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 ? ? ?今晚很開心也很興奮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更多的是來學習作為深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如何讓我們這滿滿的愛成為他們茁壯成長的優質土壤,成為他們成功飛翔的強大助力?
首先,我想推薦《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給大家。也許在座的各位都已經閱讀過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這本書,但是我還是想請大家再關注一下這本書。記得五年前,還是小學生的女兒看完這本書后和我聊了很多書中小豆豆的趣事兒,而那時我正好新接一個一年級的班級,我就饒有興趣地捧起了這本書開始閱讀,被書中活潑可愛的小豆豆所吸引、被小林宗作校長的辦學理念所感動,從此向往巴學園這樣的教育圣地。那是一個充滿真摯關懷與童趣的樂園。然而當我前段時間再次從書柜中取下并二次閱讀時發現,原來之前的我只是從教師的角度去理解去感悟,而這次卻是從教師和家長雙重角色的角度去閱讀去思考:我發現,原來巴學園里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還原成一個個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的智慧錦囊;我還發現校長小林先生喜愛真實的自然界、倡導自由教育、貫徹尊重孩子們個性的教育理念,也是可以在移植到父母的腦中;小林先生不停地對孩子們說的“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你一定能做到的”,這些看似平凡卻擁有魔法力語言我們也應該好好地用在我們孩子的身上。我又發現之前模糊感受到卻沒有深入地去思考的一個人物---小豆豆的媽媽。媽媽給了小豆豆足夠多的愛,任由小豆豆按照自己的性格生長,一直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就算小豆豆做了一些淘氣和匪夷所思的事情,媽媽也不會輕易批評她,除非小豆豆犯了真正的錯誤才會糾正。這不是溺愛而是智慧。小豆豆,也就是黑柳徹子她之所以成為一個溫柔的,對世界充滿愛的人,根源就在于她生長在一個滿滿都是愛的環境里。小豆豆感受到來自家庭和學校的愛,她自己也能夠把這多多的愛散發出去,變成一個對世界和他人保持善意的人。這次閱讀使我深刻意識到愛有著無邊的魔力,它會使我們的孩子像一顆活潑、淘氣、善良、聰慧、勇敢的“小豆子”,溫暖成千上萬的人。父母的愛需要修行,渴望在修行中可以遇見家中巴學園。
現在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這16年育兒過程中的得與失,希望能讓大家不要走我走過的彎路,也希望能向大家學習到更多更好的育兒方法,因為我在修行的路上。
當我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起,我和先生開始不停地猜想我的孩子會怎么樣呢?并一再給自己暗示,她(他)一定是最聰明的、一定是人見人愛的、一定是最漂亮或帥氣的。而當孩子離出生日期越來越近時,我們的腦袋里卻剩下健康兩字。對,只要健康就好。也許這才是當父母對孩子最終極的期望吧,也就是我們的初心。然而當我們一本正經地當起父母、當我們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們對她的要求卻越來越苛刻、我們漸漸地喜歡放大她的缺點,并且抓住不放,反復地強調,而她的種種優點卻覺得理所當然應該這樣做;身為小學老師的媽媽,總是把最耐心的部分給了其他的孩子,而對自己的孩子卻做不到溫柔。每次火氣上來后語言就不再美麗、動作就不再溫柔,看著孩子哭了、認錯了、道歉了,覺得這事才靠譜了。覺得父母所擁有的權威是安全的。然而心里并不好受,每每反思、每每心疼,但是卻沒有行動上的改變。自己也想不通為什么別人眼中的她很優秀我卻認為不夠,可是明明我和她爸爸深愛著她啊。直到兩年前的一天孩子的一次哭訴猶如當頭一棒將我砸醒:記得她坐在書房的角落里,大聲的哭著、喊著:“為什么你的學生那么幸福可以得到你滿滿的愛?為什么當你的女兒會那么辛苦,你們從來都沒有真正愛過我,你們以前那么兇地對我的場面經常會浮現在我眼前,好害怕!”我被女兒的話震驚,眼淚洶涌出來,我那么愛她竟然那么困擾著她。原來我們的愛是自私的,以為付出了所有,卻不知道這愛是帶著威嚴的面具的,是帶著希望孩子成為哪一種人的私心的。幡然醒悟,原來以為對孩子好的愛綁架了我們和孩子,已忘卻了迎接孩子來世上健康快樂成長的初心。從那時起,我從內而外積極地在改變,雖然偶爾還是會忍不住,但咆哮幾句后就主動熄火。還甘愿當逗比式的父母,給緊張學習的她帶來一段段的快樂。
