狂”。
而唐僧,則更是有意思。
羅家英的版本,唐僧雖然具有得道高僧舍生取義的精神,但卻是一個磨磨唧唧,讓人恨不得把腸子拽出來的話嘮。
而《降魔篇》和《伏妖篇》中,唐僧則代替了孫悟空情圣的地位。從“一生所愛”的段小姐到蜘蛛精(或許有),再到小善。
西游四人組,不是暴力狂,就是情種,似乎并沒有我們想象的正能量。
再看,周星馳劇中的妖怪。
我承認,他們殺人越貨,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這個吃人的魚妖,卻也是身世凄苦,怨恨難平。
開黑店的豬剛鬣,生前對媳婦無比癡情,但媳婦卻嫌棄他長得丑,聯(lián)合情夫用九齒耙將其打死。
《西游伏妖篇》雖然還未上映,但是同名同劇情的手游已經(jīng)上線,從中我們也可以窺探一二劇情。
王麗坤飾演的是一只蜘蛛精,因為被鄉(xiāng)紳覬覦,所以一縷殘魂和蜘蛛糾纏在一起。
還有玉兔精,為了不讓自己注入妖力的愛人出去為亂,而囚禁了他,卻無奈被人誤會,死在愛人的手下。
在周星馳的《西游》中,哪個妖怪,不是可憐人?
長大后,重讀《西游記》,才發(fā)現(xiàn)周星馳似乎才是最懂吳承恩的人。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人那么復(fù)雜,哪有那么絕對。
除了善惡,周星馳還是弄“情”的高手。在他的西游中,眾生皆有感情。
縱使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在跟這么丑的二當(dāng)家有了之后,還是選擇奉獻自己保護他和孩子。
我不知道春三十娘是什么時候動了情,大概是在看到二當(dāng)家聽說自己只能當(dāng)奶媽,而落寞黯淡的眼神時吧……
縱使白晶晶被孫悟空這個臭猴子辜負,再見他的時候,卻還是選擇再次愛上他,甚至為了他死。
才發(fā)現(xiàn),周星馳的西游,描繪的不是情,而是人生。
多少女孩子,自詡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可是身邊的男人盡管愛她卻總是那么差強人意,你問她:可曾后悔過?
不曾,雖然又笨又丑,但是付出的深情卻不摻半點虛假。
又有多少人,在被愛人傷害的千瘡百孔,恨之入骨。可你如果回想當(dāng)時初見的時光,是否還會選擇和他在一起?
會,因為那天的陽光很好,因為他對你的微笑很暖。
人生,如此。
造化,弄人。
當(dāng)然,最虐的當(dāng)屬至尊寶和紫霞。
“至尊寶為了救白晶晶拿到月光寶盒,穿越回到500年前,遇到紫霞。
當(dāng)紫霞愛上他的時候,他不愛紫霞,他以為自己愛的是白晶晶。
千辛萬苦找到白晶晶卻發(fā)現(xiàn)紫霞才是他的摯愛,而紫霞已經(jīng)要嫁給牛魔王了。
要想救紫霞就必須帶上緊箍咒放棄至尊寶的身份,做回那個神通廣大沒有半點情欲的孫悟空。”
命運似乎一直在跟他開玩笑。
最諷刺的是,紫霞為了至尊寶放棄了許多,但在她死之前至尊寶都不懂得愛她。
為了他,不再成為自己。
為了他死,也無怨無悔。
而那頭的至尊寶卻一直沉默。
因為命運從來沒有給過他回應(yīng)的機會。
而那句來不及說出口的“我愛你”,從孫悟空附身的夕陽武士口中說出,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夙愿。
20年后從唐僧口中說出的“放下牽掛,了無牽掛”,誰又敢說,不是說給20年前的至尊寶呢。
不可抗的命運,對至尊寶、對孫悟空、對紫霞都太不公平。
而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誰的命運能如自己所愿,哪有公不公平。
或許,至尊寶這個人物塑造的太過耿直,情感的一個轉(zhuǎn)折怎能證明人生的苦果。
2013年,周星馳重新拍了西游,這一次沒有至尊寶,他把自己的寄托給了玄奘。那個在《大話西游》里磨磨唧唧,卻愿意舍生取義的得道高僧。
如果是周星馳的孫悟空是以情寫情,描繪了人世間所有的愛而不得,愛而不憂,愛而不傷。
那周星馳的西游中的唐僧,就是用情寫悟,用情談佛,用情看人生。
他塑造的唐僧,從開始就是一個要普度眾生的大愛之人。
而這個曾經(jīng)無欲無求,只是為了救人的人,卻愛上了一個人。
在《降魔篇》里,我們可以看到唐僧(降魔篇里稱為玄奘)感情的變化。
最初的開始,唐僧是一個大愛之人,在漁村里看到無數(shù)人死去,他自責(zé),難過,后悔自己沒有救更多的人。
甚至在段小姐主動表白的時候,玄奘也是一臉義正言辭的拒絕。
人啊,有時候真的是一種嘴硬的動物。認為自己不說,不看,就真的沒有動心。
玄奘在最后說到,我愛你,我從第一天見你就愛上你了。
在段小姐騙他入洞房時,
在看段小姐跳舞時,
在要摘下無定飛環(huán)做成的戒指時,
在段小姐前來救他時,
就像段小姐說的:無定飛環(huán),入肉生根。
愛也是一樣,入肉生根,從此再也擺脫不掉。
你看,是不是和至尊寶很相似,她死之前不懂愛,她死之后才明白。
她走之前不懂得珍惜,走之后才覺得追悔莫及。
世上沒有后悔藥,且行且珍惜。大概也是說周星馳自己。
如果你熟悉周星馳,大概就知道周星馳和朱茵的故事。
他不負觀眾,不負本心,終究還是負了她。
時隔二十年,周星馳有次知道了朱茵在同一個酒店里,特意在大堂想要見她一面,朱茵知道后就從后門走了,終究,有緣無份……
至尊寶不懂得珍惜,周星馳也不懂。
紫霞死了,至尊寶成了孫悟空。
朱茵嫁了,周星馳成了星爺。
段小姐死時,玄奘的大愛和小愛糾纏終于結(jié)束,終于明白,愛是不分你我,不分性別,愛就是愛,大愛也是愛,男女之愛也是愛,都是這個世界上的真、善、美。
朱茵的離開,或許也影響了周星馳電影,或許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別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
是不是我喜歡的女人都要死在你的手上,是不是我喜歡的女人都要輸給現(xiàn)實。
《大話》之后的周星馳電影中的愛情,女主大多都會先愛上男主,直到失去后,男主才知道珍惜。有些電影里男主幸運的追回了女主,而有些,從此天涯。
紫霞如是、柳飄飄如是、火雞如是,段小姐如是,珊珊如是。
我們曾經(jīng)在洶涌的人潮里,那么不顧一切的奔向彼此,卻又在洶涌的記憶里那么無助的遺失了彼此,原來這段感情的最初是你,最后也還是你,無法控制……
玄奘的師父(自以為是如來化身)說玄奘悟到這一層終于悟到了一點點了。
周星馳又悟到了多少呢?我覺得他悟到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這次作為《降魔篇》的續(xù)作《伏妖篇》,講的可能是在大愛小愛之外的領(lǐng)悟,也就是師父說的玄奘沒有悟到的另外一點點。
另外一點點是什么?之前有網(wǎng)友稱《伏妖篇》寫的可能是孤獨。
誠然,孤獨也是人生最大的主題。人生就是光溜溜的來,赤條條的去。什么也帶不來,什么也帶不走。
而在預(yù)告片中,用《降魔篇》的結(jié)尾玄奘說的話“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zhí)著,放下執(zhí)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開篇,配以唐僧和一盞孤燈為伴的場景。
這個猜測似乎也有三分道理。
從善惡到感情,從感情到命運,從命運到孤獨,不難發(fā)現(xiàn),周星馳寫的都是人生,最難琢磨的人生百態(tài)。
近些年來,周星馳江郎才盡的談?wù)摬唤^于耳。尤其是在他的《美人魚》創(chuàng)下30億的票房神話之后。
但是,你要知道周星馳被我們認為經(jīng)典《大話西游》,曾經(jīng)被批的一塌糊涂。票房也慘不忍睹,曾經(jīng)不得不撤檔來挽回損失。
不是周星馳江郎才盡,是因為他一直走在我們前面,20年前他說的笑話,當(dāng)時你以為只是個笑話。
“少林足球里,周星馳和吳孟達去找三師兄,三師兄說拋一枚硬幣落地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不可能是中間的。這時候周星馳一本正經(jīng)的說:那我來試試。之前看都以為這句話是冷幽默,后來發(fā)現(xiàn),這就是他本人的價值觀。一根筋地堅信自己的想法,不論在別人眼中多么荒誕。”
所以周星馳的電影,才真正是周星馳的電影。歷久彌新,愈久愈陳。
即使在很久很久之后,人們才將之前的笑話奉為神話。
總會有人說,20年前看周星馳的《大話西游》總想笑,前仰后合樂不可支,而20年后再看《大話西游》卻想哭,涕泗橫流撕心裂肺。
不是片子變了,而是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星爺?shù)摹段饔巍分v的從來不是一個笑話。
20年了,星仔變成了星爺,屏幕前的我們也從一個流著鼻涕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流著眼淚的成年人。
這20年,星爺變了嗎?
是的,他變了。
從那些年驕傲的至尊寶變成了這些年沉穩(wěn)的周監(jiān)制;從那個好像狗一樣的人變成了神一樣的咖;從默默無聞只愿用心做片子的小演員變成了要顧全大局擔(dān)心票房的大導(dǎo)演;從神采奕奕的少年變?yōu)榱藵M頭銀發(fā)的長者。
20年,比一個輪回還久,如果沒變,如何對的起人生的荒唐。
20年前,至尊寶說,“如果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20年后,借唐僧之口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但是他的作品,我仍舊可以從中看到當(dāng)年眼角閃爍的淚光。
PS:說這么多,并沒有貶低86六小齡童版《西游記》的意思,依舊是我眼中的經(jīng)典,畢竟根正苗紅,為我童年的三觀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和周星馳的《大話西游》描寫的是兩個不同的側(cè)面,只是長大之后,覺得周星馳的西游里包含的內(nèi)涵更加真實而深刻。
PPS:看了預(yù)告,其實我真的還挺期待大年初一上映的《西游伏妖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