當然,當了這么多年的嚴厲父母也并非沒有好處的,原則問題絕不妥協 ,情感上給予安全感的策略也是有一些成效的。孩子現在擁有的一些好習慣也是一路培養起來的。雖然嚴厲但是孩子還是能夠強烈地感受到我們心中那塊溫柔地,愛。因為我們相伴走來的一路也有美麗的風景。
溫暖的家庭
因為夫妻間互相尊重、彼此相愛,讓愛意充滿家里,讓孩子感受到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家中,她們的內心會很溫暖會很陽光。我們會孩子面前可以有散發愛的互動,比如在愛人下班前帶著孩子將他的拖鞋放在進門口、聽到開門聲就先將門打開迎接,歡迎他回家。會互相擁抱,表示對對方一天為家庭辛苦的贊賞和感謝。每當先生加班晚歸時,我會告訴孩子媽媽要等爸爸回家,如果實在太晚也要為他留一盞燈,因為這是溫暖的家,這是家人的陪伴。記得有一次,要帶孩子去上興趣班,母女倆早早吃完飯,爸爸還沒下班這時不忘當著孩子的面寫一張紙條:上面寫上飯菜在鍋里,你在我們的心里,畫上一張笑臉。女兒看著我寫,她的表情也不斷變化著,雖然她最后也嘲笑了我一番,但是我看到她的臉上洋溢著卻是溫暖的微笑。相信她感知到這樣溫暖的地方是她永遠的港灣。
榜樣的力量
父母是原件,所以言行的感染力是巨大的,積極向上、對工作對學習熱愛、對父母的關心和愛戴、有創造力、有公德、公益心,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對他人的疾苦予以關心和幫助,將滿滿的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將愛的種子從小就播種在她的心里,使孩子們具備擁有愛的能力的社會人。記得我的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去秋游,她花了十元錢,給我買了手鏈給外婆買了戒指給爸爸買了筆,她說這是給我們的禮物。一直到現在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在節日里為我們準備好愛的禮物,我也是一直享受著這種喜悅。因為我的頸椎問題不允許受力,所有物品她都搶著拿,即便是自己腳踝受傷時。作為母親的我心中滿滿的感動,滿滿的驕傲。
溝通的藝術
換位思考:和孩子的矛盾很多時候是語言上有沖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可以換位思考站著孩子的角度去和她溝通,代替直接粗暴的問答式。
文字溝通:可以用書信、便條等文字的方式。我從去年開始在孩子的家校聯絡本上留言,這可以說是我智慧的表現哈哈自戀一下下。因為我顛覆了之前寫家校的做法,以往總是提出意見或建議,希望她怎么做,努力加油什么的,看起來好像力量滿滿,實際上就是讓她必須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孩子必然是反感的。我就進行改變,每天提醒自己仔細觀察孩子,看到孩子每天身上的某個優點,著手真誠地寫在家校上,文字可以不華麗但卻是真誠的贊賞,哪怕是一點點她自己都沒有在意的優點,雖說是給老師批改的,但是我發現孩子越來越喜歡看這些文字,而老師也正好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這個溝通方式讓我開始真正欣賞和崇拜我的孩子,這感覺太棒。孩子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豁達更加優秀。
道歉表達
在育兒過程中最尷尬的是父母錯了不好意思道歉,但我的一次道歉卻將本來的親子困境成功扭轉。我的那段浸滿真誠、愛意和包容的道歉文字贏得了女兒對我的理解,同時也讓她的同學們感動不已。所以,真誠的道歉可以換回的不僅是孩子的真心還有使她們終身受益的有錯就改的好品質。
多元化陪伴
我們重新定位角色:我們希望成為孩子們的父母、導師、朋友或伙伴、學生、粉絲、崇拜者和閨蜜。
讓我們努力去了解孩子、去理解孩子,然后去愛護她去引導她。讓愛,成為她茁壯生長的腳手架,使她們具備生存于世的能力,獲得幸福快樂的能力。父母和孩子一樣,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希望我能成為一位讓孩子深愛一輩子的母親。也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堅強的媽媽,能微笑地、灑脫地目送孩子漸行漸遠的身影。以此共勉!
推薦朗讀紀伯倫《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